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汪浩  赖多  徐汉虹 《世界农药》2013,35(2):22-27
一些植物次生代谢物对植食性害虫有防御作用。众所周知,它们可阻止害虫取食和产卵,或抑制幼虫生长,但不完全灭杀害虫。拒食剂被认为是可以减少害虫取食的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是次生代谢物中几大类,如生物碱类、酚类和萜类化合物,而萜类化合物是拒食剂中活性最强以及类型最多。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十年中,人们对植物防御植食性昆虫的机制,尤其是对植物他感作用物质的作用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们在害虫综合防治以及创制对环境安全的农药方面具有潜在的使用前景(Balandrin等,1985)。尽管迄今为止仅有少数化合物达到了田间应用水平(Klocke,1989),但寻找更高效的天然害虫防治剂的工作仍在继续。 P.Escoubas等对北海道地区大约250种日本植物对斜纹夜蛾(鳞翅目夜蛾科)的拒食  相似文献   

3.
朱玉坤 《世界农药》2012,34(3):28-30
昆虫拒食剂是一种非杀生性农药,具有高效、对环境安全、对人畜无毒、对有益昆虫安全等特点,其将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昆虫拒食剂的来源和种类、特点以及使用中的问题,展望了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植物质昆虫拒食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对植物质天然产物的利用很受人们重视。其原因是由于一些常用杀虫剂因残留问题而出现副作用,以及昆虫产生了抗药性。为此需要研究其他的化学物质和方法来经济有效地防治害虫。近二十年来,科学家们着重研究毒性低、使用方便、作用专化性强的植物化学物质,包括信息素类、保幼激素类似物、杀虫物质、抗保幼激素等,最近又发现抗性腺活动的化合物,当然,还有本文所述的拒食剂。本文仅涉及源于植物、影响昆虫取食的植物化学物质方面的资料。昆虫拒食剂(feeding deterrent)或取食制止剂(antifeedant)或抗食欲剂(antiappetent)是一类天然存在或人工合  相似文献   

5.
为了发挥化学防治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作用,以及寻找新的高效安全的杀虫剂,我们于1980年开始和有关单位协作应用楝科等40余种杀虫植物对14种农业害虫进行了忌避、拒食、内吸、触杀及控制昆虫生长发育的一系列室内及田间试验,取得一些可喜的成果。对三化螟初孵幼虫的内吸毒杀试验,发现有14种植物具有活性,除楝科外,雷公藤、黄  相似文献   

6.
昆虫拒食剂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张翼翾 《世界农药》2003,25(2):36-39
用昆虫拒食剂进行作物保护是人们很感兴趣的一个研究和开发方向。通常,人们使用广谱杀虫剂进行农业、森林和园艺害虫的防治,但这些有毒物质也给天敌、传粉昆虫和其它非靶标生物带来不利的影响,并且一些杀虫剂由于长期的使用,导致了靶标害虫耐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药》2018,(11)
随着寨卡病毒等虫媒传染病在全球的肆虐,虫媒传染病的防治越来越受到关注,驱避剂和杀虫剂的使用是阻止虫媒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天然植物精油对昆虫具有引诱、拒食、驱避、抑制生长发育及直接毒杀作用,可以作为安全低毒的天然驱避剂和熏杀剂。综述了植物精油对蚊子、蜱虫、螨虫、家蝇等害虫的驱避和熏杀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不同种类精油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杀虫剂研究中,昆虫拒食剂和生长发育抑制剂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已发现的植物拒食剂比较重要的有数十种,其中萜烯类(Ter-penes)化合物最重要,如从非洲藤条木科分离得倍半萜活乐木醛(Warb urganal)及从马鞭草科分离得的二菇Clerodendrin A·B·对斜纹夜蛾具有较强的拒食活性。特别是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如印株素(Azadirachtin)、川楝素  相似文献   

9.
印楝素(azadirachtin)是第一个从印楝Azadirachtaindica种子中分离出来的、目前世界公认的活性最强的植物源昆虫拒食剂,对害虫具有显著的拒食和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印楝素主要存在于印楝种子中,印楝种子中含印楝素可达0.1%~0.9%(w),为了从印楝种子中充分提取印楝素,本文建立了用超临界流体从印楝种子中萃取印楝素的方法,用正交试验优化设计选择萃取条件,最佳萃取条件为:温度35℃,压力30MPa,夹带剂用量每克印楝种子干粉1.5mL甲醇,提取率明显优于溶剂法。  相似文献   

10.
1992年11月在英国召开的布莱顿植物保护会议介绍了不少用于病虫害防治的新化合物。对于杀虫剂,众多关注的一个化合物是可开发成综合害物管理计划中使用的产品,其只对害虫有效,但对有益生物无影响。 Giba-Geigy公司开发的CGA215944防治靶标是蚜虫和粉虱。公司声称该杀虫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代表了一类新颖的害虫防治剂。该化合物影响同翅目害虫的行为,引起害虫拒食直至最后死亡。Ciba公司证实CGA215944在综合害物管理计划中是十分有效的。 Dow:Elanco公司开发的Fenagaquin杀螨剂试图用于各类作物的螨类防治,包括对  相似文献   

