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N-涡卷超混沌吸引子产生与同步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禹思敏  丘水生 《电子学报》2004,32(5):814-818
四阶MCK电路的主要特点是产生双涡卷超混沌吸引子.本文提出在该电路中产生N-涡卷超混沌吸引子的一种新方法.构造一个具有2N-1个分段线性的奇函数,其构造方法是使该函数中的每一个平衡点分别位于相邻两个转折点的正中间,并保持混沌吸引子中涡卷与键带的相互间置,在此基础上利用递推的方法求得该函数中的各个递推参数,从而可在MCK电路中产生N-涡卷超混沌吸引子.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研究了两个N-涡卷超混沌吸引子的单向耦合同步问题.最后给出了N-涡卷超混沌吸引子产生及其同步的计算机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2.
四维系统中多涡卷混沌吸引子及其同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四维系统中的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简便数学公式来确定产生多涡卷的分段线性伏安特性的转折点电压,该方法可产生任意个数的涡卷。介绍了以此方法确定了产生6-8涡卷的混沌振荡电路,并对6-8涡卷的混沌振荡电路进行了仿真。最后用脉冲同步法对5涡卷混沌振荡电路进行了同步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3.
提出利用符号函数产生3涡卷混沌吸引子的方法,进行基本的混沌动力学分析,给出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功率谱、庞加莱映射,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研究了两个3涡卷混沌吸引子的单向耦合同步的问题,给出3涡卷混沌吸引子产生及其同步的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一种用运算放大器设计多涡卷混沌振荡器的方法,该方法可产生任意个数的涡卷,并以该方法设计了一个6-8多涡卷混沌振荡器。以5涡卷混沌振荡器为例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同时对双向耦合四维5涡卷混沌电路的超混沌吸引子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FPGA技术产生多涡卷超混沌吸引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用FPGA技术产生多涡卷超混沌吸引子的新方法。基于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连续混沌系统进行离散化处理和变量比例变换,使离散化后的混沌系统便于FPGA实现。文中以四阶蔡氏超混沌系统为典型实例,给出了用FPGA技术产生多涡卷超混沌吸引子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一种超混沌混合保密通信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将超混沌系统单变量单向耦合同步方法与两信道保密通信方案相结合,给出了一种双信道超混沌混合保密通信方案。发送端利用超混沌振荡器的一个或多个状态产生混沌密钥和遮掩信号,对信息信号先加密再遮掩,获得加密信号后使用一个信道传输;利用另一信道传输实现超混沌系统同步的单变量同步信号。接收端基于单变量单向耦合同步方法获得解密同步信号,实现信息信号高信噪比恢复。仿真结果表明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肖慧娟  邓成良 《通信技术》2007,40(12):405-407,410
以5涡卷混沌振荡器为例进行了单向、双向耦合同步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耦合同步法同步性能良好,具体表现为:实现简单方便,鲁棒性较好,且双向耦合比单向耦合同步性能更好。以5涡卷混沌振荡电路为例用脉冲同步法进行同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脉冲同步法在合理选择脉冲的频率(周期)、占空比及幅度参数的情况下,可使收、发端的混沌振荡电路保持同步,且抗干扰性能良好,RC乘积越小,同步性能越好,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李健  周激流  王勇  植涌 《信号处理》2007,23(3):407-410
首先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可以用三变量反馈实现两个N-涡卷超混沌系统的同步;然后将反馈控制与小波变换相结合,即此时发端系统的发送信号不是直接被发送,而是进行小波变换去掉细节信息,重构后再发送到收端,收端将该接收信号作为反馈信号,也可以使两个N-涡卷超混沌系统达到同步。仿真实验证明了上述结论并进一步表明,对部分吸引子,用一个信号经小波滤波后的结果作为反馈变量就能实现同步。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减少了反馈变量数,节约了信道资源;同时,传送信号由于高频成分被滤出而成为非完整的混沌信号,不仅进一步节约了信道资源,系统的保密性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耦合混沌同步和多路保密通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井华  刘杰 《通信学报》1996,17(5):98-102
本文针对混沌系统在通信中具有理想的保密作用,讨论了离散多振子耦合混沌系统的特性和两个耦合混沌系统的同步行为,结果表明,两个耦全合混沌系统通过简单调制能很快同步,并且具有通信保密性和多路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用处处光滑的反正切函数序列生成多维多涡卷网格混沌吸引子的方法,可以生成一维n涡卷、二维n×m网格多涡卷和三维n×m×l网格多涡卷混沌吸引子。平衡点分析、数值仿真、Lyapunov指数谱、分岔图和Poincaré映像都表明系统是混沌的。用简单的线性反馈控制实现了同结构网格多涡卷混沌系统之间的同步,可应用于保密通信。简单的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超混沌同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国平  王锁萍 《电子学报》2000,28(1):108-110
研究超混沌系统同步问题,指出现有超混沌同步方法存在的缺点,及基于状态观测器的超混沌同步方法,并且应用于单向耦合蔡氏电路构成的超混沌系统同步设计.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Colpitts oscillator, a four-dimensional multi-scroll hyperchaotic system is proposed, which generates (2M+1)×(2N+1)-scroll chaotic and hyperchaotic attractors. The key strategy is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index-2 equilibrium points by introducing two unit saw-tooth functions to extend and modify the Colpitts oscillator model. By using bifurcation diagram and phase portrait, the dyna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lti-scroll hyperchaotic system are briefly studied. Moreover, micro-controller based circuit realization is introduced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7×5-scroll chaotic and hyperchaotic attractors can be obtained in the digital circuit.  相似文献   

13.
一类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误差变量的线性组合对一类四维动态超混沌系统进行单向反馈控制,解析地证明了实现同步的可能性,从Lyapunov理论角度分析了对于四维动态系统采用单变量单向耦合的可行性,求出同步所需控制器要满足的条件。当驱动系统参数做周期变化时,用文中的控制器实现了两个超混沌系统很好同步。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两个LS超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函数映射同步问题。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原理,结合自适应函数映射同步控制方法和参数自适应规律,设计出响应系统的控制规律和参数自适应规律,实现响应系统参数未知时的自适应函数映射同步,并对参数进行正确辨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类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广义同步问题,基于稳定性理论得到控制器的解析表达式,分别实现了相同结构和异结构超混沌系统的广义同步,全局同步和相同步。数值计算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一个超混沌系统及其投影同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在Lorenz系统中加入两个控制器构造出一个五维超混沌系统,系统的超混沌特性通过Lyapunov指数得到验证,对系统的平衡点和耗散性进行了分析.基于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准则,利用线性分离方法实现了该超混沌系统的投影同步.  相似文献   

17.
该文针对含未知参数的异结构超混沌复系统,基于自适应控制及Lyapunov稳定性理论,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广义组合复同步方法 (GCCS)。首先给出广义组合复同步的定义,将驱动-响应系统的同步问题转化为误差系统零解的稳定性问题;然后从理论上设计了非线性反馈同步控制器及参数辨识更新律,并引入误差反馈增益,以控制同步的收敛速度;最后以超混沌复Lorenz系统、超混沌复Chen系统、超混沌复L系统的广义组合复同步与参数估计为例,从数值仿真角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扰动下一类超混沌系统的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状态观测器方法,在扰动存在的情况下,对一类超混沌系统的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本文所给的方法克服了扰动对系统同步所造成的影响,使得系统保持着良好的同步。另外,本文考虑的超混沌系统,对保密通信系统有着较高的保密性,因此本文的方法在实际中更加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