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纳米级TiO2作为壳聚糖柠檬酸溶解的催化剂,对真丝针织物进行抗皱整理.实验结果表明,经壳聚糖柠檬酸溶解整理后,真丝针织物的折皱回复角由207.66°提高到286.88,°并且整理后不影响真丝织物的其他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真丝复合丝牛仔是牛仔面料中的高档产品。它以棉纱为芯,桑蚕丝包复在芯线外层,形成独特的真丝复合丝新材料。本文以织物的失重率、断裂强力、柔软性、同色性等为考查指标,通过对影响中性纤维素酶及中性蛋白酶整理真丝复合丝牛仔的各种因素的研究,优化了一步法生化洗真丝复合丝牛仔的整理工艺,探讨了酶与蚕丝及棉纤维的反应机理,并测试了扫描电镜及考查了整理后真丝复合丝牛仔面料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热反应型聚氨酯对真丝的免烫整理性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种热反应型的聚氨酯整理剂对真丝进行免烫整理试验。试验研究表明,该PU整理剂对改善真丝的湿弹非常有效,1.5%的浓度就可以使11209真丝电力纺达到300°左右的湿折皱回复角,而对其干弹几乎没有影响,是一种理想的真丝免烫整理剂。另外,该整理剂整理后,织物的强度有所改善,对白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以三聚氯氰与间苯二胺单磺酸为原料,合成了分子中具有两个二氯均三嗪基团的整理剂(BTBSA),并通过浸渍整理工艺用于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考察了浸渍液pH值、温度及保温时间对真丝表面BTBSA吸附效率和固着效率的影响,并测定整理织物的性能。结果表明:pH值为10、温度为50℃、保温时间为60min时,吸附效率和固着效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3.3%和41.1%;整理后真丝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大幅提高,急弹和缓弹折皱回复角分别由187°和228°提升到255°和304°,而整理后真丝织物的白度、断裂强力和硬挺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
真丝织物用丁烷四羧酸整理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丁烷四羧酸对真丝织物整理加工,讨论了各工艺因素对织物干,湿折皱回复角的影响。结果表明:BTCA整理可明显提高真丝织物的湿折皱回复角。  相似文献   

6.
采用丁烷四羧酸(BTCA) 对真丝织物整理加工, 讨论了各工艺因素对织物干、湿折皱回复角的影响。结果表明: BTCA整理可明显提高真丝织物的湿折皱回复角。  相似文献   

7.
真丝织物的有机硅防皱整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不同活性基团有机硅对真丝织物的防皱整理,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活性基团有机硅整理后,真丝织物的干,湿弹性都有提高,但湿弹性仍达不到洗可穿的要求,经AV-65以氨基有机硅处理后,真丝织物的泛黄现象随温度的提高及处理时间的增加越趋严重。  相似文献   

8.
选用有机磷环保阻燃剂HFPO,配以含氮交联剂2D对真丝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采用正交试验对阻燃整理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了阻燃耐久性和阻燃整理对真丝织物游离甲醛及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同时对阻燃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整理后真丝织物的炭长6.1cm,极限氧指数高达37%,游离甲醛含量40.02mg/kg,白度和拉伸强力保留率分别为80.91%和94.06%。对阻燃试样进行热分析和燃烧炭渣表面形貌观察可知,HFPO/2D阻燃体系在凝聚相起阻燃作用,且体系中存在P-N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蛋白酶对真丝牛仔绸进行减量柔软处理的基本原理,对影响丝织物生物酶整理效果的各种因素,以及酶洗后真丝牛仔绸织物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详细研究了交联剂 FZ—1应用于真丝织物整理的工艺条件。整理后织物湿回复角从190℃上升到260℃,干回复角上升到270℃,同时对整理剂与织物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开发具有天然色彩的生丝,对黄色茧丝进行了固色研究,结果表明:茧丝的黄色素主要存在于丝胶中,含量从外层到内层逐渐减少,生丝经丝胶固着处理后,再经漂练及紫外线照射试验发现,黄色生丝不但能保持其天然色彩,而且能提高耐光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简称HMBS)与硫脲—甲醛树脂并用处理,藉助硫脲—甲醛树脂与纤维的交联作用及树脂自身缩聚所形成的三度空间网状结构来固定HMBS,从而提高了真丝绸防泛黄效果的耐洗性.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HMBS与硫脲—甲醛树脂并用处理的最佳条件,并研究了各因素对防泛黄效果及其耐洗性的影响;通过对各绸样洗涤后HMBS残留量等的测试,证实了耐洗性提高的原因;对处理后绸样的理化性能也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3.
考古发现与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地丝绸文物繁多,史料文献对楚地丝绸也有所记载.为探究古代楚地丝绸生产状况,揭示楚地丝绸的深远影响,现对楚地的丝绸生产发展及其对早期丝绸之路的贡献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史料分析法与综合研究法,并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与考古材料.通过研究表明,在中原地区丝绸生产工艺技术的影响之下,楚地丝绸...  相似文献   

