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介绍了Outlast粘胶型调温纤维、羊绒及木棉纤维的不同性能特点,利用纺棉环锭纺设备纺制调温纤维/羊绒/木棉混纺柔软型空调纱,通过对原料进行合理充分的预处理,改善其可纺性能,优选工艺配置,加强温湿度调节和各工序的生产管理,生产的调温纤维/羊绒/木棉60/20/20混纺柔软型9.8tex(60S)空调纱,成纱质量满足后道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选用大豆蛋白纤维与粘胶基甲壳素纤维进行混纺的性能特点,通过各工序工艺参数的优选和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研发生产出"大豆蛋白/粘胶基甲壳素纤维混纺保健纱"质量优良,备受市场青睐.  相似文献   

3.
18.2tex桑皮纤维/粘胶基甲壳素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18.2tex桑皮纤维/粘胶基甲壳素纤维50/50混纺保健纱开发的工艺要点。通过分析桑皮纤维和粘胶基甲壳素纤维的物理性能特点,选择适当的纤维混合方案,并制定了纺纱工艺流程,进行了工艺参数的设计和优选,纱线具有护肤、抗菌等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4.
探讨铜氨纤维竹浆纤维混纺纱较佳的工艺配置。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铜氨纤维/竹浆纤维混纺纱的粗纱捻系数、细纱后区牵伸倍数和细纱捻系数等3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并测试分析了成纱性能指标。分析了影响成纱强度、成纱毛羽、纱线条干均匀度等指标的主要因素。试验分析表明:粗纱捻系数98、细纱捻系数380和细纱后区牵伸1.2倍时,纺纱质量较佳。认为:试验的3项工艺参数对铜氨纤维竹浆纤维混纺纱成纱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为提高成纱质量,粗纱和细纱捻系数应偏大掌握,细纱后区牵伸倍数适中设置。  相似文献   

5.
探讨特细号竹浆纤维混纺纱的纺纱工艺。根据成纱质量要求,选择纤维细度较细的原料,针对竹浆纤维的性能特点,制定纺纱工艺,优选纺专器材。各工序采取低速工艺,合理选择粗纱定量及捻系数、适宜的钢丝圈质量及更换周期,络筒工序控制好长细节参数等,最终成功纺制出竹浆纤维/棉60/40 4.9 tex赛络纱,其质量满足了喷气织造用纱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竹浆纤维与Coolmax涤纶纤维的性能特点,通过制定合理的混纺纱工艺配置及工艺参数,可以实现竹、棉、Coolmax三组分混纺纱在棉型纺织设备上加工的目的,并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的关键技术措施,为竹浆纤维三组分混纺纱线加工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竹浆纤维/精梳棉/大豆蛋白纤维赛络纱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竹浆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特点,以及两种新型纤维与精梳棉混纺采用的赛络纺纱工艺,采用赛络纺工艺后提高了成纱强力,减少了毛羽,文中重点指出了各工序采取的工艺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分别介绍了竹浆纤维和丝光羊毛纤维的基本性能,采用竹浆纤维、丝光羊毛纤维分别按照混纺比为30/70、35/65、50/50、65/35、70/30成功开发出7.28 tex×2环锭纱。同时,针对2种纤维的规格参数和性能特点,设计合理的工艺路线及各工序的工艺参数。通过对混纺纱强力、伸长率、耐磨性及毛羽的测试,结果表明:竹浆纤维和丝光羊毛混纺具有可纺性,所设计的工艺路线及参数合理,纱线性能优良。随着竹浆纤维含量增大,纱线强力及伸长率随之增大,当丝光羊毛含量大于50%时,耐磨次数显著增加且毛羽量减少,测试结果可供纺织厂参考。  相似文献   