11.
Down.  MJ 郑平 《腐植酸》1994,(4):39-41
生物控制包含用某些生物压制另一些。这种控制包含繁育具有抗病的作物,或犁翻植物残骸使颉颏性微生物能压制病原体。然而商业上更感兴趣的是集中在害虫感染面积上建立新的有益生物,诸如捕食者,以及释放出大数量的土生的能在短期内控制害虫的生物。 杂草、害虫或致病剂的天敌包括细菌、真菌、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以及线虫。某些有控制能力的物种能生长在泥炭中,以泥炭作载体贮藏和施用,或用于泥炭堆肥。 生物控制是害虫管理整体的一部分,需要更多类型的天敌和更加商业上便于交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化工文摘》2000,(12):18-18
近日,合成茼蒿素在上海研制成功。该产品为拒食型农药,对菜青虫等蔬菜类害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且对植物及环境无污染,可用于制作绿色农药。  相似文献   

13.
近来,在文献上开始出现了关于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昆虫和螨类作用的报导。现已确知,这些农药中的许多品种对害虫有毒,对昆虫的繁殖力、变态、生活力和习性也有影响,并具有拒食性能。有关各种农药拒食、驱避、调节昆虫生长和生殖活性方面的资料,统属于系统调节生物群落概念范畴。杀菌剂对所有杀菌剂来说,已经得到了关于杀虫杀螨性能的报导。例如:许多含铜、锌  相似文献   

14.
1983年以来,我们用四川省化工研究所研制的25%喹硫磷乳油,在成都地区对主要蔬菜害虫进行药效试验和示范,并在多种蔬菜上进行生产防治,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整理于下。一、室内药效试验1.杀卵效果:1983年5月将从田间采摘的菜白蝶卵粒(带叶),在1000倍药液内浸渍一次(两秒钟),置于室内常温下保湿观察,八天后(对照卵全部孵化后),杀卵效果平均为81.9%。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害虫生理、生化、习性、行为上的致命弱点,研究、开发激素、信息素类等调节害虫生长,控制害虫行为的“控虫剂”,开展以控制害虫密度在经济阈值以下为目标的综合防治,以创造新的受控制的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磷酰胺酯衍生物结构与活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人们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杀虫剂和杀线虫剂噻唑硫磷(IKI-1145),即(RS)-S-仲丁基-O-乙基-2—氧代-1,3-噻唑烷-3基-硫逐磷酸酯。该剂具有明显的杀线虫作用,并对各种害虫具有内吸活性。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噻唑硫磷作光学鉴定,由离体试验表明:噻唑硫磷的两种异构体均对乙酰基胆碱酯酶缺乏抑制能力;另一方面,对各种害虫的抑制能力噻唑硫磷的左旋异构体比右旋异构体来得强,左旋异构体的抑制能力大约比右旋异构体抑制能力大20~30倍。根据害虫试验,说  相似文献   

17.
我国植物源害虫控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吴文君  胡兆农 《农药》1995,34(2):6-8
本文回顾了我国植物源害虫控制剂研究和开发方向的成就,然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今后这一领域的四个研究方向,以活性追踪指引有效成分的研究,利用天然产物本身进行构效关系的研究,以“生物合理设计”为目标进行药剂毒理学的研究及综合开发合理利用杀虫剂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8.
正Koppert在巴西上市生物杀虫剂Boveril Koppert近日在巴西上市了生物杀线虫剂Boveril(活性成分:白僵菌),用于防控咖啡果小蠹(Hypothenemus hampei)。Boveril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也可以用于防控烟粉虱(Bemisia tabaci)、红蜘蛛(Tetranychus urticae)和桉象(Gonipterus scutellatus)等害虫。来自Koppert巴西的Diego Ramos Bicudo表示,"这是一款高效的生物杀虫剂,当保护性施用,可以有效的防控超过80%的害虫数量,而对害虫天敌无害。  相似文献   

19.
定虫隆(chlorfluazuron)为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对各种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及蓟马类害虫的幼虫具有特异选择作用的新的害虫防治剂。长年来,杀虫剂多以对神经系统作用为主,结果导致抗性害虫出现。为此,在害虫与一般动物间的选择性(即选择毒性)等许多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根据这种观点,人们对昆虫所特有的变态、蜕皮等现象引起了注意,并开发了通过控制上述功能以达到防治害虫目的的昆虫生长抑制剂。  相似文献   

20.
灌溉稻经常会遭到植物吸汁性昆虫(如,稻飞虱、黑尾叶蝉),鳞翅目幼虫(如,螟、纵卷叶螟、粘虫),食叶性甲虫(如,铁甲虫)和双翅目害虫(如,水蝇、瘿蚊)的危害。而且时常在一种作物上同时出现几种害虫,用单一的杀虫剂难以达到全面有效的防治。所以农民们常常自已制备不同的桶混杀虫剂,但其中有些桶混制剂对人类和环境有潜在的危害,用来防治靶标害虫可能是不恰当的。显而易见,需要防治水稻害虫广谱有效而对人类危害降至最低限度的复配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