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内蒙古大井矿床之找矿新类型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蒙古大井锡多金属矿床为一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脉状矿床,寻找"岩体型"矿化一直是众多地质学家关注和期望的梦想。文章结合新近取得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大井矿区可能存在"岩体型"矿化。指出矿区西部广泛发育的细脉浸染状矿化和面型蚀变明显不同于矿区其他区段的脉状矿化和线型蚀变,可能为一新的矿化类型。根据硫化物微量元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推测,可能接近斑岩型矿化。该区似斑岩型矿化的识别,除了对更深部存在矿化新类型具有指示意义之外,还表明在现在矿区范围以西寻找"第二个大井"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寨北山次火山岩型铜矿以往勘查资料研究,结合对矿区脉岩分布、岩浆活动、脉状富铜矿、深部原生晕、流体包裹体等特征的新认识,认为寨北山铜矿是多期岩浆活动成矿的产物,深部可能存在隐伏富铜矿体和含矿岩体。依据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三位一体"的特征,初步建立找矿预测模型,为今后的勘查工作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3.
孙雅琳  许虹  祝新友  刘新  蒋斌斌 《矿产勘查》2017,8(6):1044-1053
维拉斯托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有色金属成矿带,包括花岗岩型和石英脉型锡钨矿、脉状铜锌矿,其形成与深部碱长花岗岩密切相关。通过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等手段对维拉斯托碱长花岗岩、云英岩、锡石闪锌矿石英脉3种地质体中熔融、熔流以及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研究。以上3种地质体中包裹体类型由以熔融包裹体为主—以熔流包裹体为主—以气液包裹体为主渐变;熔融包裹体的固相成分以钠长石为主,少量白云母和萤石,熔流包裹体的固相成分为黄玉;由云英岩到锡石闪锌矿石英脉,均一温度降低,盐度略有降低,变化具有继承性。维拉斯托成矿流体经历了岩浆到热液的连续演化过程,晚期形成浆液过渡态流体,成矿作用始于岩浆晚期,浆液过渡态流体与锡成矿作用具有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何兴华  顾尚义 《矿产勘查》2017,8(4):631-643
不同岩浆体系过程,钨分配特征不同,迁移沉淀和成矿机制表现也截然不同。热液型钨矿在时空和成因上,与花岗岩岩浆体系有着密切联系。在花岗岩岩浆体系中W主要以钨酸(根)和碱性钨酸盐离子存在并迁移,后因流经理化条件(温度、盐度、pH值)骤变而沉淀成矿。分析4种典型钨矿床实例显示:(1)均与A型花岗岩体系有关,夕卡岩型和斑岩型钨矿与I型也有关;(2)成矿流体来源并无明显壳幔之分,均有大气饱和水参与,夕卡岩型钨矿可能有幔源流体加入,斑岩型和云英岩型钨矿成矿流体较复杂,受变质水影响较大;(3)石英脉型钨矿中以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为主,属中—中高温、中低盐度NaCl-H_2O±CO_2体系;夕卡岩型、斑岩型及云英岩型钨矿中除富气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外,还含有钠盐、钾盐子晶包裹体,均属中高—高温、高盐度NaCl-H_2O-KCl±CO_2体系。  相似文献   

5.
提依尔金矿位于西准噶尔造山带达拉布特深大断裂北部,金矿化主要呈细脉浸染状、网脉状赋存于安山玢岩中,具有全岩矿化特征。依据矿脉的穿插关系和矿物组合特征,成矿过程经历了石英—钾长石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自然金—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矿脉中石英δ~(18)O_(SMOW)介于16.5‰~18.2‰,δ~(18)O值为7.06‰~10.08‰,δD值为-88.9‰~-76.0‰,其中两件矿化晚阶段石英δ~(18)O分别为-0.69‰和-0.3‰。黄铁矿和毒砂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为-1.2‰~+1.7‰。研究结果表明:提依尔金矿床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以岩浆热水为主体,晚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成矿流体中的硫来源于深部岩浆或地幔。  相似文献   

