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24(12):46-46
10月14日从科技部高新司材料处获悉,“全生物分解塑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已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将拨款3000万元支持相关科研单位重点开发该技术。将主要完成万吨级二氧化碳基塑料工业生产、万吨级聚乳酸工业生产、千吨级聚羟基烷酸酯的工业化、万吨级魔芋葡苷聚糖生产和应用、食品包装用生物分解塑料的成型加工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产品开发     
正发展生物基材料前景佳生物基材料是由生物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材料制得的一大类材料,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目前主要品种有淀粉基塑料、聚乳酸塑料(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塑料以及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AT)等生物可降解材料,应用范围非常广,尤其是现在绿色环保需求极大地推动生物基材料的迅速发展,开发生产和市场前景十分好。  相似文献   

3.
《塑料科技》2015,(5):99
<正>"十二五"以来,我国生物基塑料及降解制品快速增长,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酯及其共聚物(PBS)、二氧化碳共聚物(PPC)、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酯(PTT)、生物基聚乙烯(Bio-PE)和淀粉基塑料等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生物基塑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目前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类高分子(PHA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等几种常用的典型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在汽车上的开发情况、应用潜力及改性研究进展,指出了车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发展的难点,展望了未来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聚乳酸、改性淀粉塑料、二氧化碳塑料、聚羟基脂肪酸酯、聚羟基丁酸-戌酸酯等生物降解塑料的生产和消费现状。目前我国各种生物降解塑料生产总能力为7万t/a,估计潜在的市场需求超过350万t/a。  相似文献   

6.
介绍聚乳酸、改性淀粉塑料、二氧化碳塑料、聚羟基脂肪酸酯、聚羟基丁酸-戌酸酯等生物降解塑料的生产和消费现状.目前我国各种生物降解塑料生产总能力为7万t/a,估计潜在的市场需求超过350万t/a.  相似文献   

7.
刘钺  杜风光 《河南化工》2012,(15):21-25
概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降解塑料的产业化现状和应用前景,包括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二氧化碳基共聚物(PPC),重点介绍了PPC的产品性能、技术发展趋势及商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8.
科技之窗     
美Cargill公司开发出生物塑料 美国Cargill化学公司不久前开发出一种可降解的“生物塑料”,其化学名称为“聚乳酸树脂”。该产品系利用玉米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再经高压聚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今年1月底,该公司已建成一家年产8000吨聚乳酸生物塑料的实验工厂。5年后将建成年产14万吨的聚乳酸生物塑料生产线,每年可将多达 14.55 ×105L(4万蒲式耳)的美国剩余玉米转化为生物塑料。 聚乳酸生物塑料具有透明度高、坚韧、可卷曲等优点,可像普通塑料那样熔融加工,故适合现有各种塑料机械生产。 聚乳…  相似文献   

9.
近日,“全生物分解塑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已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将拨款3000万元支持相关科研单位重点开发该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生物降解塑料开发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回顾了中国生物降解塑料30多年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目前中国的市场概况以及有关热塑性淀粉等天然聚合物、微生物发酵得到的聚羟基丁酸/戊酸酯、糖蜜等发酵得到的乳酸合成的聚乳酸、二氧化碳/环氧化合物共聚物等脂肪族聚酯和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酯等生物降解塑料的开发现状。另外,也简介了相关的生物降解塑料的标准化工作进展和讨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胶粘剂》2012,(12):36
<正>近日,中科院宁波材料研究所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研究团队以衣康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种生物基环氧树脂。该树脂室温黏度低、环氧值高于0.62、合成过程简单、价格低廉且固化物的各项性能达到或优于现有结构相似的石油基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生物基塑料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淀粉塑料、纤维素基材料、聚乳酸(PLA)、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戊酸  相似文献   

