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针对李雅庄洗煤厂粗煤泥分选回收工艺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洗煤厂粗煤泥及TBS分选产品进行相关试验,确定了当前粗煤泥分选工艺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以此对现有工艺进行优化设计,确定李雅庄选煤厂粗煤泥分选优化技术采用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粗煤泥三产品TBS分选、三产品TBS中煤磨矿、煤泥直接浮选和尾煤浓缩压滤技术。该工艺优化设计将成熟的脱泥重介洗选工艺与磨矿深度解离洗选工艺完美结合,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动力煤选煤厂中常见的螺旋分选机、TBS粗煤泥分选机及TCS智能粗煤泥分选机的分选原理、结构特点、分选精度及其在选煤厂的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TCS智能粗煤泥分选机既能高密度排矸,又能实现低密度分选,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适时调整分选密度,实现粗煤泥灵活掺混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神东动力煤选煤厂洗选工艺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对比了TBS与TCS在粗煤泥分选上的应用效果,分析了低阶煤浮选在工业应用上的可行性,介绍了低阶煤热解深加工处理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其在低阶煤深加工领域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粗煤泥分选设备分选原理、结构特点及工艺特点分析,证明了影响设备分选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上游的分级设备。结合梁北选煤厂生产实际,根据TBS的等沉比分选原理,提出了TBS分级粗煤泥中高灰细泥的设想并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BS可作为高灰细泥的分级设备,解决了粗煤泥分选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TBS粗煤泥分选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TBS粗煤泥分选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性以及与同类设备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在选煤厂的应用实践表明,TBS对粗煤泥分选效果好,可能偏差Ep值低,可提高选煤厂处理能力和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6.
新巨龙公司选煤厂针对脱泥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主再选工艺悬浮液中煤泥含量高和粗煤泥分选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对粗煤泥分选系统进行了改造,采用TBS干扰床分选机对粗煤泥进行分选,提高了粗煤泥的分选效果和系统处理能力,降低了重介系统的煤泥量,进而降低了选煤厂能耗和介耗。  相似文献   

7.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晋华宫选煤厂为降低精煤灰分,采用TBS煤泥分选机替代螺旋分选机,介绍了TBS分选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结合实际生产效果,指出该机适合在低分选密度范围内分选窄粒级粗煤泥;并对TBS分选机的生产操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余吾选煤厂入选原煤性质的分析,说明试验煤样为低硫中灰贫煤,其中一1.5kg/L粗煤泥占煤泥总量的80%以上,粗煤泥中精煤含量较高、灰分较低,回收粗煤泥经济效益显著。阐述了TBS干扰床分选机的工作原理,说明其具有分选效果好,分选密度下限低,对入料煤质适应性好,入料分配系统简单等特点。针对余吾选煤厂分选粗煤泥时存在的精煤灰分过高、尾煤灰分较低、颗粒分级不均衡等问题,鉴于TBS分选机的高效分选效果,决定采用TBS干扰床分选机代替螺旋分选机。试验表明:TBS干扰床分选机分选密度为1.35kg/L,倾斜板角度为85。时,粗煤泥分选效果最佳,精煤灰分和尾煤灰分分别为10.42%和68.64%,降低了精煤灰分,提高精煤产率,减少后续浮选工作负荷,有利于提高选煤厂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大武口选煤厂金能分厂采用TBS干扰床分选机分选粗煤泥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螺旋分选机对干扰床分选机尾矿进行再选、再选精煤采用磨矿解离后通过浮选回收的分选工艺,应用该工艺深度解离回收粗煤泥中的焦煤资源,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TZS-2700智能粗煤泥分选机在上海庙矿区中心选煤厂的安装背景,介绍了TZS-2700智能粗煤泥分选机的设备结构、工作原理、安装条件、调试过程和工艺性能。通过在中心选煤厂实际应用表明,TZS-2700智能粗煤泥分选机对0.25~1.00 mm粗煤泥有良好的分选效果,底流排料模式从间断排料转变为连续排料,数量效率较TBS分选机有显著提升,分选精度高,在稳定精煤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了精煤产率,为选煤厂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浅析选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金明  鲁杰 《洁净煤技术》2006,12(2):23-25
介绍了几种常规的粗煤泥回收系统,阐述不同粗煤泥回收系统的特点和应用效果,说明粗煤泥回收系统在选煤工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山西省选煤厂所采用的主要选煤工艺进行统计,阐述了跳汰选、重介质选、干选、浮选等分选工艺在山西省的应用特点,通过分析得出:选煤工艺中,对于极易选和易选煤的分选,跳汰选还将会是首选工艺;而重介质选煤工艺以其高精度分选的优势将在山西省成为应用主体;干法选煤、动筛跳汰等选煤方法虽然有较大的局限性,但应用在特定条件下也能够发挥效益;对于煤泥分选,在浮选工艺目前仍占主体地位的同时,1~0.25mm粗粒煤泥的分选将受到重视,分级入选成为煤泥分选的主要趋势;最后,分别就未来山西省炼焦煤和动力煤的洗选工艺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毛生 《洁净煤技术》2003,9(4):22-23,26
阐述了跳汰分选工艺中粗煤泥跑粗的原因,及由此导致的煤泥水系统工作状况的恶化情况,对目前解决粗煤泥跑粗的常用流程进行了分析,提出灵活应用粗煤泥回收流程的新主张。  相似文献   

