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陈怡福 《建筑》2014,(19):68-70
在桩顶设置变形调节装置实现桩与承台下地基土共同作用,充分承担上部荷载。待地基土压力达到设计预期荷载或建筑沉降达到设计允许的预期变形时将变形调节装置的空腔采用混凝土灌注密实。后期增加的荷载主要由桩承担,最终形成复合桩基。本文主要从施工角度介绍弹性支座现场安装的运用技术及施工难点。  相似文献   

2.
桩顶设置弹性支座的端承桩复合桩基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实现端承桩与承台下地基土共同作用,在桩顶设置弹性支座,由弹性支座的变形实现桩基础的"刺入",使得承台下地基土能够承担上部荷载,形成复合桩基,达到充分利用承台下地基土的承载力、实现桩土共同作用的目的。本文介绍了基于此概念的复合桩基的设计思路,给出了弹性支座的设计方法,对该复合桩基承载力的安全度和变形验算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桩顶设置弹性支座的端承桩复合桩基的设计建议,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雷  王传甲  郭玉君 《工业建筑》2011,(Z1):445-448
复合桩基是从桩土共同作用出发,考虑桩与土间的荷载分配,由桩和承台底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桩基。以沉降控制复合桩基为对象,分析其适用范围、工作机理和设计方法。通过对合肥某住宅楼的工程试验,分别从筏板和承台内钢筋应力,筏板和承台下土体反力以及桩基反力几个方面分析了复合桩基的受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万颖 《安徽建筑》2001,8(1):50-51
在较深厚的软弱地基上的基础设计中,经常会遇到下述情况:如果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方案,地基强度要求能基本满足或相差不大,但地基变形结果,往往沉降过大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这时就可以考虑采用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方案。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是指桩与承台共同承担外荷载,按沉降要求确定桩数的低承台摩擦桩,它是一种介于天然地基上浅基础和常规桩基之间的一种基础类型。和常规桩基不问,沉降控制复合桩基一般是根据外荷载由承台和桩共同承担,按建筑物容许沉降量要求确定桩数的原则进行设计的,其中承台除承担部分外荷载外,还需对桩基的整体…  相似文献   

5.
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基础若采用常规桩基,需进行一桩一探的施工勘探,不仅造价高工期长,而且成桩质量难以保证。本文介绍某工程天然地基虽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但仍无法满足高层建筑基础沉降量与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要求。本文提出端承桩复合桩基的方法,通过在桩顶设置变形调节装置,协调桩、土变形差,实现端承型桩的桩土共同作用,使天然地基承担大部分的上部结构荷载,不足部分由引入的少量桩基来承担。本文详细介绍了端承桩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并通过PLAXIS三维有限元程序对3组采用不同刚度值变形调节装置的复合桩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刚度过大或过小都对复合桩基的工作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若刚度按实际计算值控制,端承桩复合桩基各项测试指标与设计值较为吻合,均可满足规范要求,监测结果显示建筑物沉降值控制达到预期效果。本工程采用端承桩复合桩基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其设计理念与方法可供同类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摩擦端承桩复合桩基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摩擦端承桩复合桩基设计方法 ,即在剪力墙或柱下集中布桩 ,桩顶与筏板 (或承台 )间设置一定厚度的软垫或专用变形器。通过迫使桩间土先于桩顶发生沉降使其承担预定的荷载 ,随后增加的荷载则由桩、土共同承担。该法可充分发挥地基土的承载力 ,大幅度减少用桩量和筏板厚度及配筋 ,其经济效益明显优于常规桩基和复合地基。对其承载机理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得出了承载力和沉降近似计算公式 ,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基于弹性理论和变形协调关系推导了桩基承台加防水板时的桩土应力估算公式,采用ABAQUS建立了上部结构-桩基承台加防水板-地基共同作用模型和仅考虑桩基承台加防水板-地基共同作用模型,对比分析了上部结构刚度对地基反力、桩顶反力、基础底板内力与变形的影响,计算了不同位置处桩顶实际反力与设计反力的比值。利用"生死单元"技术模拟施工过程,研究了荷载分配比、单位荷载差异沉降、底板弯矩等随施工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荷载分配与桩-土刚度比、持力层硬度、柱距、防水板厚度等因素有关;防水板底土能承担20%左右的上部结构荷载,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后板底反力分布更加均匀,防水板的"架越作用"不明显,角桩和边桩增荷而中部桩卸荷,基础底板差异沉降显著减小,承台最大弯矩截面由墙边处变为跨中处;逐层施工中桩分担的荷载逐渐增加,而防水板底土和承台底土分担的荷载逐渐减小,并且这种增加或减小的趋势逐渐减缓;上部结构刚度约束基础差异沉降的能力是有限的,考虑逐层施工后承台最大弯矩增加,防水板柱下板带最大弯矩减小,跨中板带弯矩始终很小且几乎无变化。  相似文献   

