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玉米大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大斑凸脐蠕孢属病原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大斑病菌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会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叶片变黄枯死,所以又称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该病在我国主要发生在东北、华北春玉米种植区以及南方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的山区。大斑病是山西省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一般年份主要发生在大同、朔州、忻州等北部玉米产区,其他地区零星发生,减产损失5%~10%,严重发生年份全省各地均不同程度发生,感病品种减产高达30%以上。  相似文献   

2.
做好玉米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山西省玉米生产的重要举措,山西省玉米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小地老虎、黏虫、蚜虫、红蜘蛛、玉米螟、草地螟等,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茎基腐病,青枯病,粗缩病,矮花叶病,丝黑穗病.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也是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在环境气候不断变化中,玉米容易患上各种病虫害,影响玉米产量。通过对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玉米种植中经常出现的病虫害分析,提出预防玉米病虫害的建议,提高小店区玉米种植年产量,推动山西省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们常见农作物之一,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种植方式和气候条件的变化,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玉米粗缩病、苗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顶腐病、玉米茎基腐病和玉米青枯病等,玉米虫害主要有:玉米蓟马、玉米螟、棉铃虫、粘虫等虫害。根据近年来玉米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玉米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屯留县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玉米病虫害在屯留县的发生逐年加重,病害主要有丝黑穗病、黑粉病、大斑病、青枯病、穗腐病等;虫害主要有地老虎、双斑叶萤甲、蛴螬、红蜘蛛等。控制玉米病虫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防治对策1.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合理布局作物、轮作换茬、增施腐熟有机肥、配方施肥、适期播种,选用抗(耐)性优良品种等,搞好玉米健身栽培,提高玉米的自身抗耐害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山西省耕地面积有很大部分是旱地,中低产田比较多。主要问题是单产不高也不稳。盛玉688玉米籽粒容重高、淀粉含量高、品质优。容重735 g/L,粗蛋白10.00%,粗脂肪3.72%,粗淀粉72.56%,是国家一级饲料用玉米(GB/T17890-2008饲料用玉米)和国家一级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GB/T8613-1999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和国家二级高淀粉专用玉米(GB1353-1999高淀粉专用玉米)。通过山西农业大学抗病性接种鉴定,感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中抗穗腐病,感茎腐病,感矮花叶病,中抗粗缩病。2016年参加山西省耐密组7个试验点的生产试验,平均11 841 kg/hm~2,比对照增产9.5%。该新品种抗逆性强,单产水平高,适合山西中低产田种植。  相似文献   

7.
1.山西省病虫草鼠发生危害特点(1)病虫草鼠发生面积逐年加大"十五"期间,山西省病虫草鼠发生面积在1亿~1.4亿亩次(1亩=0.067hm2,下同),到"十一五"期间病虫草鼠发生面积稳定在1.5亿亩次以上,最高达到1.8亿亩次,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防治情况见图1。(2)危害损失加重各级植保部门在"十一五"期间和全省广大农民,同农作物病虫草害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仍有较大损失。(3)过去局部发生或发生较轻的病虫种类上升为主要危害种群,同时出现了新的并造成作物损失的病虫种类。如稀点雪灯蛾、玉米条纹矮缩病、玉米根茎葵粉蚧等。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山西省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收获方面与小麦相比机械化收获程度很低,发展也很慢.就山西省玉米收获现状,从多方面分析玉米联合收获机推广难的原因,并提出了加速推广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山西省玉米产业生产发展现状1.生产情况玉米是山西省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是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第一大产业,玉米的丰产与歉收直接影响着山西省粮食生产的总水平。山西省粮食产量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70.69亿kg,增加到了2010年的108.5亿kg,增长幅度为53.48%;  相似文献   

