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Cr1MoV钢多道次轧制相变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上进行压缩实验,通过改变压下量、应变速率和冷却速率研究应变诱导相变的规律。研究表明,铁素体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大,并且铁素体晶粒尺寸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减小;铁素体随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减少,并且晶粒随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变小;铁素体随冷却速率的升高变化不大,但晶粒变小。  相似文献   

2.
控轧控冷参数对含铌微合金钢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含铌微合金钢在不同控轧控冷参数下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变形由于引发了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对珠光体转变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珠光体片层间距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并且随冷却速率增加明显减小;高温变形扩大了贝氏体相变的冷速区间,低温变形由于引发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对贝氏体相变起到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上对Q235钢进行了单向压缩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低碳钢的变形特征以及形变诱导铁素体的演变行为和在保温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降低变形温度有利于低碳钢的组织细化,但变形温度低于Ar3时,得到混晶组织,并使珠光体成务状分布;随着变形的进行,形变诱导铁素体首先在晶界形核,然后在相界上反复形核;铁素体数量随着应变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存在一个极限值;应变量较高时,将会发生铁素体的动态回复和再结晶;形变诱导铁素体在变形后的保温过程中发生了逆相变并伴随着铁素体晶粒的粗化。  相似文献   

4.
使用Gleeble 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在850℃下对Q235钢进行压缩变形,研究了应变速率对Q235钢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应变速率(0.01 s-1)下,无法得到大量的形变诱导铁素体;而在较高的应变速率(5 s-1)下,可以得到大量的形变诱导铁素体;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变形后显微组织也逐渐变得更加均匀细小;应变速率越高,越容易发生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  相似文献   

5.
低碳钢应变诱导相变区变形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宝钢SS400钢,利用Gleeble诱模拟试验机和光学显微镜,测定了应变诱导铁素体析出温度A3d,并对应变诱导相变区变形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形过程中的组织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应变量为0.4时,A3d为1213K(940℃);在Ac3-A3d温度范围内,应力-应变曲线是再结晶型的,随变形增加,应变诱导铁素体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采用Gleeble1500型热力试验机对Fe-1.6%Si无取向硅钢进行了热模拟试验,得到了该钢静态和动态CCT曲线以及在不同应变速率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峰值应力与温度变化曲线,得到了相变开始和结束的温度区间。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相变温度降低,动态CCT曲线中的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温度比静态CCT曲线中的高,1 041℃以上为奥氏体区,1 041~955℃为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区,955℃以下为铁素体区;建立了该钢在奥氏体区、铁素体区以及奥氏体-铁素体两相区变形抗力的数学模型,该钢的流变应力通常随变形程度和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7.
利用单道次、双道次热压缩试验研究铸态P91合金钢在热变形后的动态、静态、亚动态再结晶行为,探索不同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变形量对静态、亚动态再结晶的影响并建立静态、亚动态再结晶动力学方程。研究得出:热变形结束后,静态再结晶率随变形温度、变形量及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亚动态再结晶率与变形温度、变形量和应变速率呈单调递增,并最终趋于稳定。以真应变为参数,铸态P91热变形后再结晶类型可按照真应变分为三种情况:当εε_c时,道次间隔主要发生静态再结晶;当ε_cεε_T时,同时发生静态、亚动态再结晶;当εε_T时,主要发生亚动态再结晶。通过对双道次压缩试样的显微组织分析得出:相同变形条件下,亚动态再结晶晶粒比静态再结晶细小,再结晶晶粒随变形温度增加而增大,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在变形温度300~500℃、应变速率0.0005~0.5 s-1下,采用Gleeble 3800型数控式热-力物理模拟试验机对WE43镁合金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真应变为0.6时的热加工图,并结合显微组织演变确定WE43镁合金的最佳热加工工艺参数范围.结果表明:WE43镁合金的真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峰值应力对应的真应变随应变速率的降低或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WE43镁合金最佳的热塑性加工区间为应变速率0.005~0.05 s-1、变形温度410~500℃,此时合金的热变形软化机制主要为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较均匀,平均晶粒尺寸小于100μm.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Q235钢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压缩变形后保温不同时间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研究了变形量和变形后保温时间对形变诱导铁素体向奥氏体逆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变形速率下,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发生形变诱导铁素体逆相变的时间逐渐变短;同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铁素体的含量出现由多到少、再到多的变化趋势,而且铁索体出现了两种不同原因导致的晶粒长大.  相似文献   

10.
在不同变形温度(275~350℃)和应变速率(5~25s~(-1))下,采用单道次大变形量(80%)轧制ZK60镁合金,研究了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增大,合金的再结晶体积分数增加;当变形温度不高于300℃时,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再结晶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抗拉强度先增后降,伸长率增大;而当温度高于300℃时,再结晶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抗拉强度先降低后增大再降低,伸长率增大;在温度300℃,应变速率10s~(-1)下轧制后,所得ZK60镁合金板的拉伸性能最好,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58 MPa,2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