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技术支撑体系及研究重点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许迪  龚时宏 《水利学报》2007,38(7):806-811
针对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综述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趋势与主要特征。总的趋势是目标趋于综合性、方法趋于多元性、手段趋于多样性;其特征为利用现代高科技、重视节水综合技术和精量灌溉节水技术以及环保技术。本文提出我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技术支撑体系及当前应着手开展的与之相应的重点科学研究内容:包括评价方法、产品开发、地下水利用、农田排水再利用、泵站改造、环境效应等方面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的节水改造辽阳灌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进一步提升灌区水利设施的灌溉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必要对节水改造效果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为解决层次分析法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文章将具有较强适用性和受主观因素干扰较低的CAO算法和AHP法相耦合,从灌区运行、经济效益、灌溉方式和种植类型4个方面构建了AHP-ACO模型。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定了经济效益、节水效益、作物种植各运行管理4个子系统中各参数的权重,对灌区优属度采用蚁群算法计算,综合评价了辽阳灌区节水改造效益。结果显示:节水改造项目的建设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辽阳灌区综合效益,该评价结果基本反映了灌区运行的实际状况;在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价中AHP-ACO法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类似灌区的效益评价和节水改造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可为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其综合效益评价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灌区节水改造环境效应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合国内外研究资料,分析了灌区节水改造对环境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灌区节水改造环境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阐述了近年来广泛应用的环境效应评价方法。指出灌区节水改造环境效应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加强节水灌溉对环境影响的机理方面的研究,科学选取灌区节水改造环境效应评价因子,合理构建灌区节水改造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和建立灌区节水改造环境效应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灌区节水改造紧迫程度可为充分利用农业开发投入资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结合新疆博乐市中型灌区实际状况,建立了包含生态系统环境、灌溉效率与效益等6项系统层的评价体系;然后利用综合赋权法确定节水改造紧迫性评估各指标权重,得出影响新疆博乐市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紧迫程度的关键因素主要有单位面积管护人员数、灌溉保证率以及渠系水利用系数;对灌区节水改造紧迫程度利用可拓评价法与模糊综合法进行评判,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保持一致均为非常紧迫状态。  相似文献   

5.
适宜河套灌区的四种田间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现行的平原灌区田间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分析和删选,结合河套灌区的实际情况和田间灌溉特点,提出了适宜河套灌区应用和推广的四种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平地缩块改造畦田灌水技术、秋浇覆膜灌水技术、沟灌灌水技术以及地膜后茬免耕灌水技术,分析并评价这4种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在河套灌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节水灌溉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泾惠渠灌区节水灌溉发展现状,论述了节水灌溉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灌区节水灌溉发展中应以节水增效为中心,加大灌区水源工程建设、干支渠防渗衬砌、田间节水灌溉改造及灌区灌溉管理设施的建设,把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灌区供水保证率、灌溉水利用系数、水分生产效率以及直接节水增产效益,同时提高灌区灌溉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自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自流灌区节水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水灌溉是干旱地区水利建设的重点,目前低压管灌在井灌区应用很多,但是在自流灌区还应用很少,而发展自压管道灌溉亦是自汉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一项重大革新,为研究解决自流灌区大面积推广管灌的技术问题,提出了在自流灌区的节水改造中发展自压管道灌溉。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以卡拉苏河中型灌区骨干工程节水改造项目为例,通过改进完善了该灌区的节水改造工程,借助现代化小型渠道节水设计,依照该灌区在完成灌溉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渗漏、腐蚀以及淤积类情况,加以探讨解决。本次研究主要以灌区的节水改造项目着手,通过深入探讨小型渠道节水改造设计相应问题,经过本次研究发现通过借助灌区水循环模拟评价技术、大规模平整土地技术,设计渠道的断面等,从而研究探讨出契合实际的可行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9.
张莹 《新疆水利》2009,(6):13-16
阿勒泰地区大型灌区面临工程不配套、建设标准偏低、老化失修、管理落后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各大型灌区所处气候条件有显著差异,节水改造方向和技术路线也应有明显的差别,但就阿勒泰地区大型灌区而言,节水改造技术决策也存在一定的共性,本文仅就规划设计中反映出的共性技术问题,谈几点对阿勒泰地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的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灌区的基本现状,阐述了目前我国灌区的重要性,指出了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以石津灌区为例,提出了现阶段石津灌区存在的工程老化失修、水资源浪费严重、用水管理尚不适应合理灌溉要求、水费负担不合理、组织管理的改革尚需深化等问题,且就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完善灌区田间配套设施,大力进行节水改造、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加强工程管理和灌溉管理,动用价值规律、改革水价,进一步健全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尺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指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尺度效应的含义,分析了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随空间尺度加大而减少的规律及其原因;根据全国2006年各省测算数据分析,表明随灌区规模的增大,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整体逐渐降低,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其中,大型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变异程度最小,而小型灌区的变异程度最大;由于近年国家加大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的投入,大中型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表明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投入已取得显著成效;漳河灌区2008年不同尺度测算结果表明.同一灌区随着空间尺度的减小,即灌区规模的减小,输水距离缩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符合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采用点与面相结合、调查统计与观测分析相结合、微观研究与宏观分析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样点灌区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方法。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不同规模与类型(大、中、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的典型样点灌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出不同规模与类型灌区和各省及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值。样点灌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该成果可以作为灌溉用水效率宏观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充分灌与调亏灌溉条件下桃树滴灌的耗水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研究了充分灌与调亏灌溉条件下桃树滴灌的耗水量。在田间设置有两个处理,其一是在整个生育期以蒸发量的80%进行充分灌溉;其二是在果实生长缓慢期以蒸发量的20%进行亏缺灌溉,而在其它季节以蒸发量的80%进行充分灌溉。利用石膏块土壤水分传感器和中子仪分别测量了根区土壤水势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并实测了果实生长量、枝条生长量和产量。利用水量平衡法得出了在上述两种滴灌条件下桃树不同生育期的日均耗水量与蒸发皿系数。与充分灌比较,调亏灌溉对产量没有影响,灌水量减少了32%,并有效抑制了枝条生长。  相似文献   

