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上某油田奥陶系潜山油藏属于特低渗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物性差。经DST测试,酸化前无产量,酸化后日产油量达100 m3左右,且产油量稳定,试井曲线表现出垂直裂缝压裂井典型的"线性流"特征。通过酸化作业,有效地沟通了储层中的天然孔隙和裂缝,建立了高导流能力的渗流通道,使油井产能大幅提高。酸化作业是此类特低渗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的有效增产措施,值得在油田未来开发中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压裂酸化施工后地层流体作非径向流动的特点,建立了以无因次压力表示的稳定流动数学模型,提出了有限差分求取增产倍比的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全面考虑了钻井完井造成的井底污染、压裂酸化带来的裂缝壁面污染、有限裂缝导流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能准确预测压裂酸化井的增产倍比。  相似文献   

3.
海上疏松砂岩泥质含量较高,见水膨胀、分散易造成微粒运移伤害。针对南海西部某油田疏松砂岩储层见水后产能缓慢下降问题,通过储层物性、井下管柱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明确其伤害主因为微粒运移堵塞筛管及近井地带的基础上,优化酸性螯合剂,形成冲洗解堵液体系。该体系已现场应用5井次,其中BX-2井作业后油井产能提升6倍,产液量由45 m~3/d增至239 m~3/d,5井次作业日增油100余m~3,累计增油1万余m~3。该技术与常规酸化相比,单井作业成本降低100余万元,且规避了酸化后进一步加剧微粒运移风险,对本油田及本区块类似油田解堵增产,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疏松砂岩储层开发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微粒运移造成的储层伤害,以往这种伤害仅能定性判断,无法准确指导矿场酸化增产作业。以实验室岩心速敏实验为依据,对近井地带渗透率变化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出了储层伤害图版。结果表明,该图版可以依据油井产液量的变化快速判断近井带储层伤害的半径范围,用以指导矿场酸化作业,对疏松砂岩油藏解除污染作业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反凝析现象对地层污染严重,而井底流体高速非达西流动效应则导致污染更加严重。随着国内塔中I号碳酸盐岩凝析气田投入开发,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研究,从而指导气田的开发。首先建立了高速非达西流动效应对产能的影响变量,然后通过建立双重介质单井径向组分模型,研究了不同类型气藏、初始井日产气量和Forchheimer系数情况下高速非达西流动效应对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越发育、裂缝系统储量越大、井日产气量越高、Forchheimer系数越大,高速非达西流动效应导致产能降低幅度越大;当地层压力为露点压力的30%~60%之间时,高速非达西效应对产能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特殊开采方式低速非达西渗流试井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论研究和室内实验及生产实际证实,在低渗透油气藏中,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存在启动压力梯度问题。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导致相同生产压差下,产量减少。为了提高低渗油气藏的产能,一般必须采取大型酸化或压裂,增加近井区渗透率,克服近井区启动压力梯度影响问题。经过酸化或压裂这些特殊开采措施后,近井区容易形成裂缝。基于这种生产实际问题,建立了近井区为双孔介质达西渗流,远井区为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的低速非达西渗流模型的特殊复合油气藏渗流模型。同时,考虑了井筒变井储问题以及外边界有界的情况。通过求解模型,分析了压力动态特征,制作了特殊开采方式下的试井分析样板曲线,为特低渗透油气藏的地层参数反求提供了又一新的模型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斜度井及水平井在实施分层酸化措施时,常规封堵工具不易通过造斜段,且无法进行酸化,造成中、低渗透层动用程度差等问题设计了分层酸化工艺管柱。采用小直径酸化封隔器+斜井开关+管底单向开关组成,具有座封、解封方便。采用投棒方式打开斜井开关,实现分层酸化,解决了大斜度井因井斜角比较大,常规投球密封不严的问题。管底单向开关可实现酸化后反洗井功能。到目前为止,该工艺管柱现埸应用9口井,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100%,措施井最大井斜角74°6,′井斜深度2149.49米。措施井累计增产原油3075吨,降水1.63万方,增注9810方。净增效益223.693万元,投入产出比1:5.