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溢流槽对定期冲洗式沉沙池沉淀效率的影响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在溢流堰上沿水流方向加设溢流槽对传统沉沙池进行了改进,以提高沉沙池的沉淀效率;从理论上分析了溢流槽对溢流堰水流吸出高度和出池水流含沙量的作用,并通过模型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加设溢流槽后,沉沙池的沉淀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溢流堰的出池水流平均含沙量最大降幅可达94.8%;最后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溢流槽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冲洗式沉沙池的设计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各种类型沉沙池及适用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沉沙池的首部加调流板、在溢流堰上沿水流方向设溢流槽、对冲沙廊道进行改进并设置辅助冲沙设施这3个方面对传统沉沙池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冲洗式沉沙池,并进行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这种新型冲洗式沉沙池可以大大提高沉沙池对悬移质泥沙 的沉淀效率,并有利于泥沙的排除。  相似文献   

3.
在进水口加设调流板、在溢流堰上沿水流方向设置溢流槽,从两个方面对传统平流式沉淀池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一种新型平流式沉淀池。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调流板和溢流槽对泥沙沉淀效果的影响,得出新型平流式沉淀池可以大大提高泥沙的沉淀效率,出池水流平均含沙量最大降幅可达94.8%,特别是对细颗粒泥沙的沉淀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汤骅  吴均 《人民长江》2011,42(3):103-106
一种新型矩形沉沙池已在新疆建设兵团大面积推广使用,这种沉沙池在进口增设了调流墙,在溢流堰上沿设置了溢流槽。从泥沙沉淀特性和经济性能两个方面对新型矩形沉沙池与传统沉沙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型矩形沉沙池的泥沙沉淀率比传统沉沙池提高了6%,出池含沙量由1.63 g/L降到了0.86 g/L,工程造价降低了20%左右,其泥沙处理效果和经济性更优,适宜在新疆地区农业节水灌溉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定期冲洗式沉沙池泥沙沉降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黄河东城提水工程首部的定期冲洗式沉沙池为研究对象,应用一维超饱和输沙法计算了泥沙的沉降历时,分析了泥沙恢复饱和系数、极限吸出高度、出池含沙量等泥沙沉降特性。结果表明:①泥沙恢复饱和系数随泥沙粒径的增大呈指数递减趋势,工作段上游泥沙恢复饱和系数随沉降历时呈指数递减趋势,工作段下游恢复饱和系数随沉降历时呈线性减小趋势;②随着沉沙池的运行,出池泥沙粒径逐渐变大,淤积泥沙粒径则逐渐变小;③在沉沙池运行期内,溢流堰极限吸出高度随沉降历时呈线性递减趋势;④溢流堰前分组含沙量参考点的相对水深均小于0.5;⑤在0~0.500 mm泥沙粒径范围内,出池平均含沙量参考点的相对水深与泥沙粒径呈对数递增。  相似文献   

6.
石桂萍 《人民黄河》2013,(7):31-33,36
以黄河东城提水工程首部的定期冲洗式沉沙池为研究对象,应用一维超饱和输沙法计算了泥沙的沉降历时,分析了泥沙恢复饱和系数、极限吸出高度、出池含沙量等泥沙沉降特性。结果表明:①泥沙恢复饱和系数随泥沙粒径的增大呈指数递减趋势,工作段上游泥沙恢复饱和系数随沉降历时呈指数递减趋势,工作段下游恢复饱和系数随沉降历时呈线性减小趋势;②随着沉沙池的运行,出池泥沙粒径逐渐变大,淤积泥沙粒径则逐渐变小;③在沉沙池运行期内,溢流堰极限吸出高度随沉降历时呈线性递减趋势;④溢流堰前分组含沙量参考点的相对水深均小于0.5;⑤在0~0.500 mm泥沙粒径范围内,出池平均含沙量参考点的相对水深与泥沙粒径呈对数递增。  相似文献   

7.
《人民黄河》2015,(7):113-116
圆中环沉沙排沙池是一种新型的二级泥沙处理设施。根据原有的与圆中环沉沙排沙池有关的基础理论和试验数据可知,环内泥沙沉降与环内流速成反比;因溢流堰越长,平均流速越小,故溢流堰长是圆中环沉沙排沙池有利于沉沙的重要原因。为减小环内平均流速,增加溢流堰长度,对原有的圆中环沉沙排沙池物理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将原有的光滑圆环溢流堰调整为迷宫堰,以增加溢流堰长度,减小环内水流流速,提高其沉沙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迷宫堰式溢流堰长是原堰长的1.48倍,流速减小,有利于环内泥沙沉降。  相似文献   