6.
黄功晓 《门窗》2013,(6):359
本文分析了某银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并阐述了银、铅、锌的成矿规律。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和花岗岩体控制,燕山期深部岩浆为成矿提供成矿物质,北西向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运移通道和容矿空间。得出该矿床为构造—岩浆热液作用中低温热液脉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7.
岩浆热液型矿床主要与中性-酸性岩浆岩类密切相关,成矿地质体较为明确,因此成矿地质体特征是该类矿床重要的找矿预测标志。我国岩浆热液型矿床可划分为壳-幔混源和壳源两大系列和6个亚系列,其中壳-幔混源岩浆热液矿床又分为Cu-Mo-Au系列、Pb-Zn-Ag多金属系列、Fe系列,壳源岩浆热液矿床分为W多金属系列、Sn多金属系列、稀有元素系列。从Fe→Cu-Mo-Au→Pb-Zn-Ag→Sn多金属→W多金属→稀有元素系列,成矿地质体特征具有一系列规律性演变:含矿岩石类型从中基性向中酸性、酸性变化和从准铝质向过铝质变化,岩浆性质从高氧化、低氧化到还原性变化。各系列矿床的成矿地质体均表现出多期次/多阶段特征,是岩浆演化晚期作用的产物。它们总体表现为小岩体,多以岩株、岩脉、岩瘤、岩枝等形式产出。各类成矿地质体的产出规模和深度不尽相同,主要与矿化类型有关,与矿床系列也存在一定关系。总体上,斑岩型、斑岩-角砾岩型矿床等高位侵入体型成矿地质体的规模较小,而夕卡岩型矿床的成矿地质体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8.
墨西哥成矿分带及与侵入岩相关矿床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柳玉龙  李丰收  陈伟 《矿产勘查》2014,5(4):663-671
墨西哥地质格局由古老的基底残片与古洋壳不断增生拼合而成,共划分为斑岩型、角砾岩型,脉状、浸染状Cu-Mo-Au成矿带;岩浆热液型浸染状、脉状及网脉状Cu-Au-Ag成矿带;喷流型、接触交代型脉状及层状Pb-Zn-Cu-Ag成矿带;块状硫化物型Cu-Pb-Zn-Au-Ag成矿带;碱性金属和贵金属成矿带;IOCG铁矿床成矿带6个成矿带。并根据侵入岩侵位特征及相关矿床分布,确定中生代晚期及新生代岩浆岩矿床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西部西马德雷—南马德雷岛弧带上,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夕卡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块状硫化物型、热液交代型、喷流沉积型、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为主。文章介绍了墨西哥的地质概况、成矿分带、与侵入岩相关的矿床分布规律及特征。  相似文献   

9.
八卦庙金矿床是秦岭造山带的一种与深源热水喷流、岩浆热流体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本文系统总结了该矿床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矿石、钠长岩、钠长板岩、层间石英脉、节理石英脉和岩脉等能反映成矿流体作用痕迹的岩石进行微量元素测试,作相关分析。结合其它有关证据论证了八卦庙金矿成矿在物源上既继承了热水喷流的物质,又吸收了岩浆提供的物质。该矿床的富集成矿是岩浆热流和期后热流体动热改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罗维钨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广西第四地质队在桂西南西大明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的夕卡岩型矿床,钨多金属矿化主要产在深部隐伏岩体外接触带的夕卡岩中,矿体呈似层状平行产出。文章对成矿流体包裹体的初步研究表明,区内成矿流体包裹体主要有NaCl-H_2O型和NaCl-CO_2-H_2O型两种类型,成矿流体主要为中—高温(200~360℃)、中低盐度(2.00%~9.00%NaCl_(eq))和中低密度(0.621~0.987g·cm~(-3))流体,成矿过程中可能存在深部偏高盐度流体与浅部偏低盐度流体的混合,矿床形成的平均压力为108.9×105Pa,计算得出的平均成矿深度约7.86 km。结合区域成矿分带特征进一步提出,罗维钨多金属矿床与深部隐伏岩体有关,属岩浆流体与地层中的钙质岩石发生双交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