14.
提高重介质选煤技术 促进我国选煤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选煤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重点分析了重介质选煤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从选煤厂设计与设备创新、节能降耗、自动控制等方面提高我国重介质选煤技术水平;指出我国重介质选煤技术存在分选效率低、设备磨损严重、介耗高、电耗高及粗煤泥分选和煤泥水处量困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薛湖选煤厂原工艺系统存在粗煤泥分级、分选效果差,跑粗严重等问题;采用国内外首创的"三产品旋流分级筛+TBS分选机+德瑞克高频振动细筛"组合工艺对煤泥水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不仅实现了粗煤泥的高效分级和有效分选,同时为后序工艺创造了良好的粒度和浓度条件,提高了精煤产率,降低了生产用药剂、介质等材料消耗和电耗。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选煤厂精煤产率,分析了田庄选煤厂设备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将粗煤泥脱泥筛下水导入粗煤泥分选机,粗煤泥分选机入料桶改为角锥池,增加稳流装置、溢流槽;合理优化煤浆分配桶,及时加入调整剂,完善粗煤泥角锥池,改造粗煤泥方池入料管道;改造粗煤泥筛喷水系统,保证重介质旋流器入料均匀等分别对粗煤泥系统、浮选系统和末煤系统进行改造,并对改造后的工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造后粗煤泥分选机0.5~0.25 mm入料产率提高了3.27%,小于0.25 mm入料产率降低了2.94%,粗煤泥分选机入料组成明显改善,提高了精煤产率。改造后浮选精煤灰分降低了0.43%,精煤产率和数量效率分别提高了6.01%和0.21%,浮选机浮选效率得以提升。粗煤泥筛筛分效率提高,脱泥效果改善,末煤重介质旋流器的精煤产率和数量效率分别提高了6.15%和3.61%。  相似文献   

17.
"2+2"模式重介质选煤系统煤泥两级浮选、精煤泥两段脱水、尾煤泥水两段浓缩两段回收首创工艺技术,在多座选煤厂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可解决我国炼焦煤选煤厂长期存在的以浮选精煤为主的精煤泥灰分、水分偏高的难题,可实现煤泥全部厂内回收、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18.
分级浓缩浮选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选煤厂目前使用的浮选工艺分选精度低、高灰细泥污染严重的问题,提出了分级浓缩浮选工艺;采用分级旋流器组将煤泥分级,粗颗粒用浮选机分选,细颗粒经浓缩后用浮选柱浮选;提高了煤泥的浮选精度和精煤产率,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霍尔辛赫选煤厂工艺流程,发现其主要存在-0.5mm煤泥未有效分选,粗煤泥脱水效率低,末煤系统生产能力不足等问题。分析了选煤厂煤泥性质,说明-0.25mm煤泥各密度级分布不均,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主要集中在1.3~1.4,1.4~1.5,1.5~1.6kg/L三个密度级;当精煤灰分为10.50%时,浮选精煤理论产率为77.53%,理论分选密度为1.518kg/L,6±0.1含量为40%,可选性为难选。通过增加浮选环节,更换卧式离心脱水机和增加1套末煤系统对选煤厂进行扩能改造。改造后,-0.251mm煤泥实现有效分选,提高了精煤产率,减小了浓缩机处理量,降低了煤泥水系统压力;提高了粗煤泥脱水效率,满足了产能提升要求和精煤产品的水分要求;提高了末煤系统处理量,确保整个分选系统的平稳运行;选煤厂年增加销售收入2256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