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若处于量热计中的反应室所产生的热量未能被完全测量,则会在用氮气作为标定气体,测量氢(氘)气与材料之间的反应热时,就会因标定和触发实验中所使用气体的导热系数的差异,测量到错误的过剩热功率.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加,这种"过热"功率也会随之增大.通过使用稳定的热流式(塞贝克)量热计来讨论这种测量误差,并提出了减少误差的方法.同时对Rossi专利内容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单水浴法量热实验装置,提出了对量热装置参数及待测材料的定压比热容、固-液相变焓进行标定及测量的计算方程和实验方法.通过实验对量热装置的热容、搅拌功和散热量进行了标定,对铜和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定压比热容,以及冰的固-液相变焓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量热计及测试方法可在常温范围内精确测量材料的热物理性质.此研究可以为新型相变储能材料的定压比热容、固-液相变焓提供快速而精确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套绝热式水浴量热计,用于对蓄能材料的比热容和相变潜热进行测量.提出了标定量热计热容、散热量和搅拌器功率等参数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对这些参数进行了标定.使用量热计对水和铜在3个温度下的比热容,以及冰和石蜡的相变潜热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与这些参数的参考值很好地吻合.绝热式水浴量热计可以方便而准确地对蓄能材料的性能参数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4.
用滴定微量量热法研究了伯胺N1923萃取柠檬酸的过程,测定了萃取体系在不同温度时的热功率-时间曲线,确定了萃取过程的反应热。按照化学平衡原理,利用反应热和萃取平衡常数,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函数△rHm^σ,△Hm^σ,△rSm^σ。  相似文献   

5.
用滴定微量量热法研究了伯胺N192 3萃取柠檬酸的过程 ,测定了萃取体系在不同温度时的热功率 -时间曲线 ,确定了萃取过程的反应热。按照化学平衡原理 ,利用反应热和萃取平衡常数 ,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函数ΔrHσm,ΔrGσm,ΔrSσm  相似文献   

6.
补偿式量热计在热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DDC-Ⅱ型补偿式数字式精密量热系统及原理和对系统的标定。报道了用该量热计对无限稀的酸和碱反应过程的微反应热的自动测定,为热化学反应过程中微热效应的测定和该量热计的拓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用滴定微量量热法研究了伯胺 N192 3萃取磷酸的过程 ,测定了萃取体系在不同温度时的热功率 -时间曲线 ,确定了萃取过程的反应热。按照化学热力学平衡原理 ,利用反应热和萃取平衡常数 ,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函数 Δr Hσm,Δr Gσm,Δr Sσm。  相似文献   

8.
建立办公室的CFD模型,以雷诺平均方程和k-ε两方程紊流模型为基础,应用Monte Carlo法,考虑太阳辐射产生附加热流的影响,研究了室内速度分布、温度场、PMV值及PM2.5浓度场。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表明:该仿真模型能准确计算室内热环境,散流器送风不合理,风速分布不均,导致PMV值偏大,人体会感觉较热,需要进一步优化送风口的风速或开度大小;室内温度均值在26.15 ℃,上下浮动不超过±2 ℃,温度分布均匀,但电脑、人体和荧光灯散热对其附近温度场分布有影响;PM2.5含量为良,室内物品表面细微颗粒对PM2.5的浓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在等温条件下对E-51/(9,9-双(4-氨基苯基)芴(BPF)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符合自催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应用自催化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采用多元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得到自催化方程中的所有动力学参数,且活化能为63.75 k...  相似文献   

10.
供冷参数的不同组合会导致置换通风与辐射冷板复合空调室内热湿环境及系统运行费用的不同.因此,选取合适的送风和冷板组合供冷参数对复合空调系统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针对采用复合空调系统的办公室的室内温、湿度及速度场进行了CFD仿真,揭示了送风温度、相对湿度及速度、冷板表面温度及冷板与天花板面积比等参数变化对室内热湿环境及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给出了通风系统与冷顶板供冷量随各参数的变化情况.按正交试验设计法安排了5因素5水平模拟试验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各供冷参数与热舒适性指标PMV的相关性,提出了使室内热环境和通风效率最佳的组合供冷参数.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热声振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在具有偏置温差的热声核声通道中熵波和振荡流体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热声效应—热声自激振荡或热声泵热.热声效应在热声热机(制冷机)、热声空调、混合物分离、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回顾了热声理论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热声网络模型、参数激励机理、特征时间研究、热力学优化、格子气模拟以及非线性热声理论等方面的一些最新成果.重点介绍了辛群在热声网络中的应用.系统中等温流体管道内工质运动的传输矩阵为辛矩阵,而存在温度梯度的热声回热器中气体工质微团的传输矩阵可以通过变量代换,将传输矩阵转换为辛矩阵,使整个热声系统网络传输都可用辛矩阵传输来表示.对热声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2.
GMAW焊接熔滴热焓量分布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熔滴的过渡过程及其与熔池的相互作用,提出了GMAW(熔化剂气体电弧焊)熔滴热焓量在熔池中的分布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焊接规范,热焓量分布,焊件温度场的相互影响,焊接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给出的熔滴热焓量分布模型更符合实际,明显提高了温度场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3.
结合滚子轴承的拟静力学模型和轴承摩擦生热模型,计算得出滚子轴承各部分的生成热。采用有限差分法将轴承系统的温度节点进行离散化处理,得到热平衡方程组,对滚子轴承传热及温度分布进行计算,并编制轴承生成热分析软件。对某一型号轴承在不同转速、载荷条件下的生成热进行计算,得出了转速及载荷对轴承生成热和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滚子与轴承外圈滚道之间的摩擦生热量最大,随着径向载荷的增加,轴承打滑现象减轻,会减小轴承的功率损失;轴承因温度过高而失效的部分通常为内圈滚道表面。  相似文献   

