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辊径差型钢轧制的生产实践及其内在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辊径差钢轧制已获国家专利该项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首钢初轧厂Φ650mm轧机第一孔上。本文通过轧材高压轧制法,端部加工的高压轧制两项专利对比,详述了该项技术的特点和轧制成型的内在规律。实践证明,该孔型所设计的上下工作辊直径差完全符合实现全搓轧的条件,并使其增产增利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根据计算机的辅助分析,采用新的钢锭传搁、铸后复合打水强制冷却、垫铁脱模与丙罐定点脱模等工艺后,入炉钢锭热焓已超过轧制需要,利用普通均热炉代替钢锭保温车,自然形成中性气氛保护,完全依靠钢锭潜热与显热均热,将过剩潜热用于弥补炉体和烟道热损失,对不同锭型与钢种,采用最佳的时问均热后出炉轧制,收到了与保温车均热钢锭直接轧制相同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高温形变后,把超低碳钢在700 ̄920℃之间保温,以此作为开轧温度(FET),测定钢的晶粒度、应力-应变变曲线,并进行显微组织观察。试验的结果是在铁素体已热轧、退火后可得高塑性。  相似文献   

4.
张少峰  詹英 《宽厚板》2020,26(3):34-37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厚度8 mm的建筑结构用钢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中厚板生产领域,厚度6 mm的钢板已达到轧机轧制的极限,轧制难度大,板型质量难以控制,轧制过程中对整个轧机设备及轧制工艺要求极高。舞钢公司在4 100 mm宽厚板生产线开发6 mm极限规格薄板过程中,通过优化板坯规格设计、提高轧机设备精度、优化生产工艺等措施,实现了6 mm厚度薄板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前生产的热轧带钢首先是浇注成200-300mm厚的钢坯,然后,放入均热加热再用轧机将钢坯轧制成是终厚度为2~20mm的带钢。蒂森钢公司鲁尔奥特厂已建成了一座接近最终迟寸浇注法的半工业试验厂,除蒂森钢公司外,法国萨西洛和德国SMS-西马克公司对与该项目。该试验厂将同目前用热轧带钢轧民带钢一样,于最后扩建阶段提供了具有一定规格尺寸的优质蒂钢。  相似文献   

6.
神户钢铁公司已研制成功中厚板快速冷却和直接淬火技术,应用这种技术,可以精确地控制水冷钢板的温度并使其整个表面均匀冷却。以这种技术为基础,确立了一种KCL工艺过程(即神户钢铁公司控制轧制和快速冷却工艺过程的简称)。该工艺过程已成功地用来生产具有高韧性和良好焊接性能的高强度中厚钢板。  相似文献   

7.
杨仁金  姜明 《江西冶金》1996,16(2):39-39
关于500t液压剪的整改措施及建议南昌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三机三流钢坯连铸线自1994年投产以来,已取得显著节能降耗效果,但是由于其中500t液压剪的防护是开式布置,氧化铁皮很容易侵入油缸防尘盖,造成油缸活塞杆严重磨损和液压油外喷的现象,以至于直接影响生...  相似文献   

8.
控制轧制可以看作是对低合会钢在控制最佳加热制度、达到终轧温度前的最佳变形制度和轧后控制最佳冷却制度相配合条件下的高温形变热处理。这种轧制方法作为微合金化钢种的先进生产工艺已在各工业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西德、意大利等得到广泛应用。采用这种先  相似文献   

9.
赵胜国 《宽厚板》1996,2(1):17-18
首钢中板厂是中板行业建厂较晚的企业,低合金板生产自1987年建厂至今只有6—7年的历史,经过几年的努力,从产品规格和产品数量上已有一定的规模,可以生产10~30×1500~2500×6000~12000mm各种规格低合金板,品种包括16Mn、ZK37矿用板、16MnR等。从1991年至1995年平均每年生产低合金板40000多吨,已初步摸索出适合首钢条件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工艺润滑的目的是降低轧辊与轧件之间的摩擦,减少力能消耗,提高轧辊寿命和改善产品质量。近40年来,国内外对冷轧工艺润滑剂进行大量研究,在生产上已初步形成系列。热轧工艺润滑渊源于30年代,当时苏联在型钢轧机上用牛油或猪油,获得良好效果。但因油源限制,未能得到长期应用。直到60年代后期(1968年),在美国大湖钢铁厂热带轧机上取得工业实验成果。70年代后,热轧工艺润滑已引起各国普遍关注。如美国的莎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