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分区计量和区域管理作为-种行之有效地控制管网漏损的方法,越来越到供水企业和水行业协会的关注.本文提出将分区计量作为供水区域规划设计时考的主要因素,以及管网水力模型系统的应用、分区计量的具体实施步骤等,可为我供水企业实施分区计量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分区供水技术在漏损控制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水资源短缺以及供水企业对提高效益、节能减排的重视,供水系统漏损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分区供水是控制供水管网漏损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技术。分析了分区供水控制漏损的原理,提出了三级分区的概念,以及流量分区、压力分区和结构分区的分区设计方法,重点介绍了独立计量区域规模、漏损高级管理以及边界阀门的完整性维护,可为供水企业实施分区供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郝莹莹 《智能建筑》2024,(3):132-135
DMA分区计量是将整个复杂的供水管网系统分成若干个片区,进行片区化管理,提供城市管网供水优化调度的基础和降低管网漏损。本文提出了DMA分区设计工作如何开展的相关设计思路和注意事项。从而提出合理可靠的解决方案,以达到更好的管网漏损控制效果,为同行以及水务公司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在降低供水产销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森 《供水技术》2009,3(6):47-49
从供水管网流量和压力分区计量的方法、目的、原则和意义及其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分区计量在降低供水产销差中的应用,提出供水管网分区计量是提高供水安全性、改善供水水质和控制漏损率的有效手段。同时,分区计量的实施也反映出一个供水企业的技术装备状态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供水管网的分区计量在国内已有许多应用案例,但受到无法进行实时数据传输的制约,致使其在定量漏损管控和进一步降低漏损率等方面遇到瓶颈。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分区计量用于漏损控制便应时而生,其可将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在线监测的海量数据实时传输至漏损平台,自来水公司根据平台上长期连续监测数据,确定每个独立分区的最小夜间流量检测限值,协助判断新增漏损点,相关部门可快速而针对性地排查并及时修复漏损点。因此,基于窄带物联网的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将城市供水管网化整为零,适用于供水管网的定量漏损控制,并已在福州试点成功运行,有效地降低了供水管网漏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漏损控制是供水企业始终面对的课题。漏损控制的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供水企业的管理水平。而计量问题又是漏损控制的基础,计量的完整与否和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管网漏损率的计算,从而影响漏损控制的评价。然而,在供水企业中,有计量意识的人不多,对计量的研究不够。那么,什么是计量意识?计量意识不强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强化?本文结合供水企业实际,加以探讨。一、什么是计量意识,它的重要性是什么?简言之,计量意识就是应计尽计,计量准确。展开说就是:应该计量的水量尽可能全部计量,并且计量要准确。在《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中,  相似文献   

7.
如何有效控制供水管网漏损以及准确、客观评定供水管网漏损率是供水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CJJ92-2016)提供了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措施及其评定方法。郑州水司在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技术指导为基础,以精细化管理为常态的管理模式,依据《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通过水量平衡分析技术,深入细化、量化影响漏损率的关键因素,并采取漏失水量管理、计量分区管理、表具计量管理等一系列管控措施,有效降低漏损率,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本文重点介绍了郑州水司在开展漏损控制过程中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8.
降低漏损率既是国家政策要求也是供水企业提高效益的自身需求。分区计量管理是有效的降漏技术和手段。本文系统阐述了DMA的构建标准、原则、流程及其管理原则和方法,从现实角度提出了分区计量管理在指标体系构建、主动降漏机制形成、管网改造技术支撑,供水设施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为供水企业提供了降低漏失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绍兴为降低管网漏损率做了大量具体工作,请介绍一下具体措施. 周克文:以绍兴为例,全市水网纵横,地下管网长达2000多公里,管网体系分散且复杂.2000年全市水管网漏损率高达21%.通过改变计量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管网漏损率.一是细划分区.结合5个行政区划,按地形、水量、水压和用水户分布情况进行网格化,细化为27个独立计量分区.二是计量管理.在各分区间的供水连接管道共安装66只流量计,在分区内共安装1.6万余只考核表.对5个大区、27个分区进行单独计量;对入区干管、区内支管、居民小区管和入单元楼管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10.
张良 《城镇供水》2018,(2):74-77
国内供水企业的供水管网漏损一直偏高,尤其是小区管网。供水企业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小区管网的漏损,节约水资源,降低企业供水成本。近年来,供水企业建立计量小区(DMA),加装高精度计量设备,通过分析水量和流量判断漏损情况,进而有针对找到漏水点。通过深圳水务集团DMA小区工作经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合理有效的,它为供水企业漏损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