8.
岩溶地区高层建筑基础若采用常规桩基,需进行一桩一探的施工勘探,不仅造价高工期长,而且成桩质量难以保证。本文介绍某工程天然地基虽具有较高的承载力,但仍无法满足高层建筑基础沉降量与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的要求。本文提出端承桩复合桩基的方法,通过在桩顶设置变形调节装置,协调桩、土变形差,实现端承型桩的桩土共同作用,使天然地基承担大部分的上部结构荷载,不足部分由引入的少量桩基来承担。本文详细介绍了端承桩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并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不同组别的复合桩基深入分析,结果显示,若刚度按实际计算值控制,端承桩复合桩基各项测试指标与设计值较为吻合,该工程目前已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本工程采用端承桩复合桩基的设计方法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案例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桩基设计中只考虑由桩承受全部垂直荷载,而不考虑承台下地基的作用,这与实际情况是有出入的。大家知道,桩与承台是一整体。因此,上部垂直荷载不仅经由承台传给桩,而且也经过承台传给承台下之地基。所以,实际上桩与承台下地基共同承担垂直荷载。四川采用三根大头桩(桩长1.5  相似文献   

10.
钱志斌 《建筑施工》2010,32(11):1138-1139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是承台下地基土与桩共同分担外荷载、按沉降控制要求确定用桩数量的大桩距低承台摩擦桩基,其不仅施工质量能够得到较好的保证,且地基处理费用也可大大降低。上海竹园污水处理建设的工程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过超  付佰勇  袁洪  龚维明 《岩土工程学报》2016,38(11):2085-2092
为进一步研究逆作复合基础在桥梁工程中的适用性,开展了桥梁逆作承台–群桩复合基础的实桥应用研究,针对有水和无水的施工环境,分别提出了桩与承台间预留孔采用带剪力连接键的钢护筒和收口网模板的构造设计与连接施工工艺,并通过12组接头承载性能试验验证了工艺方案的可靠性。通过现场实测,揭示了桥梁逆作承台–群桩复合基础受力机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逆作方案,先施工桩基和预留桩孔的承台,待盖梁施工完成后再封桩,使桩与承台形成整体共同参与受力,能够使封桩前承台底土承担上部荷载,有效发挥浅层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封桩后,基础沉降增量和承台底土压力增量均明显减缓,继续增加的上部荷载主要由桩基承担,能够有效控制封桩后桥梁沉降。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在滨海软土地区(如上海)建造多层楼房,当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时,由于软弱下卧层的埋藏浅、厚度大,往往即使持力层强度能满足要求而计算沉降量却严重超限。如何把握好基础的强度设计和变形设计之间的关系,达到安全、合理、经济的目的,成为设计的主要方向,沉降控制复合桩基(简称复合桩基)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它是承台下地基土与桩基共同分担外荷载、按沉降控制要求确定用桩数量的大桩距低承台摩擦桩基,介于天然地基上浅基础与常规低承台摩擦桩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上海地区被大量地运用于工程设计中,特别是8层以下的多层住宅建筑,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是指桩与承台共同承担上部结构荷载,按建筑物沉降要求确定用桩数量的低承台摩擦桩基,主要适用于在软弱土层较厚的软土地区建造稳定性高、要求控制最终沉降量的建筑,其理论基础是桩土相互作用,共同承担建筑物的荷载与沉降。国外研究人员在70年代开始着手桩土相互作用理论的研究,指出采用少量的桩可明显减少天然地基的沉降量。80年代起,我国的专家学者开始对桩土共同承担建筑物荷载及控制建筑物沉降课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在大量的多层砖混住宅工程实践中进行尝试与摸索,总结出关于减少沉降量桩基设计的理论与方法。1994…  相似文献   