10.
玉米,又叫玉茭、玉蜀黍、御麦、苞米等名称。原产美洲墨西哥、秘鲁和智利一带。当地古代印第安人种植玉米已有7000年的历史。玉米传入中国的时间约为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最早记载玉米的地方志是明正德年间(1511年)的《颍州志》。山西种植玉米有记载的时间是从清朝康熙时开始的,道光6年的《太原县志》有种植玉米的记载。光绪18年的《长治县志》也有:"御麦,今潞属广植,每灶必需,以饼与粥糜同煮,谓之疙瘩"的记载。近年来,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支持、较高的玉米价格以及广泛应用的农业科技等多种因素推动了山西省玉米种植面积连年增长。  相似文献   

11.
作物秸秆问题涉及农业、农村及千家万户的农民,也涉及到土壤肥力、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再生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大问题。玉米是山西省主要农作物之一,收获之后存在大量的秸秆。因此,在山西省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玉米作为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相对于小麦生产而言,其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很低,特别是玉米收获机械更是薄弱环节,多年来虽经多方努力,成效仍不明显.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分析,寻找出阻碍山西省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因素,提出了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山西省玉米机械化收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几点建议和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方山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区,山清水秀,林草丰茂,森林覆盖率达41%,年降水量440~650 mm,无霜期90~150 d,水资源丰富,人均拥有水量780 m3,加之全县没有大型污染企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有种植玉米的优越条件,同时随着太佳高速、吕梁民用机场、吕梁环城高速使用,方山已形成了进京赴省1 h经济圈,发展玉米种植、深加工前景广阔,商机无限。1.常见玉米病害及防治技术在方山县常发生的玉米病害有5种。(1)玉米丛生苗病此病在方山县发生较少,是由于干旱、低温、地下害虫、农事活动引发的一种苗期  相似文献   

15.
玉米粗缩病对玉米产量影响明显,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方法也很多,我们通过不同玉米种子包衣剂和不同播期的试验研究,明确了不同玉米种子包衣剂以及不同播种时期,对玉米粗缩病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玉米夏直播比玉米套种防治玉米粗缩病效果明显;玉米种子包衣进行套种防治玉米粗缩病效果显著,同样玉米种子包衣进行夏直播防治玉米粗缩病效果不明显。在生产中要提倡玉米夏直播,对防治玉米粗缩病节本增效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山西省主要作物之一,随着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及生物乙醇的应用,玉米面积稳中有升。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提高,夏玉米田多因机械收割留下的高麦茬、厚麦糠和秸秆,使常用的玉米苗前除草剂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因此,玉米苗后除草剂受到农民的欢迎,发展较为迅速。为了更好地做好玉米苗后除草工作,现介绍相关知识,供广大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山西省6个主推玉米品种对大斑病抗性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玉米对大斑病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先玉335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较差,晋单42的抗性较高;大斑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增长率由高到低的玉米品种依次为:先玉335>农大108>农大3138>晋单38>并单5号>晋单42;不同年份,先玉335的发病情况也有所不同,在严重发病年份,其病情指数高达65.8±7.68,较轻发病年份的病情指数为53.2±4.23.  相似文献   

18.
当前,玉米已成为山西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从历史变迁分析玉米产量与施肥的关系,确定了肥料在玉米生产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对玉米田施肥状况的调查和玉米生育养分的研究,给出了山西省不同生态区域玉米田施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黄淮海地区主要包括黄海、淮河、海河下游的山东省、河南省的大部,河北省的中南部,山西省中南部、陕西省关中和江苏省北部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玉米集中产区,以种植夏播玉米为主。玉米播种面积约750万hm2,占全国玉米面积33%,总产量占全国35.5%。黄淮海地区属于一年两熟种植区,主要为小麦、玉米两茬轮作。  相似文献   

20.
一、农作物病虫发生总趋势根据山西省各地冬前农作物病虫越冬基数,结合近年病虫发生态势以及2012年作物布局、气象条件等综合因素分析,预计2012年山西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呈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接近2011年,全省病虫草鼠发生面积1200万hm2次以上。偏重发生的病虫有地下害虫、小麦红蜘蛛、小麦穗蚜、玉米螟、玉米红蜘蛛、粟叶甲、保护地蔬菜霜霉病、露地蔬菜病毒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