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已开采的保德煤矿8号煤层瓦斯涌出特点主要有: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大;局部瓦斯积聚严重;大气压变化时,采空区瓦斯大量涌出;瓦斯相对涌出量小,绝对涌出量大;瓦斯抽放困难;瓦斯含量梯度较为明显,透气性差,治理困难等。治理对策主要有:采取加大联络巷间距,均压措施,加强密闭的封堵严密性等来减少相邻采空区瓦斯涌出;采取高抽巷抽放瓦斯,顶板走向钻孔抽放瓦斯,回风巷边孔抽放瓦斯,采空区埋管抽放瓦斯等措施,抽放正在开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优化工作面通风系统及合理确定工作面风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化急倾斜特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工作面瓦斯灾害理论和技术,分析总结了工作面瓦斯涌出来源,实测了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利用分源法与估算法对采空区瓦斯涌出量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瓦斯浓度沿工作面长度和垂直断面方向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工作面瓦斯浓度沿风流方向逐渐增大,沿工作面走向断面分布不均,受采空区瓦斯涌出、瓦斯抽采及通风影响,采空区侧的瓦斯浓度高于煤壁侧,考虑瓦斯抽采影响,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占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85.08%。因此,建议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采用采空区、邻近层抽采及下部煤体卸压拦截抽采的综合措施防治瓦斯灾害。  相似文献   

3.
针对四川广旺公司赵家坝煤矿1944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采用单元法在现场测量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和采空区漏风量,研究了高瓦斯矿井急倾斜综放面瓦斯涌出规律以及U型上行通风工作面风流流动原理。结果表明,采面的瓦斯浓度从煤壁至中部再至采空区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采空区的回风侧瓦斯浓度要比进风侧高,靠近回风侧的采面上部(上隅角附近)是瓦斯浓度容易超限的区域;采面上、下隅角部分的漏风量最大,在上、下隅角采取堵漏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采空区瓦斯涌出至工作面。  相似文献   

4.
对U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采空区的瓦斯涌出方式和来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通过通风参数优化控制采空区瓦斯涌出的机理,并在某工作面进行了现场的测定和考察,确定了某采煤工作面控制瓦斯涌出的最优风量为800~900 m3/min。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下行通风采煤工作面采空区瓦斯运移及漏风特点,找出了影响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原因,从稳定通风系统角度,指出了防止采空区瓦斯大量涌出的安全措施,对下行通风工作面瓦斯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矿井工作面的通风方式由"U+L"型改为Y型,使得工作面风排瓦斯能力大大降低.为探究行之有效的瓦斯治理技术,开展了工作面分源瓦斯治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运用所试验的措施能有效抽采邻近煤岩层瓦斯、降低风排瓦斯压力、降低采空区瓦斯涌出量、避免通风方式改变后的采空区瓦斯超限问题,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季节变化和昼夜交替会引起地面大气压变化,使得矿井采空区显现"呼吸"现象,并导致工作面的瓦斯异常涌出。分析了大气压变化和瓦斯异常涌出之间的关联性,通过采取采空区瓦斯抽采、工作面均压通风、巷道喷涂堵漏风等技术措施,有效抵御了大气参数变化引起的瓦斯异常涌出。  相似文献   

8.
孙中永 《煤矿安全》2012,(Z1):154-156
通过对"U"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采空区的瓦斯涌出方式和来源的分析,探讨了通过通风参数优化控制采空区瓦斯涌出的机理,并在2101工作面进行了现场的测定和考察,确定了2101采煤工作面控制瓦斯涌出的最优风量为800~900 m3/min。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利用通风设施实施均压通风技术减少综放工作面后部采空区漏风 ,抑制采空区瓦斯涌出 ,保障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分析研究了工作面偏W形通风形式及其治理瓦斯的特点和作用,采用Fluent计算模拟了不同风速下采空区瓦斯的涌出规律和工作面瓦斯浓度分布。研究表明:通过合理地控制进回风巷的位置及风速可以控制采空区瓦斯涌出范围及集中涌出地点。最终确定了带式输送机顺槽与轨道顺槽进风上边巷回风的通风形式,轨道顺槽风速v=0.5 m/s可以将采空区瓦斯涌出限制在回风巷附近,且使采空区内部瓦斯集中于回风巷区域,有利于采取抽放治理措施,防止工作面瓦斯超限。  相似文献   