9.
分别介绍了竹浆纤维和丝光羊毛纤维的基本性能,采用竹浆纤维、丝光羊毛纤维分别按照混纺比为30/70、35/65、50/50、65/35、70/30成功开发出7.28 tex×2环锭纱。同时,针对2种纤维的规格参数和性能特点,设计合理的工艺路线及各工序的工艺参数。通过对混纺纱强力、伸长率、耐磨性及毛羽的测试,结果表明:竹浆纤维和丝光羊毛混纺具有可纺性,所设计的工艺路线及参数合理,纱线性能优良。随着竹浆纤维含量增大,纱线强力及伸长率随之增大,当丝光羊毛含量大于50%时,耐磨次数显著增加且毛羽量减少,测试结果可供纺织厂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环锭纺设备上开发竹浆纤维与棉混纺特粗支纱系列产品,介绍了竹浆纤维的性能及纺纱工艺特点,特粗支纱在各工序的定量,罗拉握持距大小、前后区牵伸分配,细纱机型的选择、设备维护保养方法。认为纺竹浆纤维要控制好车间温湿度,以增强其可纺性能,特粗号纱加大罗拉握持距,选择钢材质齿轮的细纱机可以纺制出高质量的环锭纺特粗支纱。  相似文献   

11.
赵博 《国际纺织导报》2013,(10):23-24,26-28
为纺制性能良好的珍珠纤维/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棉混纺纱,提高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的可纺性,通过对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进行预处理,采用混条工艺,并在各工序采取了一系列工艺技术措施,提高了纤维的可纺性,改善了半制品和成纱质量,生产的珍珠纤维/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棉混纺纱满足了产品质量的要求。根据工艺试验和测试,就3种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珍珠纤维/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棉混纺纱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发圣麻纤维和竹纤维混纺纱,介绍了圣麻纤维和竹纤维的性能特点,结合生产实践,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影响纱线质量的一些因素,分别采用了新的技术措施,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所采取的有效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各项品质指标均已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塑料光纤易从织物中滑脱的问题,以27.8 tex塑料光纤作为芯丝、不同线密度的锦纶丝作为外包丝,制备4种锦纶/塑料光纤包覆纱,分析锦纶/塑料光纤包覆纱的拉伸性能、耐磨性能及透光性能。结果表明:包覆工艺未对塑料光纤表面造成影响;随着外包锦纶丝线密度的增加,锦纶/塑料光纤包覆纱的断裂强力逐渐增大,断裂伸长率基本稳定在26.26%~31.72%。锦纶(15.6 tex)/塑料光纤包覆纱的拉伸性能和耐磨性能最好。锦纶/塑料光纤包覆纱的透明度随外包锦纶丝线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锦纶(4.4 tex)/塑料光纤包覆纱的透光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新型原料牛奶蛋白纤维、竹浆纤维和棉开发了牛奶/竹/棉30/40/30混纺针织纱,产品具备了。尊纤维的特点,外观及服用性能好。介绍了牛奶蛋白纤维和竹浆纤维的性能特点,制定了混和方法、纺纱工艺流程及各工序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毛型竹浆纤维、苎麻长纤维的原材料性能特点,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了2种纤维的混纺实践,依据混纺纱的成纱质量及各项指标提出了织物的织造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生产出具有较好特性的家用织物样品.经调研,毛型竹浆纤维与苎麻长纤维的混纺织物具有实际用途与一定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圣麻纤维和细旦涤纶纤维的特点,针对圣麻纤维和细旦涤纶纤维的性能,分析纺纱工艺等因素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圣麻/细旦涤纶/棉纤维混纺纱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竹纤维与苎麻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竹纤维的性能特点,结合生产实践,通过工艺试验,分析和探讨了竹纤维与苎麻混纺纱的一些工艺参数,为提高混纺纱产品质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竹纤维与棉混纺高支纱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竹纤维的性能特点.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影响纱线质量的一些因素.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所采取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竹浆纤维/棉/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锈钢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耐蚀、耐高温等特性,其织物具有良好的防磁、防辐射、防静电等特性,可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医疗、通讯等领域.文章以29.5 tex 40/40/20竹浆纤维/精梳棉/不锈钢纤维混纺纱为例,介绍了纺纱各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及采取的技术措施.竹浆纤维和棉纤维分别成条,再与不锈钢纤维条混,针对不锈钢纤维特性在并条工序采取了合理措施,成功开发生产了具有功能性且质量稳定的竹浆纤维/棉/不锈钢纤维混纺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