12.
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基塑料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彦芹  杨锡智  罗若诗  黄玉红  霍锋  王丹 《化工学报》2020,71(10):4520-4531
合成生物学是以工程学思想为指导,对天然生物基因组进行改造和重构,合成新的生物元件,构建新的代谢途径,生产新产品或获得新表型的新兴学科。生物基塑料是以天然物质为原料在微生物作用或化学反应下生成的塑料。利用合成生物学改造工程菌株的方法制备合成生物基塑料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和重要的合成生物学技术,重点综述了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聚羟基烷酸酯、尼龙、聚乳酸和丁二酸丁二醇酯等生物基塑料聚合物单体及其衍生物的代谢途径和工程优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钱伯章 《国外塑料》2010,28(10):62-63
<正>2010年最新的信息表明,使用可再生化学品构筑模块的生物塑料新品种将很快进入市场。而一些可降解塑料如聚乳酸(PLA)、聚羟基烷基酸酯(PHAs)和淀粉基混配物正  相似文献   

14.
《塑料科技》2012,(8):92
<正>日前,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二氧化碳基塑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通过验收,同时该所已建成万吨级二氧化碳基塑料生产线,并完成3万t/a生产线工艺包的设计。二氧化碳基塑料是以二氧化碳和环氧化物为主要  相似文献   

15.
王莉 《化工文摘》2007,(2):50-51,53
文章介绍了淀粉基塑料、聚乳酸塑料、聚羟基烷酸酯塑料三类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特点、应用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湖北化工》2012,(7):35-35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承担的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二氧化碳基塑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已完成3万t·a^-1生产线工艺包设计。这标志着我国二氧化碳基塑料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二氧化碳基塑料是以二氧化碳和环氧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化学方法制得的绿色高分子材料,既可高效利用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又具有良好的阻气性、透明性,并可完全生物降解,有望广泛用于一次性医疗和食品包装领域。为加速推进二氧化碳基塑料的产业化,面向国家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和发展低碳产业的重大需求,长春应化所于2008年承担了二氧化碳基塑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的研究,并于2011年12月与浙江台州邦丰塑料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万吨级二氧化碳基塑料生产线,2012年5月15日完成运转试验。该项目组针对可生物降解二氧化碳基塑料工程化的瓶颈问题,开发出高效、稳定、低成本的稀土三元催化剂负载化技术和组合催化剂技术,聚合反应8h催化活性高于120g·g^-1催化剂,聚合产物相对分子质量达到15万以上,并可在8万-15万之间调控。同时,项目组完成了大体积(15m^3)高压聚合反应釜的设计与制造,突破了聚合后产物沉淀、洗涤、干燥和单体的回收纯化等后处理技术和聚合物在线改性技术,聚合物中重金属含量达到了美国生物降解塑料协会的要求,同时使改性后的二氧化碳基塑料薄膜得到了增韧和增强,达到高密度聚乙烯薄膜的水平,并通过了美国BPI认证。该项目已于2012年5月25日通过了中科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组织的专家验收。  相似文献   

17.
美国加州新光技术公司(Newlight Technologies)在近日宣布,将为其气体转塑料生产线新增约45t/a的产能。该公司称,这种工艺能把空气以及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转化为成本低于石油基塑料的高性能塑料。这套已获得专利的系统能够高效地通过生物催化剂把气体转化为聚合物,并通过专有的聚合物功能化技术使聚羟基脂肪酸酯材料毫不逊色于石油基塑料。该公司说,该技术生产出的聚合物能够与聚丙烯、聚乙烯、ABS和热塑性聚氨酯相媲美。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聚(己二酸丁二酯-co-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乙醇酸、聚羟基脂肪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酯、聚己内酯用途以及现有产能和在建情况。介绍了生物可降解塑料对于传统塑料的替代,到2025年,快递行业需要1 000 kt生物可降解塑料,外卖餐饮行业生物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达到700 kt。  相似文献   

19.
科研动态     
《上海化工》2007,32(12)
我国将重点开发全生物分解塑料的产业化技术"全生物分解塑料的产业化关键技术"最近被列为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将拨款3000万元支持相关科研单位重点开发该技术。科技部要求该项目3年内申报国际专利5~  相似文献   

20.
正由南阳中聚天冠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二氧化碳开发的全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垃圾袋产品,通过了北京工商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质量认证,并进入国内城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这标志着该技术开发应用获得成功。该公司将生产酒精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废气,聚合成全降解塑料——聚碳酸亚丙酯(PPC),每400 kg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