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1)
"难免"和"未免"是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副词,就这两个词的成词过程和语法化意义虚化的过程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深刻的了解二词来源,规范对这两个词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1)
文章认为"形素"、"词素"、"语素"这三个术语同出一源,都来自西方语言学中的"moypheme",但所指不同,"词素"、"语素"并不是在语言单位的同一层面上,"语素"是和"词"平行的一个语法单位。"词素"是词的构成成分,是由词切分出来的下位单位。不能因为汉语词的确定存在诸多问题,而"词素"的划分必得后于词,"语素"的确定先于词,就用"语素"取代"词素"。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2)
<正>"匪夷所思"这个成语,现在使用率颇高,文字中、口头上常能见到和听到。但大多数使用者都在成语前加上"令人""让人""使人"之类词,这其实是病句。成语中的"夷"含义就是平常,这里指平常人。成语含义是:不是平常人、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成语内已经有了"人",岂能在成语外再加"令人"?其实,成语的使用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适合语境,在语气上、语法上、逻辑上与所造句子谐调。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虽常作一个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2)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遍应用,一些具有新时代社会特征的网络新词也应运而生。本文以网络新词"打脸"为例,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理论: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分析网络新词,探究其词的语法化过程,以此来了解汉语语义和语法意义的发展,从而用现有的汉语结构基础上更好的创新和规范既合结构又合时代的实用性强的词语及句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7)
"两个"这个词,尽管有时在语义和语法上都显得多余而无用,然而在日常生活的口语中,这类句子四川人却用得十分普遍,且用得相当自然,说话时本地人也一般察觉不出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别扭之处。笔者通过对四川话中"两个"的特殊用法及所在句式的形成进行研究,希望对推动四川方言的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18)
与初级班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中级班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语法教学是重中之重。为了让留学生更好的掌握汉语中比较特殊的语法点,下面我将以"有点儿+形容词"为例,就这个具体的语法点谈一谈我的教学设计,以及按照这个教学设计完成课堂教学后我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3)
<正>"词块理论"最近在教育界成为一个热门的词,该理论是Michael Lewis在The Lexical Approach一书中讲述的。他的基本观点是"基于词块的词汇是语言构成的中心因素,各种类型的词块组成词库,词块的不同的有机组合就形成了句子,进而组成连贯的篇章。语言习得的中心是基于词块的词汇,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进词块理论进行教学,起到了提高学生学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6)
语法是关于词的形态变化、组词造句的规则。语法理论是人们对一段时期内语法规则的科学概括。本文主要论述四大语法理论的长处与不足,从而得出语法理论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全面,系统和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4):86-88
"携带"义动词从上古到近代经历了一个新旧词更替的过程。"携"是上古至中古时期的常用词。到了近代汉语时期,"带"在语法上进一步发展,逐渐取代了"携",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4)
潜山方言中有大量的以"子"充当后缀的合成词。除了主要作名词的后缀外,还能充当代词、数量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后缀。"子"的词汇、语法功能有构成新词、区别词义、改变词性还有表细琐,表亲切、喜爱,表轻微,表概括、引申等辅助作用。普通话中儿化所起的特殊作用,潜山话里由"子"缀来替代。因此潜山话里的"子"字缀有构成新词,区别词义,改变词性等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14)
<正>《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于语法教学有明确的要求:"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新课标中对八级的语法目标描述是"……3、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进行描述和表达观点、态度、情感等;4、学习、掌握基本语篇知识并根据特定目的有效地组织信息。"这样的目标要求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里对语法一词的解释也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12)
<正>任何一门语言在创造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其特定的读写表达规则——语法,而词汇用特定的读写表达规则进行串联后就形成了一门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词汇和语法在任何一门语言中都是处于最基础、最基本的地位。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必须把语法教学作为最基础、重要的教学内容贯穿整个语言教学的全过程,让语法成为整个语言教学的"骨架"和支撑,以达到促进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口语教学的目的。而在英语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正>提起成本控制,这是个再熟悉不过的词了。在房地产开发时提起这个词,人们脑海中立刻浮现钢材甲供货、门窗甲分包等若干具体的措施纲领和形象;公司里提起这个词,我们立刻联想起"开源节流"的话语,以及降低管理费用等雷厉风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2,(4)
<正>核心素养理念下的英语学习期待:"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整合发展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思辨英语篇章。"所谓"大理解",不是对语篇支离破碎的字面翻译,也不是语篇大意的泛泛而谈,而是大文化、大主题视野下高屋建瓴和细致入微相融合地对语篇内涵的精致理解,对语篇核心结构的精确分析。基于英语"大主题、大理解"理念下的语法学习是对"用英语做事"理念在语法学习中的实践,是与时俱进,在精准诠释了语篇语法填空题型任务特征后,尝试更新语法学习模式,在主题学习,语境学习中系统的学习语法、词块知识,倡导任务驱动学习,兴趣学习,从而有效、持续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提起成本控制,这是个再熟悉不过的词了。在房地产开发时提起这个词,人们脑海中立刻浮现钢材甲供货、门窗甲分包等若干具体的措施纲领和形象;公司里提起这个词,我们立刻联想起"开源节流"的话语,以及降低管理费用等雷厉风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问题,多年以来一直是设计关注的焦点.作为设计者在形式设计上的得失成败取决于所掌握"词汇"的丰富程度和运用"语法"的熟练程度.设计者要想使自己的作品能够被他人真正理解,就必须选择恰当的"词"并遵守一定的"语法".但这并不意味着设计者只能墨守成规,毫无个人建树.设计者巧妙地运用个别新的符号,或者有意识的改变符号间的一些常规组合关系,创造出新颖动人的作品,这也是设计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32)
拟声词是语言中很重要的一个词类,是语音系统对客观存在的声音加以适应并改造后形成的,不同语言在音节结构和特征以及语法功能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因此,文章对汉语拟声词和维吾尔语模拟词的语音结构分类、语法功能进行初步的探索,通过对汉语拟声词和维吾尔语模拟词进行比较研究,加深对两种语言拟声词的了解,促进维吾尔语模拟词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正>约在五年前,我在空间设计上开始传递疗愈这个概念。其实一直在做这件事,只是我开始运用这个词来让大家知道我在做什么。这词不是我创的,只是重新发想并赋予了它新的意义。这个词最早应该是日本的媒体拿来形容音乐类种的宣传名词。后来被使用来表达"令人觉得很舒服"的人及事物,因台湾受东洋风影响,这个词在台湾被运用得很普遍,也很容易让人了解。我对"家"的想法是,它是个可以滋养一个人并让人得以恢复的地方,所以运用这个词来表达,也让大家比较能了解。  相似文献   

19.
1、"消防"一词的意思"消防"一词在岩波书店的《广辞苑》里有如下记载:"消火和防火。消灭火灾、防止燃烧、救助生命。防止火灾发生和防御水灾。"此外,"消防组"一词的说明是"从1870年到1939年(明治3年到昭和14年)作为消防机关设置在市叮村的组合,隶属干警察机关,设有组头、f-&和消防手,现在是消防团。"'消防"这个词具有灭火和防火的意思,也就是消火火灾防止蔓延。防火的防是防止蔓延,不同于火灾预防的防。火灾预防这个词,是随着近代消防发展普及起来的语言,我想,在以前火灾预防的概念是没有的。另外'消防组"就是现在的消防组织…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6)
本文根据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综合阐述了词块理论以及具体的应用措施。词块集语法、语义和语境为一体,其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打破以往教学的弊端,提高学生的词汇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其综合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