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了提高制药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KMnO4预氧化法对其进行预处理,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液pH值、氧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去除废水中CODCr等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KMnO4投加量为13 mg/L,氧化反应温度为60℃,氧化反应时间为25 min,pH值为6,处理后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了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预氧化法显著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王汉道 《广东化工》2016,(3):102-103
制药行业产生的废水污染物浓度高、生化性差、含有毒有害物质较多,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其进行预处理。Fenton氧化实验探讨了H2O2和Fe SO4投加量、初始反应p 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废水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实验最适宜条件为:H2O2(浓度30%)投加量350 m L/L,Fe SO4(浓度15%)投加量300 m L/L,初始反应p H为2.41,反应时间为100 min。原水COD去除率高达90.61%,预处理水样COD达到3579.4 mg/L,可以使后续生物处理的难度大大减少,满足了后续生化处理对进水浓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Fenton-混凝法对重庆市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通过响应面优化设计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建立Box-Behnken数学模型,考察了pH、H_2O_2投加量和FeSO_4·7H_2O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H_2O_2投加量和FeSO_4·7H_2O投加量分别为3.2、1.1%、0.4%时,Fenton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COD去除率为59.06%。  相似文献   

4.
Fenton试剂氧化制药废水的预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波 《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40(11):54-55,58
采用化学方法作为制药废水预处理方法,可以解决生物处理处理制药废水时遇到的不少问题.通过实验研究Fenton试剂在常压下试剂配比、投加量、氧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制药废水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发现其氧化规律,确定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芬顿微电解法可以去除部分废水COD,并减轻后续处理负荷.研究了铁屑投加量、铁碳比、双氧水投加量、初始pH、实验时间几个主要工艺因素对预处理氯化蔗糖工艺废水的影响,并通过平行实验对比预处理前后的废水可生化性,验证了该方案对实现三氯蔗糖废水达标排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该工艺可将氯化蔗糖工艺废水COD从原水的11 000 mg/L降至6 000mg/L,预处理去除率达到45%.预处理后再进行生化处理,去除率达到90%,可生化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6.
王会芳  杨瑞洪 《广州化工》2014,(17):113-114,203
采用Fenton法对高浓度制药废水进行预处理实验。主要考察了Fenton试剂氧化法预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的影响因素,主要讨论pH值、FeSO4·7H2O投加量、反应时间对Fenton氧化工艺对制药废水中CODCr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pH值为4、反应时间100 min、FeSO4·7H2O投加量为0.024 mol/L、H2O2/Fe2+投加比为11∶1,CODCr处理去除率为52.1%,可生化性BOD/COD为0.57,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广州化工》2021,49(9)
医药中间体废水具有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直接生化处理,很难达到处理效果,一般需要进行强化预处理。本文采用Fe/C微电解耦合Fenten预处理医药中间体废水,考察了处理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Fe/C微电解耦合Fenten对COD去除率可达44%,比单独芬顿处理COD去除率提高约8%;(2)H_2O_2投加量不大于1.5%,铁粉投加量与H_2O_2投加比例为2:1(摩尔比),反应pH为2~3时,COD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法对新诺明合成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研究。通过正交及单因素试验确定微电解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Fe、C质量比3∶1、Fe的投加量120 g/L、初始反应p H在3.0、反应时间3 h,废水COD为32 100 mg/L左右时,经预处理后COD去除率达27%以上;联合Fenton氧化法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H2O2投加量4 m L/L、反应时间60 min,处理后出水总COD去除率达到55%以上,B/C由0.12提高至0.30。该废水经预处理后可生化性明显提高,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8):2144-2147
橡胶促进剂NS生产废水采用酸化吹脱-混凝法进行预处理,考察废水pH、吹脱时间以及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和混凝pH等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吹脱-混凝法处理该废水的最佳酸化pH值为3,吹脱时间为120 min;最佳混凝剂为PFS(聚合硫酸铁),投加量1 400 mg/L,混凝pH值为7,助凝剂PAM 14 mg/L。酸化吹脱及混凝处理后,出水COD去除率值为53.75%。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Fenton法预处理实验室模拟苯胺废水,通过多因素实验研究,以苯胺去除率为考察对象,分析不同反应时间、p H、H_2O_2投加量和Fe~(2+)投加量等因素对苯胺去除率影响,探讨Fenton法预处理苯胺废水的较佳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反应时间为2h,p H=3.0,30%分析纯的H_2O_2的投加量为1.5m L,0.5mol·L~(-1)的Fe SO4的投加量为2.5m L时,废水中苯胺去除率可以达到95%以上,减轻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负荷。  相似文献   