14.
煤炭自燃特性研究的加速量热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加速量热法研究煤炭自燃特性,所用煤样量少、实验时间短,可得到煤炭的初始自加热温度、煤炭升温曲线和耗氧曲线。进行了煤炭自燃过程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建立了煤氧化反应的活化能计算方法,得到了试验煤样在缓慢氧化阶段和激烈氧化阶段的活化能数据。  相似文献   

15.
以平流层飞艇为研究对象,建立飞艇热特性模型并分析主要的热影响因素. 通过有限拆分法,建立完整的平流层飞艇热特性模型. 为了使建立的热模型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飞艇,将其外形建模和表面离散化处理,分别采用分布参数法和集总参数法,对蒙皮单元和内部填充气体进行热特性数值计算. 通过相关试验数据对建立的模型及其求解方法的可靠有效性进行验证. 分别计算8种不同热影响因素作用下飞艇表面蒙皮温度及内部填充气体温度的变化,对每种因素的影响规律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得到飞艇热特性的主要敏感因素及不敏感因素,归纳出飞艇蒙皮出现极值温度的条件. 比较不同热源对飞艇热特性的影响和规律,给出飞艇热特性模型中的可简化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在磁芯损耗测量中量热法通常用于验证电气测量方法的精度。在比对量热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损耗预测和温度跟踪功能的量热测量法,并详细分析了测量原理、误差来源和影响因素,采用隔热容器、搅拌器、温度采集卡、功率采集卡和继电器开发了小损耗元件自动测量装置,同时通过LabVIEW对温度、电压和电流参数进行处理,构建人机互动界面,最后通过测量高精度电阻的直流功率验证了测量装置的误差在3%以内。实验表明,开发的测量装置可以根据损耗的大小自动调整跟踪过程,提高了测量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传统绝热加速量热仪反应检测效率低、反应判断灵敏度不高、绝热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差示功率补偿绝热扫描量热方法. 在实验样品分解反应的激发阶段,用扫描模式匀速升温,并采用基于扫描基线的两通道补偿功率差、温差和样品温升速率3种动态反应检测方法并行进行检测,以适应复杂工况的反应环境,提高反应检测效率和灵敏度;当判断发生反应后,结合差示功率补偿控制和基于恒温基线的动态绝热追踪,使样品实现接近理想的绝热反应过程. 以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绝热加速量热方法相比,差示功率补偿绝热扫描量热方法在0.3~0.7 ℃/min的扫描速率范围内,能明显提高反应检测效率和灵敏度,并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热分解特性参数和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8.
为回收工业废气中的PH3并资源化,通过容积法对比了2种活性炭在25℃下对PH3的饱和吸附容量,研究了不同温度下PH3气体在AC1上的等温吸附行为,利用Boehm滴定法测试了2种活性炭的表面酸性基团。结果表明,含酸性基团较多的AC1更有利于PH3的吸附,在实验条件范围内25℃、40℃、55℃、70℃下PH3在AC1上的饱和吸附容量分别为4.247 mg/g,2.750 mg/g,2.088 mg/g和1.527 mg/g。由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而得的等量吸附热很好地预测了各实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PH3气体在AC1上的等量吸附热随吸附量的增大而减小,表明AC1表面能量的不均匀性。在实验条件下,PH3的等量吸附热小于30 kJ/mol,过程为物理吸附,便于PH3气体的解吸。  相似文献   

19.
杂质对有机过氧化物自加速分解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绝热量热法获得有机过氧化物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分析了它们的分解反应特征,并得出自加速分解温度。同时研究了有机过氧化物相互混合以及杂质对有机过氧化物分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值与文献值相吻合,所采用的实验和计算方法安全、可靠。有机过氧化物在相互混合时,混合物的自加速分解温度接近于自加速分解温度较低的物质;正丁醇、正丁醛等杂质可以促进有机过氧化物的分解反应,使其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热分解,导致自加速分解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热声振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在具有偏置温差的热声核声通道中熵波和振荡流体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热声效应一热声自激振荡或热声泵热.热声效应在热声热机(制冷机)、热声空调、混合物分离、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具有十分诱人的应用前景.回顾了热声理论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热声网络模型、参数激励机理、特征时间研究、热力学优化、格子气模拟以及非线性热声理论等方面的一些最新成果.重点介绍了辛群在热声网络中的应用.系统中等温流体管道内工质运动的传输矩阵为辛矩阵,而存在温度梯度的热声回热器中气体工质微团的传输矩阵可以通过变量代换,将传输矩阵转换为辛矩阵,使整个热声系统网络传输都可用辛矩阵传输来表示.对热声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