14.
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构建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抽样调查方法和灌区特点,确定按照非概率抽样中的配额抽样方法选择样点灌区,并考虑灌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工程状况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了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的构建方法。截至2011年,全国共选取样点灌区2761个,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大型灌区移动智慧管理系统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灌区具有空间范围广、节点建筑物类型多、特征数据分散等特点,所涉及信息种类繁多且数据量巨大,目前常规人工巡检及测量手段已不能满足灌区信息高效管理和利用的要求。为提高灌区管理信息化水平,基于GIS技术及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基于GIS的大型灌区移动智慧管理系统框架,并依据灌区常设监测和管理项目,对其系统模块和功能进行划分。以河南省人民胜利渠为例,研发了灌区GIS移动智慧管理系统。利用该系统可及时准确地掌握灌区各遥测站及节点建筑物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为灌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现代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The chaos theory is used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behind the response of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IWUE) to rainfall in irrigation districts of the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China. The Lyapunov exponent and correlation dimension of the monthly rainfall time series of eight large- and medium-sized irrigation districts are calculated, an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IWUE and certain factor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nthly rainfall time series of each district sample exhibits chaotic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correlations exist between IWUE and the chaos features of the monthly rainfall time series. Furthermore, the scale of the irrigation district has some correlations with IWU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in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scale of an irrigation district both impact IWUE. This stud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usage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irrigation district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for increasing the IWUE.  相似文献   

17.
农业节水首先要合理调控利用当地水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生 《中国水利》2000,(1):41-42
我国灌区妈水的利用率低,水浪费严重,这是农业节水主要潜力之所在。灌区应以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为基础,引地表水作补充,采取井渠结合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的灌溉方式,合理调控利用当地水资源。在靠井灌溉没有渠灌水源的地区,要拦蓄降雨径流及汛后河水回补地下源。在有条件开发地下水的河水灌区,要井渠并用,优化调度水资源。在灌溉管理上,要按农业用水量控制灌溉水量。建议按流域和灌区工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在河水灌区积极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甘肃省张掖市某灌区早期水量监测信息系统的缺陷和不完善性,设计了一套水量监控调度信息化系统。以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图像处理等技术为依托,对灌区的灌溉工程设施进行远程控制操作,实时监测各相关工程设施的运行状况,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达到了节水灌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浙江省现状大中型灌区灌溉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指出灌区灌溉用水管理的发展方向是灌区用水实时调度,而决策支持系统(DSS)可大大提高灌区用水的实时预测能力,从而提高灌区灌溉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建刚 《中国水利》2009,(19):43-45
从运城市的基本情况出发,根据灌区内水资源状况,提出了引用客水置换地下水的发展战略;结合运城市灌区的实际和发展规划,认为灌区农业灌溉节水的潜力巨大,必须加大工程和管理节水力度,探索灌区农业节水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