8.
沉沙池中调流板对水流调节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沉沙池是一种重要的泥沙处理工程设施,其作用是沉降含沙水流中有害粒径的泥沙。泥沙在沉沙池中沉降效果的好坏,与池内水流流场分布直接有关。为使沉沙池内水流流场分布更利于泥沙的沉降,对传统沉沙池进行了改进,在沉沙池工作段首部加设调流板来对人池水流进行调节,并用室内模型试验检验调节效果。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经过调流板调节后的水流流场分布更利于泥沙在沉沙池内的沉降,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定期冲洗式沉沙池溢流堰出池含沙量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利工程平流型定期冲洗式沉沙池,是利用溢流堰输送清水的沉沙池.沉沙池末段表层水通过溢流堰出池.大禹渡沉沙池实测资料表明,沉沙池内悬移质含沙量沿垂线分布基本符合劳斯公式分布规律,劳斯公式可用来计算沉沙池含沙量沿垂线分布.采用谢鉴衡修正悬浮指标公式对理论悬浮指标值Z<5部分进行修正,其结果与实测值比较吻合,Z≥5对含沙量计算影响甚微,可近似取Z1=Z.沉沙池溢流堰的极限吸出高度一般应通过试验来确定,在无试验资料的情况下,用式(6)计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位山灌区为例,采用模型试验法,对重力沉沙过滤池的泥沙运动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含沙量沿程呈"快速下降—缓慢稳态下降—回升"的变化特点,底层含沙量1/2水深处含沙量表层含沙量;溢流堰越长,含沙量脉动现象越明显,溢流堰长3m时的堰前含沙量最小;沉淀池越长,同一水深层面处的含沙量越小;当沉淀池长20m、溢流堰长3m时,沉降截沙效果最佳,此时粒径大于0.1mm的泥沙大部分沉积于沉淀池内;溢流堰可以向沉淀池方向稍微移动一定距离以防止旋流、回流再次搅动泥沙。研究成果对于灌区的沉沙过滤池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2017年2月7日,美国奥洛维尔大坝发生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失事事故,18.8万人紧急撤离。2018年1月,奥洛维尔大坝溢洪道事故独立调查组公布最终调查报告。此文介绍了报告的主要结论、失事主要原因及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14.
15.
当溢洪道出口段宣泄流量较小时,小洪水以贴壁流或跌水的形式下泄,将会对鼻坎底脚基础、两岸边墙基础产生淘刷,对鼻坎及边墙基础稳定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对某水库溢洪道现状分析,对挑流鼻坎起挑流量、渠底冲刷深度进行计算,探究适宜的工程措施。加固工程实施后能缓解溢洪道出口段两侧边墙基础冲刷问题,保证泄槽及挑流鼻坎的整体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6.
周勤  伍超  张湛 《东北水利水电》2006,24(5):49-52,59
由于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实际工程中修建了双弯曲溢洪道。针对这种特殊型式的溢洪道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模拟中采用网格的贴体坐标法对计算区域进行了离散,引入混合网格有效改善了计算的速度和精度。利用计算结果对双弯溢洪道水流过分集中于凹岸的问题进行了多方案优化,通过精心布置斜槛使得这种特殊溢洪道在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奥洛维尔水库溢洪道冲刷破坏经过,并从泄洪建筑物布置、基础处理、泄槽结构、掺气减蚀等设计方面与国内工程进行对比分析与反思,简述了奥洛维尔水库溢洪道设计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意见,可供类似工程的溢洪道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8.
A new kind of ski-jump-step spillway was reported. By means of the effects of the aeration basin, it supplies the sufficient aeration flow from the first step for stepped chutes, especially for large unit discharge. The physical model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spillway makes a far better hydraulic performance as regards energy dissipation and cavitation damage protection than the current and conventional stepped spillways, and the unit discharge can be enlarged from about 50 m3/s-60 m3/s·m to 118 m3/s·m in order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width of the spillways.  相似文献   

19.
2017年2月,美国奥洛维尔大坝溢洪道发生泄洪冲刷破坏事故,根据事故起因及过程的相关报道,从安全定检、水文气象变化、民众参与等方面介绍奥洛维尔大坝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关反思和分析。另外,结合奥洛维尔应急过程强调了恶劣或极端条件下大坝安全监控设施的重要性,并从大坝安全管理方面分析该事故,为国内同行提供参考,以期提高我国的大坝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东风水电站溢洪道泄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风水电站溢洪道为明流滑雪式溢洪道.为避免产生负压和气蚀破坏采取了收缩式边墙,设置大挑坎掺气槽、贴角鼻坎等先进的消能、抗蚀、防冲措施.该文对此溢洪道的现场测试资料进行了全面分析,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气孔及掺气槽的设置起到了保护渥奇段和反弧段的作用;贴角鼻坎解决了下游冲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