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悬浇连续箱梁控制断面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挂篮悬浇连续箱梁控制断面应变监测与分析可以对设计进行复核与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是保证桥梁顺利合拢投入使用的有效措施。描述了某悬浇梁0^#块控制断面应变监测重点及传感器埋设;分析了部分应变传感器数据;用数值方法模拟了6^#块预应力筋张拉,制断面应变的变化,并与实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熊建新 《西部探矿工程》2004,16(11):190-191
结合施工实例,介绍了非预应力箱梁悬模浇筑的技术要点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线形的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施工中影响线形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施工过程中线形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介绍204国道上跨海虞北路立交主桥由挂篮悬浇改为支架现浇的方案比较、施工原理。  相似文献   

5.
张解放 《西部探矿工程》2004,16(10):159-160
通过工程实例,详细叙述了25m先简支后连续箱梁的施工特点、工艺、质量和安全控制措施,可以为类似桥粱结构的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朱金华  周风仪 《采矿技术》2007,7(3):125-126,129
通过分析某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结构特点,优化选用水压微差爆破方式拆除箱梁,相对于传统的钻孔爆破方式,作业量少,速度快,时间短,成本低,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爆破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箱梁先简支后连续结构因诸多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市政桥梁建设上。结合近年来承建的具体工程实例,对其施工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分段现浇连续箱梁预应力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连续箱梁预应力施工工艺,施工效果和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某立交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成都市三环路跨成灌路立交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施工工艺,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作了介绍,并提出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结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顶升施工实例,采用ANSYS软件对连续箱梁桥顶升过程中由于施工控制及各顶升千斤顶之间的同步误差产生的支点相对位移进行应力分析,确保结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1.
郑钠  黎侃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4):238-239
通过对现浇连续箱粱的施工过程分析,对现浇箱梁的施工控制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施工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简单阐述大跨径连续箱梁施工过程各块件标高、应力的控制方法。施工监控对连续箱梁中跨合龙的应力起到很好的监测与控制作用,能及时发现对悬臂块件、合龙段应力的施加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3.
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双凤段云浮铁路跨线桥地处山地丘陵间洼地,桥位横跨三茂铁路云浮支线,为保证施工安全以及铁路的正常营运,必须对铁路跨线桥预应力连续箱梁提前进行高支模的设计和验算.通过论证分别对跨越铁路所设置通车孔采用贞雷片架设临时墩和主梁支模,对非通车孔两侧的支模采用钢管碗扣满堂式.实践证明在高速公路铁路跨线桥施工过程中,重视技术措施为安全生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结合相关的实际工程,通过两种不同施工工艺对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桥的上部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计算结果的对比,整体现浇结构与分段现浇结构在相同的作用下均能满足规范的要求,但对于一联跨数较多,桥面较宽的桥梁,分节段施工更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5.
悬浇箱梁的加固补强技术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浇箱梁常见的病害有腹板、顶板、底板砼裂缝、节段开裂、砼缺陷以及存在跨中箱梁下挠、整体刚度下降等问题.系统地介绍了悬浇箱梁裂缝封闭、裂缝注胶、粘贴钢板、粘贴碳纤维布、增加体外预应力索等加固补强技术和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斗门互通立交,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区,水网发育,鱼塘遍布.斗门互通立交分A、B、C、D、E、F、G七条匝道,累计长度2871m,全部为现浇连续箱梁桥.桥位区覆盖层以第四系松散沉积层的粘性土、砂性土及砂砾石为主.其中淤泥、淤泥质亚粘土沉积厚度17.1~31.4m.现以斗门互通立交匝道桥为例,介绍在软基上进行现浇连续箱梁施工的工艺.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线切割加工模具表面变质层的形成机理与显微组织,介绍了其表面残余应力、抗疲劳强度、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等力学性能,分析了变质层表面显微裂纹的产生原因与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增强模具表面的抗疲劳强度,以及预防与改善显微裂纹的技术措施,提高模具的加工质量与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