14.
The size deviation and the evenness of raw silk are the two maior inherentquality Indexes of raw silk.At present the grading of raw silk in our country ismostly done in the light of the second degree change of evenness High qualityraw silk is reeled on multi-end reeling machine.So a break through in controllingthe size deviation and evenness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enable auto-reelingmachine to reelhigh quality raw silk and thus win its popularization This paperStarts with theoretical analysis,go with brief on the experiments done formore than a year,on shortening the time of miss feeding to obtainsatisfactory results,and in the end gives a picture of the measures taken forimproving the qulity of auto-reeled raw silk.  相似文献   

15.
日本生丝出口自1859年开港以后开始增长。较之欧州生丝质优价廉的日本生丝迅速发展,到1909年跃居世界生丝出口第一位。生丝质量的改进是由于技术的进步,缫丝工艺的逐渐机械化以及产品出口诸因素,而提供低价蚕茧供应的蚕农经营支撑着低成本的生丝生产。日本出口导向的生丝生产由于与美国这一主要生丝进口国的战争而遭到全面打击。虽然战后工业有了新的发展,但生丝出口并未增加,而且面临其它生丝出口国的挑战。近来,日本蚕业明显衰落,那些支撑生丝生产的蚕农数目也减少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数码仿真丝织技术的先进性与特点展开阐述,对室内空间设计要素进行概括,探讨数码丝织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新理念以及数码丝织品在室内装饰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湿法针织用生丝的浸泡工艺效果及原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浸泡过的湿丝杨氏模量降低,伸长度提高,柔软度好,因而具有可编性。但湿丝的强力和平滑、弹性性能不佳。在浸泡中添加各种助剂只能改善湿丝的某些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新型蚕丝功能纤维,用环糊精对其接枝改性。首先合成了6位环糊精单醛,然后通过还原氨化反应将其接枝到蚕丝纤维,合成了包合药物β-苯丙烯酸的接枝β-CD蚕丝功能纤维,测定了其包合稳定性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研究了其包合与释放性能。结果表明,该包合反应为放热反应,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在起主导作用;包合物的稳定性受温度影响较大,低于30℃比较稳定,40℃时大量释放;在同一温度下,释放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变大。利用接枝环糊精法改性蚕丝纤维,并选择合适的客体分子包合,为制备新型功能纤维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了解春秋战国时期丝绸纹样风格的形成及影响因素,以考古资料为依据,从纹样的总体文化内涵上,分析其人文背景、造型特征、组织形式及寓意.归纳出这一时期丝绸纹样的构成特点,为继承和创新现代丝绸纹样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产品的质量在于它的适用性.本文作者通过对缫丝厂生产生丝的劳动量投入和丝织厂对生丝的功能要求的调查,运用价值分析方法,论述了现行生丝国家标准的缺陷;建议用产品适用性的观点和价值分析的方法修订生丝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