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深层碳酸盐岩油气藏埋藏深、非均质性强、钻井周期长和成本高等特点,为进一步发挥水平井"少井高产"的优势,扩大单井控制面积,提高储层动用程度以及增加单井产量,在哈萨克斯坦K油田开展一口4级完井的分支水平井现场试验.通过室内实验确定了清洁自转向酸液配方,并对其暂堵转向、缓速和低伤害等性能进行室内测试.两分支都采用"直-增-稳"3段制井身剖面和筛管完井方式,并在完井后对侧分支进行了氮气泡沫暂堵转向酸化,主分支采用连续油管拖动水力喷射酸化技术解堵,措施实施后两分支合采投产.根据该油田储层、岩性和物性等特征,对施工压力、排量和连续油管拖动速度参数进行了优化,并计算了酸化后的表皮系数.结果显示,两个分支都达到了酸化解堵和恢复产能的目的,说明双分支水平井酸化工艺在该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水平井割缝衬管完井产能与衬管参数密切相关,衬管割缝参数越优化,产能比越高,气井获得井底完善程度越高,产能也越大.以某低渗透水平井割缝衬管完井后需要酸化解堵为例,借助数值模拟来优化该井完井设计,达到均匀布酸解堵,恢复气井的自然产能,达到提高气井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砂岩油藏酸化增产技术在全国油田开发的较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多数油田增产幅度小。火烧山油田从开发初期就进行了酸化增产实验,酸化效果明显好于其它油田,分析要有:火烧山油田储层以钙质胶结为主,泥质含量低有利于酸化作业;储层发育隐裂缝沟通了远井地带,只要近井地带渗透率增加便可以增加供液能力;被方解石充填的充填缝被溶解后可达到后期造缝目的,渗透率呈数量级提高;储层堵水污染后,近井地带用氧化酸处理后可增加供液能力又可以启动新层;乳化酸和缓速酸体系的应用增加了酸化处理半径,多方面原因使火烧山油田酸化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长江是镇江市主要的供水水源地,一旦长江发生突发性污染事件,全市的供水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需要进行应急水源地规划。分析了镇江市的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特征,在区内主要有8个地下水富水地带以及众多地表水库。从中选取了4个地下水及3个地表水库作为规划应急水源地,并对镇江市的非长江水源的应急供水能力进行了分析。最后讨论了地下水开发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的防御措施,确保镇江市生态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稠油油藏蒸汽泡沫驱渗流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吞吐开采后期稠油油藏压力大幅下降、注汽汽窜等问题,研究了集洗油、调剖、降粘三效合一的高温复合驱油体系。采用FCY泡沫剂作为三效合一的高温复合驱油体系的发泡剂,利用稳态法测定了泡沫的封堵效果,通过渗流实验考察了渗流速度对封堵压差的影响及泡沫作用下气体渗流机理,并根据渗流机理实验结果,建立了阻力因子泡沫渗流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在描述泡沫剪切变稀特性的同时,还考察了临界含水饱和度、毛管数指数等各参数对气体渗流的影响,为稠油油藏蒸汽泡沫驱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长武地区三叠系延长组油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和多种敏感性的特点,导致开采难度大。分析了延长组油层的敏感性特征和对储层的损害因素,提出了酸化处理的优选配方和防护措施,为提高长武地区低渗透油层的整体工业生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川西北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储集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川西北地区栖霞组野外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微观及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物性资料,研究了该套地层中白云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归纳并总结了这类储层的分布规律及形成与演化过程。认为栖霞组白云岩储集层以细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和颗粒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孔、洞为主,裂缝除具有一定的储集性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起到了连通孔隙的作用;储集空间组合类型以裂缝-孔洞型和裂缝-孔隙型为主。这类储集岩的形成与演化主要受到沉积和成岩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孤东二区浅层气藏为典型的浅层疏松砂岩气藏,目前已进入开发后期。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出现了地层压力逐年下降,停产井增多,气井出砂出水严重,低产能井增多等诸多问题。通过进行气藏精细描述研究,分析浅层气藏的分布及开采规律。  相似文献   

16.
