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图解跟踪法与尺寸式法在GAPP系统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工艺尺寸进行分层处理,增加了计算机对处理复杂零件工序尺寸的能力,在此基础利用工艺尺寸式计算方法计算出全部的工序尺寸、最为经济合理的工序尺寸公差、平均余量及最小余量。在计算的同时我们还利用工艺尺寸链跟踪图向用户实时再现求解的全过程,由此实现用户操作的可交互性。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加工的需要,在工序图以及工艺卡上要标注一些工序尺寸。工序尺寸往往不是直接采用零件图上的尺寸,而需要另行计算。在决定加工简单件的各工序间余量和工序所达到精度之后,就可由最后一道工序开始,往前推算各工序的尺寸和公差;当制订表面形状复杂零件的工艺过程,或加工中需多次转换工艺基准、或工序尺寸需从尚待继续加工表面标注时,工序尺寸的计算就比较复杂了。这时就应利用尺寸链原理来分析和计算,并验算工序间余量以确定工序尺寸及其上下偏差。图表追迹法是目前解决这类问题较理想的方法。它是从加工尺寸联…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机械加工过程中,工序尺寸的换算、公差分配及加工余量的控制是工艺人员在编制零件加工工艺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传统的工艺尺寸链计算方法是应用一般的尺寸链理论,采取逐个解算尺寸链的方法,逐项地完成尺寸换算及余量验算等项工作。然而加工一个零件要经过若干道工序,前道工序的误差必然影响到目标尺寸精度,亦即各个工序尺寸是互相牵连的,只要其中一个尺寸链计算不符合要求,就势必造成全部返工,导致混乱。这个问题,在尺寸跟踪图解法中,得到了既科学又简单的解决。应用尺寸跟踪的方法可以迅速准确地查明加工误差传递的过程,可以进行最佳尺寸控制方案的分析和比较。按照误差相互传递的理论,在加工过程中,工件上任一加工表面位置的误差,将通过以此表面为基准的后继“加工尺寸”顺序地向后传递,并最终影响到目  相似文献   

4.
用尺寸跟踪法(图解计算法)解工艺尺寸链时,应考虑各工序经济精度,并保证各加工表面都有足够的最小余量,最终达到图纸尺寸要求的条件下,把全部工序尺寸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兼顾,从而确定它们的尺寸值与公差。我们把这种方法编成程序,借助微型计算机(如TP——803),即可免除大量繁复计算。如计算机自动寻迹,查出工序尺寸链及余量链的组成环;自动确定各工序的公差及余量并打印出所需的工序信息。全部计算工作由计算机代替,避免了差错。利用人机对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具有表面位置尺寸较多的零件的机械加工中,如加工工序较多,各工序中又有各种基准不重合时,有时不易迅速列出尺寸链,或者即使能列出尺寸链,往往也需反复计算才能确定。为了定出有合理余量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常采用加工尺寸公差图进行计算。但存有些复杂的情况下,如圆弧面、锥面等成型表面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解算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机程序。它不仅能计算渗碳,电镀,型面加工等持殊工艺方法形成的工艺尺寸链,还能自动确定工序公差和余量,并能按不同情况有区别地调整其工序公差。  相似文献   

