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轴类零件是机器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零件之一。轴类零件加工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和主要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的大型化是发展的方向之一,尤其是在工程机械中,大截面的轴类零件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数控加工各辅助指令的结构、原理、结合加工中的具体情况,逐一探讨各中辅助指令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在实际效果中,尤其是在调试程序中,一般可零件的尺寸精度控制在尺寸公差的上限(轴类零件)或下限(孔类零件),并使程序调试的时间大为缩短。实际应用结果说明了辅助指令在编程中的使用好坏,对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精度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球孔类零件是缝纫机行业中使用较为普遍,用于传递复杂运动和空间力,运动精度和精度保持性要求较高的一类重要零件。现行的精加工方法有许多弊端,致使装配配研量大、运动精度保持性低。本文通过对传统精加工原理的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小球孔精加工专用刀具系统,以实现对不同尺寸、不同材料的小球孔类零件高精高效的加工。  相似文献   

4.
通过提高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的控制精度,用来减小轴类霞件中受力变形误差,提高轴类零件的加工精度.采用压电陶瓷微位移驱动器控制刀具进行实时误差补偿的方法提高轴类零件加工精度,借助物理学分析结合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压电陶瓷微进给系统的迟滞数学模型.通过实验针对压电陶瓷驱动器的非线性特征分析,给出了对其控制电压进行校正的方法,减小压电陶瓷的迟滞非线性误差.  相似文献   

5.
回转类零件表面特征多轴数控加工编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以圆柱或圆锥曲面为分段基底的回转类零件,应用面向特征的方法,探讨了以球头铣刀与端铣刀加工此类零件表面特征(诸如:腔槽、岛屿、凸台以及各种孔类加工特征)的多轴数控加工刀位轨迹的算法,并提出一种带有虚约束的轮廓造型及其偏置离散的方法。运用上述方法,成功地计算出发动机前机匣的3-5轴数控加工刀位轨迹,并试切成功  相似文献   

6.
高精度小直径套类零件特点是:内外圆尺寸精度高.外圆与内孔同轴度以及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圆跳动要求高。长径比大。图1所示为我单位加工的一种精度较高的内套,该零件加工难度较大、废品率高。其常用加工方法及特点如表1所示。显然,第3种工艺方案应优先选择。为此笔者在生产中不断摸索.设计出一种在万能外圆磨床上磨削高精度小直径套类零件端面的夹具。经实践证明,该夹具不仅能够保证加工精度而且还降低了废品率。  相似文献   

7.
箱体类零件是机床的基础零件,箱体上孔及孔系的加工质量,对机床的精度和性能有很大影响。在箱体孔系的镗削加工中,经常会出现孔的圆度误差、孔系问的同轴度误差和平行度误差等精度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箱体孔的镗削质量,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分析产生这些误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才能保证箱体孔系的镗削质量。  相似文献   

