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在煤矿生产中,开采沉陷是导致矿区环境遭到破坏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在矿区中要降低开采沉陷给作业环境带来的影响,就必须有效控制地面沉陷。本文就针对地表沉陷控制方法和目前存在的情况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一直是支撑我国工业快速发展的最重要能源,但在井工开采过程中造成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水资源污染、耕地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给地表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文章分别从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种类、成因及其危害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措施,加强对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质环境破坏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对促进矿区环境、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贵州煤炭资源丰富,绝大部分采用井工开采方式开采,井工开采将造成采空区地表变形、下沉,导致地表耕地遭受破坏,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通过对贵州山区煤矿开采后造成的地表沉陷特点、沉陷区耕地受破坏程度、土壤变化规律的研究,提出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及措施,供煤矿开采沉陷区农业生产做参考。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人类进行开发的过程中,矿山及周边的地质环境遭受到破坏是难免的。在收集矿区的地质资料和现场勘探、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矿区的地质环境进行现状评价、预测评价和综合评价。根据矿区内采矿活动对地质灾害、矿区下覆含水层的破坏、矿区原生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及破坏、矿区地表水土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以及矿区产生的大气污染等方面,对矿山地质环境特征进行总结,最后,根据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提出相应的矿山地质环境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煤炭的开采量一直很大,在这种影响下地表裂缝现象也逐渐出现,煤炭的开采影响着地表裂缝,文章就从三个角度对这一现象作了具体分析。先分析了煤炭开采队地表裂缝影响的历史和现状,再探究了开采煤炭后形成的空采区对地表裂缝的影响,从这一问题中得出复杂地质才是影响地表裂缝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了两种地质对地表裂缝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其中煤炭资源就是重要的基础资源,煤炭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矿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矿区对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恢复和治理难度也非常大,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也成为了重要的影响因素。矿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包含着很多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大系统,要对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文章对矿区出现的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特征、成因、危害等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更好的治理矿区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煤炭开采事业蓬勃发展,但是盲目的煤炭开采又给环境带来危害,首要的环境破坏是采煤地面塌陷。而地面塌陷会给社会、经济等带来危害。本文将针对采煤塌陷危害、采煤塌陷产生分析、治理采煤塌陷地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资源大国,煤炭是主要的资源来源,煤炭开采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压是重中之重。矿压不稳会带来不良影响,轻则影响作业进度,重则产生安全事故,造成垮塌。由此可见,矿区的回采工作面矿压与顶板管理十分重要。文章主要针对矿压的危害进行概括,分析了回采工作面顶板的种类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以期为煤炭开采中矿压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衡阳盐矿床湘衡盐矿矿区岩盐水溶开采后期地表冒卤特征,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地表冒卤原因及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对岩盐水溶后期开采和恢复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对水资源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这就间接的对我国的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造成影响。如何进行保水采煤也成为了现代采煤工程中重点研究的问题。保水采煤技术的应用目的就是在进行采煤的同时防止采煤场出现突水的现象,并加强对水资源进行及时的保护,保证煤炭的开采过程对矿区水文环境的扰动量小于区域的水文环境容量。文章重点对特厚坚硬岩层组下的特殊地质环境条件、保水采煤技术、特厚坚硬岩层组下的保水采煤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居民点松散的采煤地区,进行低下煤炭资源的开采,留设村庄保护煤柱将对大量的煤炭资源进行压占,尤其是在较深的煤炭埋藏区域,若是依旧以浅部煤层开采岩层与地表移动参数指导,来对煤柱位置进行留设,必然会导致矿区"三下"压煤量的扩大。因此,将间续采煤技术应用于居民点松散分布的开采煤炭中,会对地表变形量进行有效地控制,并能够使地表建筑物的损害程度得以减小,且对煤炭采出率及煤矿开采成本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矿企业迅速发展,由于煤炭的不断开采,造成矿区地下形成大量采空区,破坏了岩体内部的力学平衡状态,在周围岩体中产生采动影响,以致使岩体本身及岩体内的地下工程结构物、地面地形等发生变形,从而产生极大的危害。晓明矿根据自身的实际生产情况,结合《煤矿测量规程》及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在北三采区地表建立长期的专门观测站,对高压线及铁路进行长期观测,为晓明矿的岩移观测与研究提供数据,从而指导井下生产与地面建设。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煤矿资源的开采,引起的环境的恶化日益严重。主要体现在煤炭地质环境恶化方面。比如矿区环境的恶化、煤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等。加强煤矿生产的规范化是保护煤矿地质环境是煤矿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煤矿地质环境影响煤炭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本文阐释煤炭开采引发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煤炭地质环境现状,并提出改善地质环境的对策与建议。为煤矿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水害是影响煤矿开采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频率逐渐增加,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水害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加强媒炭开采过程中的防治水问题研究成为当前媒矿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煤炭开采防治水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提高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煤炭开采越来越向地底发展,高承压水成为煤炭开采的主要威胁,带压开采成为煤炭开采的主流技术。文章依托于河东煤田离石矿区的煤炭开采条件,对煤矿带压开采技术概念、技术体系内容以及相应的水害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探讨,以期实现煤矿带压开采技术在河东煤田离石矿区的安全运用。  相似文献   

16.
平顶山市北部山区属平顶山煤田,是平顶山市主要采煤区,易发地面塌陷、伴生地裂缝等。受煤炭开采影响,区域内地形地貌景观、含水层结构遭到破坏,土地资源压占、生态环境恶化,部分地段形成了崩塌、滑坡、采空塌陷等地质灾害,导致部分建筑物、道路出现了裂缝等险情,对矿区安全生产、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17.
资源开发地区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地企矛盾,主要原因是煤炭开采引发地表塌陷、水土流失、道路断裂、基础设施和房屋破损,矿区百姓的生活、生计、生产受到严重影响,而往往矿方一次货币补偿难以解决长远民生问题。随着国家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采空塌陷区也将不断增加,将会有更多的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因此,煤矿推行充填式开采技术,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成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钻井水溶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采矿方法.某钻井水溶法开采矿区地处平原高产农业区,为掌握其开采影响地表移动规律,实现保护基本农田的目的,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网.文章介绍观测网设立目的、观测网设计方案、测点的制作与埋设、观测方法、观测周期与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煤炭对工业发展的影响非常大,在工业发展中使用最多的就是煤炭资源,煤炭用途广泛、用量大,煤炭资源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工业发展缺乏煤炭资源,其发展一定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可以说煤炭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所以说,煤矿开采是非常重要的,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煤炭开采的重视程度,煤矿开采以及使用会影响到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煤矿开采可能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现在煤炭开采引发了很多的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比如说,造成了严重的地面塌陷、泥石流以及其他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不仅如此,就连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煤矿开采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文章主要分析了煤矿开采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促进煤矿的绿色开采,改善地质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20.
煤矿开采行业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主要的能源支持,是我国第一大供能产业,煤炭作为工业生产的能源供应,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其作业环境和开采操作的特殊性,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施工问题,直接降低煤矿开采工作的效率。煤矿开采机电设备在开采环节出现故障是煤矿开采企业经常遇到的问题,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主要依靠皮带运输机来完成煤炭的运输工作,而由于开采操作不当而引起的皮带撕带故障是皮带运输机出现的故障问题之一,有效的排除皮带撕带故障将保证煤炭运输工作的正常进行,对煤矿开采行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常见的皮带运输机撕带故障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重点阐述了解决这种问题的有效途径,旨在为煤矿开采企业的日常开采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