14.
刚性桩复合地基应力及沉降规律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瑞芳  雷学文 《工业建筑》2004,34(11):49-53
通过ANSYS三维弹性有限元的数值分析 ,以CFG九桩复合地基为例 ,研究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群桩复合地基中承台 -垫层 -桩 -土的共同作用特性 ,对群桩复合地基的桩体荷载传递规律、桩土应力比、沉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实施对建筑物基础进行补强,使建筑物荷载由原桩基与天然地基土共同承担,通过对原有承台进行增大截面、加高处理等措施达到控制沉降的目的。文章介绍了锚杆静压桩加固原理;对锚杆静压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等内容进行分析,最终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按沉降量控制的复合桩基设计方法(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突破了由单桩容许承载力确定桩数和外荷载由桩单独承担的低承台摩擦桩基传统设计概念,提出了由容许沉降量确定桩数和外荷载由桩与承台共同承担即按沉降量控制的复合桩基的完整设计方法,介绍了以沉降量为控制指标时的设计原则和步骤。最后简要叙述了该方法在软土地基上多层和中高层建筑中应用的概况及其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逆作复合桩基作为一种新型的基础形式,对其承载性状、工作机理的研究很有必要。通过设计单桩、带台单桩及带台两桩系列试验,对极限荷载下逆作复合桩基的荷载与沉降关系、桩土荷载分担特性以及桩体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逆作复合桩基,先进行基础底板和部分上部结构的施工,而后继续进行上部结构、钢管桩压桩以及封桩施工能充分利用土体的承载能力,压桩前土体与基础底板保持严密接触,上部结构荷载全部由地基土承担;压桩后,使土体的刚度得到了改善了,沉降减小,承载力提高;封桩后,继续增加的荷载主要由桩体承担,直至桩达到极限承载能力,封桩时机的选择决定着桩土荷载分担的比例及基础沉降特性;由于承台的影响,使桩身上部轴力衰减平缓,桩侧摩阻力被削弱,同时使桩身中下部轴力衰减加剧,侧摩阻力发挥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18.
对于特大桩距的复合桩基,当单桩为摩擦桩(或端承力较小的端承摩擦桩)时可认为各桩的工作状态将从弹性支承转为完全塑性支承,即塑性支承桩。在满足整体安全度的前提下,可令各单桩工作荷载接近或等于其极限荷载,其余荷载由地基土承担,最终的沉降状态由地基土的抗变形能力控制。介绍了基于此概念的复合桩基设计方法,对整体安全度及沉降验算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改进方法和设计建议,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数据比较吻合,在设计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周峰  林树枝 《建筑结构》2012,(3):140-143
通常情况下,桩、土支承刚度差异显著,相同荷载水平下两者存在变形差,因此要实现桩土共同作用,必须要消除桩土的变形差,保证桩土的变形协调。在分析桩土共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现有桩土共同作用的实现方法和发展趋势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将其分为三大类:补偿位移法、刚度调整法以及预加位移法。其中,补偿位移法又包括摩擦桩复合桩基与刚性桩复合地基,刚度调整法主要为笔者提出的设置调节装置的端承桩复合桩基,预加位移法主要指桩顶设置柔性材料以及桩顶预留净空复合桩基。对上述每类所包含的具体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各自的适用条件、优缺点进行了对比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桩土共同作用桩基的计算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沿海地区桩基础设计中,通常只考虑由桩来承担上部荷载,而不考虑承台底土体的地基承载力。在复合地基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桩基计算方法考虑了桩与土体共同作用,能充分发挥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可减少桩径和桩长,并大大减少桩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