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基于VBA的线路纵断面图的自动绘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线路纵断面图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VBA对AutoCAD的自主定制,编制了自动绘制线路纵断面图的程序,实现了线路纵断面图自动绘制。首先将绘制线路纵断面图有关的数据组织成若干个Excel表,然后建立AutoCAD与Excel之间的通信,最后通过Excel的对象模型实现对Excel数据表的访问。  相似文献   

2.
AutoCAD标注组元信息自动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通过编程自动提取AutoCAD中尺寸、引线和公差标注等基本图元信息的方法.由于标注对象是一些基本图元对象构成的特定集合,其表现形式又各不相同,通过这些对象自身的属性和方法接口,无法获取重绘标注对象的足够信息,因而采用不同方式,编程自动获取构成这些标注对象的基本图形对象,进而获取这些基本图形对象中的属性信息.采用了AutoCAD的ActiveX Automation开发平台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采用AutoCAD表格对象的明细栏定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AutoCAD新引入的表格对象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利用ActiveX表格对象模型提供的事件和方法进行二次开发,给出了扩展表格处理功能的算法和框图。以机械图样的明细栏为例,实现了在AutoCAD环境下高效、快捷地编辑和处理明细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Excel表格转换到AutoCAD图形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对表格转换的具体实现方法利用VBA进行编程,从而达到转换目的。  相似文献   

5.
AutoCAD与Word和Excel图文转换的效果处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Word字处理软件和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Word本身能绘制图形的能力很有限,用于绘制标准的工程图则更难。而使用AutoCAD绘图时,要写入大量的文本和表格也十分不便,利用Word或Excel处理软件的特点写入文字或表格,然后插入到AutoCAD绘图文件中,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针对在AutoCAD与Word和Excel图文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完善了工程文件中不同软件的协同设计。  相似文献   

6.
基于AutoCAD的齿轮造型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解决渐开线齿轮的精确造型问题,提出了齿廓渐开线曲线的计算公式。基于 AutoCAD 的 ActiveX Automation 接口与 Visual Basic 编程语言,采用非均匀有理 B 样条拟合方法,实现了齿廓曲线的自动生成。在齿廓基础上,利用 AutoCAD 实体建模功能创建齿轮三维模型。该方法可以提高渐开线齿轮造型精度与效率,从而为渐开线齿轮的有限元分析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产品的结构和零件图纸中标题栏、明细栏的数据结构。并在AutoCAD环境下实现零件明细表、标准件表和外购件表(简称“三表”)的汇总与自动生成系统的开发,提高了设计效率,保证了图纸信息与“三表”的汇总信息高度一致,更有利于实现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  相似文献   

8.
结合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开发,利用ActiveX Automation编程接口,在AutoCAD 2006环境下用VB编程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直廓环面蜗杆的参数化三维建模和加工运动仿真.  相似文献   

9.
Aveva公司以流畅工艺技术为目标,在其Aveva Plant软件中增加了新的模块。在工程设计项目中,流程设备设计师可以在工程设计软件中使用Excel工具,并可以集中对工程项目设计中的零部件明细表进行维护和管理。此软件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利用接口技术能够把已有的Excel表格纳入到工程项目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多年的实践AutoCAD技术以简单、精确无误、快捷、存储方便等优点已在矿山工程制图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AutoCAD绘图软件的深入研究,结合矿山井巷测量图的特点,探索矿山井巷测量图数字化的方法及Microsoft Excel表格数据文件在AutoCAD中用图形表达数字化过程中对井下井巷工程的绘制,从而实现测量图件的数字化。本文主要是利用了两大软件的优点来为我们的工作服务,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 ,利用ActiveXAutomation技术 ,通过用VB、AutoCAD开发机电产品参数化程序的设计 ,为技术人员提供一种新的参数化设计思路 ,开发出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软件 .  相似文献   

12.
工程制图绘图练习智能化多媒体CAI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多媒体和智能技术应用到CAI软件中是当今的发展趋势。利用VB与AutoCADR14的接口ActiveXAutomation,实现了“工程制图”CAI软件中绘图环境,提供了补图题、二求三题目的的智能判断;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可随时为学生提供形象的三维模型演示。  相似文献   

13.
产品包装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VB 和Excel,AutoCAD 的二次开发功能,对产品包装中包装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研发。利用VB 的强大界面开发功能,结合AutoCAD 的图形绘制功能和Excel 对大容量条状数据的便捷存储优点,开发了产品包装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依据已有的PDM 产品数据,能够完成包装自动设计,实现包装箱结构工程图形自动设计生成、包装信息文件的自动生成与管理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工程机械BOM构建现状和不足,给出一种适合工程机械基于分类和模块化的超级BOM构建方案.从工程机械产品销售实际,对产品的主参数、特征参数、可选参数概念作出说明.将属于某特定型号工程机械产品的所有部件划分为公共部分、特征部分、可选部分,并建立相应部分虚拟层级.根据模块化思想,对特征部分和可选部分建立具有约束关系的选择模块.将物料分类原理应用于模块化超级BOM构建,运用Excel和VBA实现了产品编码自动生成和BOM自动构建功能.分析该方案特点并应用于工程机械产品BOM构建,结果表明,基于分类的模块化BOM构建方法简单易行、合理有效,能够快速准确构建单一产品BOM,对于工程机械信息化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Son DI  Shim JH  Park DH  Jung JH  Lee JM  Park WI  Kim TW  Choi WK 《Nanotechnology》2011,22(29):295203
We present data, which were obtained before bending and after bending, for the electrical bistabilities, memory stabilities, and memory mechanisms of three-layer structured flexible bistable organic memory (BOM) devices, which were fabricated utilizing the ultrathin graphite sheets (UGS) sandwiched between insulating 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 polymer layers. The UGS were formed by transferring UGS (about 30 layers) and using a simple spin-coating techniqu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PMMA/UGS/PMMA films. Current-voltage (I-V)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BOM devices containing the UGS embedded in the PMMA polymer. Current-time (I-t) and current-cycle measurements under flat and bent condition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memory stabilities of the BOM devices. The memo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OM maintained similar device efficiencies after bending and were stable during repeated bendings of the BOM devices. The mechanisms for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bricated BOM are described on the basis of the I-V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