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用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提高火力发电厂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蒸汽的参数即提高蒸汽的压力和温度,而提高蒸汽参数的关键有赖于金属材料的发展。从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与发展新钢种的关系以及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对钢材的要求,概述了火电锅炉用钢的发展历程以及部分新钢种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锅炉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听宽 《电力设备》2002,3(3):19-24
阐述了当前国际上超临界及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以及超临界锅炉变压运行、汽温调节,超临界流体的热物性特点,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本体型式,超临界锅炉材料、燃烧器等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开发超超临界锅炉的研究课题;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超临界锅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我国应加快超临界机组的发展及超超临界机组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化学清洗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超超临界机组锅炉的特点和超临界机组的清洗现状,提出超超临界机组全范围乙二胺四乙酸(EDTA)清洗概念和实施要点,以提高超超临界机组在启动和运行初期的汽水品质,达到机组后期的安全经济运行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志军 《电力建设》2010,31(10):87-89
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工质流量大、温度高、压力大,其管道采用新型钢种,管道更长、更重,增加了管道吊装施工难度。文章介绍了宁海二期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冷段管道和高压给水管道的吊装施工工艺,可为超超临界机组安装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Bass模型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政府投资、成本对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扩散影响模型,同时考虑了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竞争。研究发现:(1)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成本,对其扩散影响较小,而政府投资对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的扩散影响较大;(2)在1.5倍和2倍于当前投资情景下,不同政府投资影响率下(Q值不同),超临界机组的最大市场装机容量分别为494.59,558.39,622.20 GW和434,518,602 GW,而超超临界机组的分别为905.42,841.61,777.81 GW和966,882,798 GW;(3)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都将在2025年左右完成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6.
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纪世东 《电力设备》2003,4(3):27-31
总结国外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超超临界机组技术选型的若干问题,提出了我国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机组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边小君  王娜娜  曹云娟 《浙江电力》2003,22(2):21-22,29
发展超临界机组是提高煤炭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阐述超临界机组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指出我国应加快国产化超临界机组的发展及超超临界机组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机组和亚临界机组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亚临界机组我们已积累了多方面经验,但对超临界机组还知之不多。然而从趋势看,今后在我国发展超临界机组却是势在必然。文章介绍国内外电力工业采用超临 机组的历史和现状;从多方面将其与亚临界机组加以比较,指出其最大优越性在于提高热耗率,节省能源,并分析超临界机组应用的可行性。最后,还强调了应用时须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超超临界机组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飞  董斌  赵敏 《电力建设》2010,31(1):80-86
介绍了我国超超临界机组建设的现状,从主机参数、设计制造能力、系统设计水平方面对超超临界机组在我国发展技术水平进行了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超超临界机组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材料研究及选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蒸汽温度和压力的提高对火电机组关键部件的抗蠕变、疲劳、高温氧化与腐蚀等性能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耐热材料的开发及其应用是发展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最重要的基础。通过对国际上各阶段的材料研究计划介绍以及对超超临界机组中各关键部件采用的耐热材料发展的论述,归纳和总结了现阶段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所采用的几种典型新型耐热钢的性能,并根据机组的不同参数对锅炉部件材料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和讨沦。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超(超)临界机组新型耐热高合金钢材料的特性,电力建设安装施工中金属监督工作(包括无损检测和理化检测)的重点和难点,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梁军 《电力建设》2012,33(10):74-78
为了实现火电机组高效、清洁利用能源,高参数、大容量的超超临界机组得以发展。火电机组蒸汽温度和压力的进一步提高,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归纳了目前超超临界机组不同部件耐热钢的选用,总结了耐热钢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概述了700 ℃超超临界机组的开发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谭永强 《广东电力》2010,23(3):42-44
结合国外超超临界压力机组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超超临界压力机组的技术特点,从缓解电力供需关系和电煤供应紧张、提高机组调峰性能、节能环保等方面阐述了广东省发展超超临界压力机组的必要性,并说明广东电网现有的网架结构和电力需求量为超超临界压力机组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新建超(超)临界机组的化学清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滕维忠  郭俊文 《电力建设》2006,27(12):54-57
结合工程实际对新建超(超)临界机组的化学清洗进行了阐述,明确了清洗范围、清洗工艺要求。通过对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使用钢材和热力系统的对比,说明了超超临界机组的化学清洗原则。通过对过热器、再热器系统通流特性的分析,以及新建机组管道内部状况的分析,指出过热器和再热器不需要在启动前进行化学清洗,而应通过制定相关标准,确保过热器和再热气系统管道内表面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5.
孙张伟 《发电设备》2010,24(2):128-130,149
新建机组投运前对相关管道进行吹洗是一道必须进行的程序。由于1 000 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吹管过程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其吹管布置方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目前国内采用的4种吹管布置方法,指出"实际模型法"是较经济、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超(超)临界机组上应用国产DCS与优化控制系统有许多值得总结和研究的内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编制《DCS系统出厂验收标准》、组织DCS逻辑审查、编制《分散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应急处理预案》和利用虚拟DCS仿真机培训热控人员等几方面进行全过程的研究与风险控制.通过开发针对超临界机组的控制模块和加强系统的可靠性等方法,国产DCS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得到提升.4个电厂的投运效果表明,采用国产DCS应用于超(超)临界机组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大停电事故表明,电网中长期稳定性对现代互联电网更为重要。超(超)临界机组在中国火电装机容量中的占比飞速增长,建立适用于电网中长期稳定性分析的超(超)临界机组数学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导了描述超(超)临界机组动态特性的物理方程,建立了简化的非线性传递函数数学模型,并采用某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的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参数辨识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仅有12个模型参数,可方便地通过实测数据的参数辨识获得,所建立的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数学模型及其辨识得到的参数与实测结果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适合于大规模电网的中长期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朱信钊 《广东电力》2011,24(3):29-32,77
P92钢是制造1 000 MW 超超临界压力发电机组的重要钢种之一,对其焊接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P92钢和P91钢的裂纹敏感性和焊接工艺要求,通过电厂实例分析了P92钢焊接头易出现的问题,如裂纹、焊口根部氧化及成型不良、焊缝硬度及组织异常等,指出P92钢焊接质量控制要点是预热温度、层间温度、焊接热输入量、热处理温度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