11.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某矿2781回采工作面经常发生瓦斯浓度超限现象,为掌握该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和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笔者对该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进行了实测,对工作面瓦斯涌出来源及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回归分析法,找出了工作面落煤、煤壁瓦斯涌出规律,获得了采空区瓦斯浓度分布规律,为工作面的通风管理与安全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瓦斯体积分数最低点法测定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构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栗磊  张倩  姚理忠  郭祥宇 《煤炭技术》2012,31(11):117-119
论述了瓦斯体积分数最低点法测定工作面瓦斯涌出构成的原理。针对某煤矿32212(1)综采工作面的通风技术条件,采用瓦斯体积分数最低点法对工作面瓦斯涌出构成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显示:工作面瓦斯涌出总量为21.36m3/min。其中煤壁瓦斯涌出占总瓦斯涌出量的34.88%,采空区瓦斯涌出占总瓦斯涌出量的47.33%,采落煤瓦斯涌出占总瓦斯涌出量的17.79%。  相似文献   

13.
"U"型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处理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曲矿9#煤层19104综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系统,由于工作面的推进,上覆采空区不断垮落,采空区瓦斯大量涌入,加上本煤层瓦斯的涌入,其上隅角瓦斯常处于超限状态,不仅影响工作面的正常生产,也威胁着矿井安全。在实践中,通过对处理上隅角瓦斯隐患的各种措施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在不同瓦斯涌出量条件下,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治理煤矿回采工作面回风流及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掌握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以宣东二矿采用"U+L"型通风方式的33204回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工作面布置测点,测定风量和瓦斯浓度,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数值模拟分析及回归处理,得出33204回采工作面沿工作面走向、倾向瓦斯涌出规律,以及煤壁、采空区瓦斯涌出系数,可为矿井通风管理、瓦斯抽采设计,以及瓦斯治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通风压力与瓦斯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通风压力与煤矿井下瓦斯涌出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大气压力,通风压力对掘进工作面和采空区瓦斯涌出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瓦斯厚煤层高强度开采条件下“三进两回”型通风系统回风隅角瓦斯治理的难题,通过对矿井回采工作面通风方式进行优化,使工作面形成偏“Y”型的通风方式,并与大直径水平钻孔施工工艺相结合,提出了大直径水平钻孔桥接采空区抽采瓦斯技术,应用于保德煤矿综采放顶煤回采工作面的采空区瓦斯抽采。结果表明:偏“Y”型通风方式可减少工作面巷道掘进工程量,缩短准备周期,为瓦斯抽采创造了良好的时空条件;大直径水平钻孔桥接采空区抽采瓦斯技术的应用效果明显,可连续、高效实施采空区的密闭抽采,有效控制采空区瓦斯涌出强度;大直径水平钻孔桥接采空区抽采瓦斯技术能够实现对抽采负压的有效控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并且其抽采支管可回收,可降低矿井瓦斯治理的成本。  相似文献   

17.
以山西晋煤集团岳城煤矿1303(下)综采工作面为例,探讨了U型通风系统上隅角埋管采空区瓦斯抽采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隅角采空区尾部埋管抽放技术能够改变采空区瓦斯流场,抑制上隅角瓦斯向回风巷涌出,有效降低上隅角及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  相似文献   

18.
唐开敏  卞金岭  李杰 《中州煤炭》2019,(2):14-18,22
针对薄煤层快速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等多处局部瓦斯超限现象,采用分源瓦斯分析方法,确定工作面瓦斯来源及含量,并采用本煤层预抽、高位顶板裂隙抽放、采空区插管埋管抽放等综合抽放瓦斯措施,对工作面瓦斯进行综合治理。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抽放瓦斯措施分别解决了快速回采期间落煤及采动引起的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上邻近层卸压瓦斯向采空区大量涌入、下邻层卸压瓦斯向采空区涌入、U型通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聚集和超限问题。薄煤层快速回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抽采技术能够有效治理矿井瓦斯,不仅实现了薄煤层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同时为类似矿井瓦斯治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郭艳飞  李学臣  郝殿 《煤炭工程》2022,54(5):104-108
以古汉山矿1604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取风量测定法及示踪气体法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沿空留巷及"Y"型通风条件下采空区漏风及瓦斯运移规律,并结合抽采浓度及流量变化,分析了高位巷瓦斯抽采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了针对性优化措施.结果表明:沿空留巷段漏风加大了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及涌出范围,采空区瓦斯为工作面瓦斯涌出主要来源,漏...  相似文献   

20.
采煤工作面瓦斯来源划分为煤壁、采落煤和采空区三部分,该文分析了回采过程中的瓦斯涌出规律,论述了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通风系统、脉冲通风以及瓦斯抽放等控制瓦斯涌出的原理与技术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