7.
赵振江  黄红富 《机械》2002,29(5):68-69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常利用尺寸链原理求解工序尺寸及其公差.但当零件加工工序较多,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又不重合,加工中又需多次转换定位基准时,想快速、准确的建立起尺寸链并非易事.此时,人们大多会利用"图解法".由于传统图解法中工序尺寸的表示及加工余量的位置均没有按实际加工状况画,造成工序尺寸概念不清和各尺寸间关系混乱,给尺寸链的建立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针对传统图解法存在的问题,推出了一种直观明了、真实反应加工过程各尺寸联系的"简明工序尺寸图解法",现结合实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辅助工艺尺寸链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将工艺尺寸链描述为有向图结构,与加工方向的确定方法、工序尺寸链和余量公差尺寸链的二种搜索算法,最后给出了工序尺寸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采用加工尺寸-加工面联系矩阵来描述公差图结构的方法,介绍了获取有关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机辅助图解跟踪法。为后续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三、尺寸链计算模块的已知数据输入模块把输入的零件尺寸传送给TOJICAP系统,经过该系统获得加工的工艺过程,尺寸链计算模块把其中的加工工序和工步取来作为已知的原始数据。另外,尺寸链计算模块中已放入计算各种加工工序所需的公称余量和经济的工序公差公式。计算得到的公称余量和工序公差也是已知数据。 1.工艺过程的工序和工步当与TOJICAP系统连接时,工艺过程的工序和工步由该系统自动生成。如果不与TOJICAP系统连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一种应用尺寸链原理确定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机方法。此方法特别适用于零件上位于同一方向的尺寸、加工工序较多,且加工中又需多次转换定位基准时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合于回转体类零件CAPP系统的工序尺寸计算方法,该法根据图解跟踪法的尺寸链原理建立工艺尺寸链,提出了一种新的工序尺寸公差调整方法,使确定的工序尺寸公差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3.
程春红  郝一舒 《机械制造》2003,41(12):33-34
利用VisualBasic6.0编程工具,根据工艺尺寸链图表跟踪法原理,通过计算机辅助计算方法自动生成工件简图和设计尺寸、工序尺寸及公差、工序余量及公差追踪图,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性,提高了工艺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工序尺寸及公差,是根据零件的设计要求,考虑到加工中的基准、工序间的余量以及工序的经济精度等因素,对各道工序所提出的尺寸要求,由工艺人员计算确定后标注在工序图上,以作为各道工序加工和检验的依据。目前,在多数情况下,仍然是采用极值法来解算尺寸链,从而确定工序尺寸。这样,由于工艺上的原因而使得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定位基准或测量基准)不一致时,(这是很常见的)需要进行尺寸换算。这种换算往往伴随着“假废品”问题的存在。所谓“假废品”,就是工序上报废而成品仍然合格的产品。在零件的加工和检验过程中,需要确定出“假废品区”,以作为决定取舍的依据。当尺寸链的环数  相似文献   

15.
尺寸链计算电镀件相关尺寸的方法与影响机械加工余量的因素相结合.提出较为符合实际的确定高精度零件相关工序尺寸的计算公式,合理调整加工前公差带和镀层公差带,避免将加工精度调整过高或把镀层调整厚使得经济性降低,避免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16.
制订零件加工艺过程时需要确定工序次序和各工序的加工尺寸。而用尺寸链法来解则常常是相当困难的。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图解法,然后讨论了它与尺寸链的关系和它在制订工艺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工艺尺寸链树形图的建立,利用树形图进行工序尺寸计算,公差确定,余量确定及校核等整体算方法和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8.
张普礼 《机电工程技术》2006,35(10):17-18,92
机械加工工艺制订过程中,工序尺寸的确定十分重要。当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时,可按工序余量和经济精度采用反推方法确定工序尺寸,当工序批准与设计不重合时,需用尺寸链原理计算工序尺寸。本文结合齿轮内孔的加工,详细介绍一种解算工艺尺寸链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轴承套圈加工工艺尺寸,由于某些测量方法受到限制或受到加工条件的限制,并要改变其测量基准时,需要进行工艺尺寸链计算。在制定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中,运用尺寸链的基本理论去分析零件加工各工序之间,以及各工序内相关的尺寸关系,从而正确地确定每一个工序中各加工表面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对于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过程的经济性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某轻型汽车变速器中间轴齿轮,有一端面表面粗糙度值Ra=0.8μm,端面圆跳动为0.02mm,此端面碳氮共渗淬火后需要磨削。但磨削此端面后同时引起五个轴向尺寸发生变化,采用常规的工艺尺寸链,即端面留磨余量为封闭环,也就是间接派生的尺寸来确定精车的工序尺寸时,加工公差很小,有的尺寸公差甚至为零,无法加工。因此,改进设计方法,采用靠模法求解,即把留磨余量作为组成环,也就是直接控制的尺寸,来确定精车的工序尺寸时,使轴向尺寸公差加大0.11mm,降低了加工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