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根据湖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城乡居住建筑的热环境状况,提出了利用被动式太阳能改善该地区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探讨了居住建筑的朝向、体型、墙体、窗户、阳光间等方面的太阳能利用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论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太阳能在建筑上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和提出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3.
根据湖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小城镇居住建筑的热环境状况,探讨了居住建筑的朝向、体型、墙体、窗户、阳光间等方面的太阳能利用设计策略,同时给出了太阳能设计改造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建筑生物气候图可以用于分析气候资源,帮助设计师在建筑设计初期快速形成整体的概念,以提高节能设计效率。现有建筑生物气候图在确定人体热舒适区时对人体热适应性差异考虑不充分,且内置的建筑模型与我国未来新增建筑类型不相符。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定义了不同气候特征下人体热舒适区的确定方法,梳理出我国典型居住建筑房间模型,在此基础上修正了基于建筑生物气候分析图的建筑设计太阳能采暖潜力计算方法。并系统的提出了考虑"供""需"关系的建筑生物气候分析方法,为我国太阳能采暖潜力计算提供依据。利用该方法计算了我国5个城市的冬半年太阳能采暖潜力,结果显示拉萨冬半年均有采暖需求,同时有最高的太阳能采暖潜力(80.7%),在设计时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利用太阳能进行采暖,而其他地区应根据不同需求与节能设计策略潜力确定适宜的设计模式。提出的太阳能采暖潜力分析方法为我国建筑节能设计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5,(12)
现阶段,我国主要以住宅小区以及高层建筑为主要居住形式。本文围绕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多个方面,进行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从城市高层住宅对太阳能的有效利用以及建筑单体设计与太阳能利用以及热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整合设计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统性设计方法。本文研究结果大大有利于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开发以及利用,推广以及规范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各界都开始注重能耗问题,建筑行业也开始建设节能居住建筑,在建筑施工中利用太阳能采暖技术,可以达到显著的应用效果。论文分析了节能居住建筑应用太阳能采暖实践,提升了太阳能采暖技术的实用性,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太阳能利用在国内外建筑行业中的应用现状,指出我国建筑行业太阳能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必要性,并对一体化设计的多种途径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作为绿色能源行业的太阳能与建筑是密不可分的,为实现"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作出了巨大贡献.太阳能与建筑结合创造的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健康居住环境,可以让家庭生活更自然更环保,对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建造大量无法满足现在保温要求的居住建筑,本文以寒地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研究既有居住建筑在节能改造过程中如何应用太阳能技术,通过对国内外太阳能资源的应用工程实例的分析,结合我国现阶段国情,提出可行性的太阳能应用节能改造的技术实践。同时推动太阳能生态能源在既有居住建筑改造的普及性,对寒地地区与太阳能应用有关的实际工程改造项目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郄昭昭 《山西建筑》2007,33(9):230-231
针对我国目前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利用现状,提出了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及相关建议,阐述了太阳能集热器在建筑中的一体化应用情况,以加快太阳能与建筑结合应用技术开发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在高层住宅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的初始阶段,建筑师就需考虑集热器与建筑的有效结合,既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又满足建筑美学要求。鉴于上述要求,提出一种折线双坡不对称集热屋顶设计思路,供建筑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浅谈太阳能建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阐述了太阳能建筑的定义,分析了太阳能建筑的理念,探讨了太阳能建筑在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强调了在太阳能建筑推广中应综合考虑的因素,以更好地发展太阳能建筑。  相似文献   

13.
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太阳能一体化技术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太阳能热水工程使用状况的调查,从适用性的角度,分析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太阳能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问题,提出住宅建筑太阳能整合设计的可操作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生态住宅中的太阳能利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叶宇丰 《山西建筑》2007,33(21):270-271
从太阳能通风结构、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采暖系统和太阳能空调系统四方面介绍了生态建筑的太阳能利用技术,阐述了太阳能热水板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生态住宅中的应用,体现了生态建筑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而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李睿  张莹 《山西建筑》2012,(23):141-142
对太阳能热水系统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从理论分析角度讨论了设有集中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的最适宜楼层数,并提出了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置应该与建筑方案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实地调研甘孜州康定民居室内热环境发现,在当地严寒气候条件下,由于民居被动式设计的缺失,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室内热环境极不理想。结合甘孜地区气候条件,利用weathertool分析当地气象数据,基于焓湿图明确适应当地的被动式设计策略范围,并定量分析各设计策略在每月的有效时间比。结果显示,被动式太阳能和建筑蓄热年综合有效时间比分别达到了21.3%、20.8%,为最适宜于当地的被动式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地民居设计被动式设计要点,以期为当地的民居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北方寒冷地区居住区太阳能资源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敏 《山西建筑》2010,36(19):237-238
首先对北方寒冷地区城市居住小区的太阳能资源进行了研究,得出该地区居住小区有较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据此,对北方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利用太阳能的形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从而推进太阳能在住宅中利用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into the various aspects of solar architecture has developed some new and interesting feature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e system component-efficiency needs to be re-examined. If the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more effective parts then a new integrated structure can cope with increased system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Glass structural components have therefore been subjected to 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me and the Hungarian Glass Works have agreed to produce line lenses—a special type of optical glass body—which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tructure of the building. This new glass product behaves like a concentrating solar collector and multiplies the thermal gain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energy collector.

The system can meet a variety of demands for hot water, including commercial, residential and industrial uses as well as in agriculture.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举成  谭兴霞 《山西建筑》2009,35(2):239-240
从利用太阳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进行论述,对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形式,达到了利用太阳能实现建筑节能的效果,指出太阳能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