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本质上是风险调度的范畴,其最主要的风险源来自于入库洪水的不确定性。不仅包括由于预报误差带来的实时调度风险,还包括由于设计阶段对于设计洪水不确定性考虑不周而存在的潜在防洪风险。本文针对梯级水库,提出了一种考虑库容补偿和设计洪水不确性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求解新方法。通过分析梯级水库库容补偿调度原理,定义了水库极限汛限水位上限值,并给出了考虑设计洪水不确定性的防洪风险定量表达式。以Copula函数为工具建立上游和区间天然来水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求出下游遭遇某一设计洪水时,上游可能出现的洪水范围,从而得到考虑梯级水库调蓄作用的不确定性设计洪水。通过反复迭代计算最终得到兼顾防洪风险与兴利效益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将该方法运用在考虑潘口库容补偿作用的黄龙滩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计算中,并与同频率法和典型年法比较,得到以下结论:1)所提方法能通过挖掘历史洪水信息,为模拟梯级水库设计洪水不确定性提供参考信息;2)相对于同频率法和典型年法,所提方法推求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更加的安全;3)黄龙滩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可以从[240,247]m变为[240,248.21]m。可使汛期来水较多的2000年和来水较少的1994年分别增加发电量0.13和0.11×108 kW·h。所提方法能充分考虑梯级水库库容补偿和设计洪水的不确定性,能得到不增加防洪风险的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域。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具有较低的粘度和注入能力,CO2驱在低渗油田开发中相比衰竭和注水开发有明显的优势,而其开发效果受地质条件、油藏能量、流体特征及工艺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常规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只能进行单次单因素分析,且不能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难以满足上述低渗油藏CO2驱中的多因素多水平的研究需要.作者将实验设计方法引入上述CO2驱优化设计的数值模拟研究中,利用该方法可以利用少量具有代表性的CO2方案,最大量地获取需要的敏感性分析信息,从而有效提高数值模拟方法的效率.采用上述方法分析了低渗油藏CO2驱中的关键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确定了适合低渗油藏条件的CO2驱注采方式、注采井型及其优化组合.研究表明,利用大斜度井连续注CO2,结合生产井生产气油比和油藏平均压力实施开关井控制方法可以增加注入能力、缩短开发周期,并能够同时获得油藏采收率和温室气体埋存的联合优化效果;研究同时发现存在相渗滞后作用的情况下油藏CO2埋存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分析了金沙江建库前后重庆河段的泥沙淤积情况.结果表明,金沙江无库情况下,重庆河段在水库运用初期出现累积性淤积,随着水库运行时间增加,部分浅滩河段可能产生碍航问题;金沙江建库后,整个重庆河段长江干流呈现冲刷趋势,但支流金沙碛河段淤积情况和上游无库时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9.
用有限元法求解非定常温度场时,如果取较小的时间步长,常会出现不合理的数值“跳跃”现象.本文采用修正后的 Fourier 定律和集中质量热容矩阵法给出了热冲击温度场的有限元基本方程.并对轴对称物体的热冲击温度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20.
洪水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水库防洪调度是有效避免或减轻洪水灾害的重要手段。当前水库防洪调度主要是运用优化算法获得水库的优化调度决策方案,鲜有考虑水库泄洪设施的运行控制,往往导致优化调度结果难以付诸实施。鉴于此,本文通过开展梯级水库群泄洪设施运用数字化,构建梯级水库群泄洪设施运用数据库,建立梯级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模型,研究梯级水库群泄洪设施联合调控策略,并以雅砻江下游梯级水库群泄洪设施联合运行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调度方案充分利用防洪库容调蓄,其泄流量过程比常规调度更加均匀,极大程度的削减了洪峰流量;同时,优化调度方案中梯级水库群泄洪设施变化总次数较常规调度明显减少,泄洪设施组合方案调整的频率明显降低。研究成果对推动梯级水库群防洪优化调度向泄洪设施运行控制的精细化和智能化转变,提升梯级水库群防洪调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