11.
采用纤维素酶降解经氢氧化钠预处理过的醋酯纤维,考察了pH值、温度、酶用量、处理时间以及助剂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索了超声波对氢氧化钠预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钠预处理后,使用纤维素酶降解醋酯纤维的工艺条件为:pH值4.5,温度55℃,酶用量3 mL/L,反应时间4 h;使用超声波辅助氢氧化钠预处理后,醋酯纤维的取代度较单一碱处理略有降低,酶解活性提高;在纤维素酶催化水解反应中,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醋酯纤维的酶解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夏德洋 《广州化工》2009,37(9):141-142,151
通过利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对酸值较高的乌桕油进行预酯化。预酯化后的乌桕油与甲醇在氢氧化钾作为催化剂微波仪中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脂肪酸甲酯,采用单因素实验的方法来研究酯交换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酯交换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min,催化剂KOH的用量为1.0%(油重),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为98.87%。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测定聚奥9C(PBXN-5)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采用化学法进行分析,得到回流时间、乙酸乙酯的用量、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回流时间5.5~7 h,乙酸乙酯的用量7~8 mL,氢氧化钠质量分数6.5%左右时,能测得最佳结果。对实验结果的精密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利用NaOH/尿素混合水溶液在冷冻条件下对木材纤维进行活化处理,通过无胶胶合压制纤维板的力学性能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表征了木材纤维的冷冻活化效果。结果表明:冷冻条件下NaOH/尿素的混合水溶液对木材纤维具有一定的活化效果,优选的活化工艺为NaOH和尿素的总质量(NaOH与尿素质量比为7:12)与木材纤维质量比为1:12,冷冻温度-15℃,冷冻时间1.0 h,木材纤维含水率20%。木材纤维经NaOH/尿素混合水溶液冷冻活化后,所得无胶胶合板材的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分别由未处理的32.16和0.29 MPa提高至45.53和1.21 MPa,吸水率和厚度膨胀率由未处理的53.95%和22.57%降低至43.62%和10.34%。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发现,NaOH/尿素混合水溶液的冷冻活化破坏了木材纤维中纤维素的氢键结构,促使了纤维素I型晶格扩张,产生了新的结晶变体,使分子缔合程度变小,木材纤维表面的羟基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柠檬酸钠生产过程中,因柠檬酸由发酵而来,其溶液中含有残糖、碳氢化合物、蛋白等杂质,高温过程中会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造成溶液颜色加深,经活性炭处理后.进入下一工序,处理后的活性炭依据环保要求不能排放,因而必须妥善处理。本实验采用盐酸预处理、微波降解、氢氧化钠洗脱、氢氧化钾活化的方法对活性炭再生。研究表明:用20%的HCl进行对活性炭预处理;微波加热温度采用800--900℃,活性炭湿度在30%~40%;用20%的NaOH洗脱,90℃下反应1h,最后用熔融的无水氢氧化钾括化处理,再生后的活性炭活性恢复到原来的94%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以羊毛脂为原料,采用甲醇钠、氢氧化钠2种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醇用量等因素对甲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钠为催化剂时,在反应温度60℃、甲醇与羊毛脂质量比1.6、反应时间60 min、催化剂质量分数4%的条件下,酯转化率达到94.3%。用响应面法优化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的羊毛脂甲酯化工艺,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5.3℃、甲醇与羊毛脂质量比1.85、催化剂质量分数6%、反应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酯转化率可达94.2%。  相似文献   

17.
赖喆  宗刚 《过滤与分离》2010,20(1):19-22
采用次氯酸盐氧化法,以次氯酸钠与硫酸铁为原料,现场制备高铁酸钠溶液,确定了铁盐投加量、氢氧化钠投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最佳制备条件,并应用于染料废水。实验结果表明,高铁酸钠溶液最佳制备条件为:10g氢氧化钠,2.80g硫酸铁,反应温度33℃~36℃,反应时间60min。所制备的高铁酸钠摩尔浓度为0.03mol/L。应用于染料废水色度的去除时,其最佳降解工艺参数为:投加的高铁酸钠的体积百分比为1.2%,溶液pH值为中性6~8,反应温度选择室温,反应时间为0~15min时最佳。  相似文献   

18.
以亚胺基二乙腈为起始原料,经过亚硝化、环化两步反应得到2,6-二氨基吡嗪-1-氧化物(DAPO),总产率为66.6%。采用1 H NMR、I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环化反应的催化剂、氢氧化钠用量、反应起始温度等因素对DAPO总收率的影响。将传统合成方法中的催化剂三乙胺用氢氧化钠代替,确定了环化反应制备DAPO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亚硝基亚氨基二乙腈、盐酸羟胺、氢氧化钠质量比为1.0∶0.6∶1.0,初始温度5~10℃,反应时间30min,随后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2h。结果表明,与传统三乙胺作催化剂的合成方法相比,以氢氧化钠作环化反应催化剂合成DAPO的收率由57.0%提高至78.7%。结合DAPO的合成过程,提出了2,6-二氨基吡嗪-1-氧化物(DAPO)的成环机理为:羟胺亲核加成N-亚硝基亚氨基二乙腈的氰基,生成N-亚硝基亚氨基二乙腈单缩合产物,在碱作用下与羟胺缩合成环,得到最终产物DAPO。  相似文献   

19.
NaOH预处理对植物纤维素酶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NaOH预处理对植物纤维素酶解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红外光谱(IR)对处理前后物料组成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NaOH预处理对纤维素物料化学组成比例有很大影响;NaOH预处理后,物料中纤维素明显得到润胀,纤维素结晶指数降低,纤维素结晶区受到破坏,再经纤维素酶处理后,结晶指数有所增强;NaOH预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植物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方法,经NaOH预处理后的物料更易于酶解。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 of alkaline pretreatment with sodium hydroxide and sodium zincate on the dyeability of viscose has been studied. Both agents could enhance the dye accessibility to viscose, but sodium hydroxide was found to be more effective compared with sodium zincate. The maximum exhaustion of different reactive dyes was found with 7.5% w/v sodium hydroxide pretreated samples. Both the rate of dyeing and final dyebath exhaustion of viscos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such pretreatment. The pretreatment could also effectively replace the electrolyte requirement for some reactive dyes. The alkaline pretreatment also generated higher colour depth on the printed fabric. The change in surface morphology of the fibre as a result of sodium hydroxide treatment was examined throug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photography. The weight loss as a result of this treatment was critically studied. 10% w/v sodium hydroxide was found to cause maximum loss in weight of the viscose fib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