8.
轴类零件是机械产品中的主要零件之一,轴类零件的主要结构是回转体,零件表面大都为圆柱面,有的含有圆锥面、圆弧面、螺纹等较为复杂外形,一般采用车削和磨削等完成。对于外形较复杂的轴类零件,通常安排在数控车床上加工。数控机床切削加工是在普通机床切削加工基础上,增加了数字控制功能,故能自动完成切削刀具与工件间准确的相对运动。数控车削加工是数控切削加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对普通车削加工方法进行力学建模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称式双刀车削的加工方法,建立双刀车削的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从而论证双刀车削加工方法的可行性,并利用有限元法对2种车削的加工精度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双刀车削加工方法可以提高细长轴类零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10.
航空类异形支架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尺寸要求较高,支架壁厚很多地方只有2mm,加工时极易产生振动,三轴数铣机床很难满足加工要求,结合我厂现有设备,选用4轴加工中心完成该零件重点部位的加工.本文通过分析该航空类异形支架件的零件图样,提出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案,并重点分析异形支架件加工中专用夹具的设计,以及一些细节的处理.实践表明,该工艺方案合理可行,保证尺寸精度,所加工的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复杂载荷下火车轮轴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火车轮轴在复杂载荷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实现火车轮轴结构与体积的优化 .方法使用 Solidworks建立参数化三维模型 ,采用通用的有限元分析系统 ANSYS进行分析 ,对火车运行中复杂情况 (主要受到机械力和由于刹车而引起的热应力 )进行简化 ,对接触部分采用合理的接触单元模型 .结果分别求出了轮轴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应力分布情况 .结论 实现火车轮轴的优化设计 ,优化后轮轴的最大应力均小于屈服应力 ,满足我国铁路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汽车支撑后桥是汽车底盘中主要的受力部件,承受着各个方向的载荷,其主要的损伤形式是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的疲劳失效。CAE仿真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车身及零部件结构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首先利用三维软件CA-TIA建立某型支撑后桥的三维几何模型,并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工况设定相应的约束载荷,利用Ansys软件对后桥进行静力分析。之后将有限元分析结果导入Fe-safe软件,利用等效结构应力法分析了后桥在典型工况下的疲劳寿命。对比实际的疲劳冲击试验和CAE分析结果,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后桥产品的疲劳寿命满足质量要求。证明CAE疲劳仿真技术可以合理有效的预测寿命,有助于提高产品开发的质量和周期。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央液压驱动形式飞机除冰车的底盘开发,利用Solidworks和ANSYS软件,建立驱动桥壳三维模型,对驱动桥壳进行满载静力分析、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分析,找到驱动桥壳应力最大变形量的部位,得到其结构前10阶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模态振型,发现后桥壳的振动规律,利用分析结果提出了在桥壳的一侧(前或后)或者两侧增加纵向稳定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应用价值流优化硫化机主轴加工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主轴作业效率,通过调查并应用价值流图析技术,绘制当前状态图,对主轴加工过程中存在的生产计划、在制品库存、生产方式等问题作了研究.然后根据精益思想和工业工程的基本手法,区分主轴加工中的增值和非增值部分,提出平衡物流、合并工序、拉动生产等改善措施,绘制未来状态图.经改善后的主轴批量加工时间比原来减少54%,表明价值流是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依据汽车设计规范和相关设计理论对驱动桥各零件进行结构设计的主要思路.给出了在Pro/Engineer软件中基于特征创建驱动桥各零件三维模型的思路与结果.阐述了建立驱动桥三维装配模型的方法和主要步骤.驱动桥各零件三维精确建模有助于提高其零件的数控加工精度,三维虚拟装配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从而缩短驱动桥产品的研发周期,降低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GB/4249-1996、BG/T16671-1996公差原则中新增加的最小实体要求,可逆要求及相关术语和定义,并根据标准提出检验套类零件壁厚的一些应用规律,可将其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某城轨地铁车辆的行车安全,对其车轴强度进行了分析。参照标准EN13103中的材料力学计算方法,选取该车轴的7个截面,计算出各截面的合力矩、应力以及安全系数。结果表明,车轴危险截面位于轮座与刹车盘座圆弧过渡处和刹车盘座与轴身圆弧过渡处,且最大计算应力小于许用应力,满足车轴强度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楔横轧设备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楔横轧技术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轴类零件加工新工艺,它是利用两个装在同向旋转轧辊上的楔形模具,使坯料产生连续局部变形,最终轧制成楔形孔型的各种台阶轴.该技术因具有高效、节材、节能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带旋转体类零件的生产,本文主要介绍了楔横轧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各种楔横轧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工作参数及其应用范围等,并对今后楔横轧设备的发展方向与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把工程图划分成不同的视图区,针对已有视图识别算法的局限性,利用黄金分割优化算法对CAD图形进行视图识别。进行数学建模,把整个图形区分别按照纵横两个方向进行识别。以图形各图元交点纵(横)坐标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初始优化搜索区间,判断视图分割线与图元交点横(纵)坐标值大小,确定新搜索区间。再把视图分割线与图元交点数量作为目标函数,交点数量为零的分割线作为视图分界线,从而把工程图划分成不同的视图区。仿真算例表明,黄金分割优化算法可实现标准工程三视图基本视图区域的分割,且适用于含有多视图的非标准工程图。  相似文献   

20.
轴颈磨损寿命的模糊可靠性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轴的工作过程,分析了轴颈磨损的磨合阶段、稳定阶段、故障阶段的特点,并根据粗糙度和磨损量的变化,给出了轴类零件轴颈磨损极限的判定标准.由于磨损过程具有模糊性,各影响因素也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即这些因素具有模糊性,故将其处理为模糊变量更为合理.所以,根据模糊可靠性设计相关理论,给出了轴类零件轴颈磨损量的模糊可靠性计算方法,可用于轴的设计、使用和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