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现代电子技术》2019,(7):74-78
在存在色度与亮度差异性的条件下,彩色人脸的识别准确度不高,为了提高彩色人脸的识别性能,提出基于色度与亮度特征相融合的彩色人脸识别算法。对采集的原始彩色人脸图像进行色度均衡处理,采用特征提取方法进行人脸的关键特征点定位,提取人脸图像的色度和亮度特征。对提取的特征量根据眼睛和眉毛等关键点的差异性进行信息融合,对提取的眼部区域色度信息进行二值化分离和信息增强处理,提高对彩色人脸图像的特征识别能力,实现彩色人脸识别算法的改进设计。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彩色人脸识别的准确识别率较高,抗色度和亮度的局部干扰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
翟懿奎  甘俊英  李景文 《信号处理》2011,27(11):1762-1768
遮挡条件下的鲁棒人脸识别,目前在人脸识别领域逐渐被重视,被认为是难点问题之一. 本文利用稀疏表示理论满足人眼视觉特性及神经信息有效表达,且跟人脸固有特征具有的自然性是相吻合的特点,研究了彩色人脸图像色度信息有效融合策略,采用同伦算法解决稀疏表示模型中的l1范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彩色信息融合和同伦算法的遮挡鲁棒人脸识别算法. 在AR数据库中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灰度转换方法人脸识别方法及SRC算法相比,本文所提基于同伦算法的稀疏表示人脸识别,具有很高的计算效率,而且有效融合了彩色信息,显著提高了在遮挡及非遮挡情况下人脸识别的效率及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基于DirectShow的人脸快速检测系统的实现.首先利用DirectShow获得需要处理的视频帧,构造了皮肤颜色模型,对待测图像中肤色区域进行分割,检测出疑似人脸区域,并计算出该区域相对干皮肤的马氏距离图:根据马氏距离图寻找特征脸子空间,构造出BP神经网络;以马氏距离图在各特征脸子空间的投影系数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计算检测出的区域是否是人脸图像.实验证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晓华  张宏 《信息技术》2008,32(2):91-93
提出了基于图像隶属度的主分量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形成低频小波子图,然后用主分量分析法构造特征脸子空间.计算训练样本和待测样本在人脸特征空间中的投影向量间的距离.引入图像隶属函数,作为识别分类器进行人脸识别.针对ORL人脸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GFP图像与相衬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绿色荧光蛋白(GFP)图像和相衬图像两种源图像之间相似性较低、融合时通常面对高频灰度结构信息与低频彩色分子分布信息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色度、亮度、饱和度(HIS)框架下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分层图像融合方法,对变换后逼近子图、最外层细节子图与其余细节子图分别采取不同的融合策略,以区域一致性测度(RCM)准则自适应调整两种图像之间的权重。对来自约翰英纳中心数据库的117组拟南芥细胞图像进行的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有效保留源图像中的细节信息,提高了融合图像的信息利用率和可视性,在视觉效果和融合评价指标上均较其他算法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6.
马振  刘凤连  汪日伟 《光电子.激光》2019,30(12):1309-1316
针对目前单样本人脸识别率不高这一问题,本文 提出一种基于子模式下的分层LBP和 金字塔模式HOG特征相融合的单样本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针对人脸不同部位对人脸识别所 做贡献的程度,先通过已有人脸不同部位的分类器将人脸不同器官提取出来并以此为基准将 其分为不同的子图像。然后针对LBP描述子提取的纹理特征数量较少且不能很好的描述图像 边缘和方向信息等问题,将分层LBP与金字塔不同层级的HOG特征相融合的方法作用在每一个 子图像上,得到每一个子图像的融合特征向量,计算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对应的每一个子图 像的融合特征的欧氏距离并且乘上预先设定的该子图像对应的权重参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得 到最终的欧氏距离,通过阈值判断该人脸所属id。最后通过在ORL人脸库上进行实验,结果 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比现有单样本人脸识别方法识别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王颖  张薇 《电视技术》2018,(7):20-24
针对人脸图像系统介绍了基于复杂背景下人脸图像识别算法的应用,针对人脸识别问题,研究信息融合在人脸识别方法中的应用.本研究工作通过改进的LBP模式进行人脸识别,把彩色图像与人体生理特征结合到一起进行分析,给出了改进LBP算法公式,通过LBP算法公式计算出权重值,达到了提高人脸识别鲁棒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传统独立元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用于人脸识别首先是将人脸图像矩阵转换成向量求白化矩阵,然后利用快速固定点算法求分离矩阵,获得人脸图像独立基子空间,从而实现人脸识别.二维主元分析(Two-dimensional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2DPCA)无须将人脸图像矩阵转换成向量,直接利用二维人脸图像矩阵求协方差矩阵,其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得到简化.本文结合2DPCA与ICA算法的特点,提出2DPCA-ICA人脸识别算法.该方法通过2DPCA算法计算白化矩阵;接着利用ICA算法获得人脸图像的独立元;然后构造独立基子空间;最后依据测试样本在独立基子空间上的投影特征实现人脸识别.基于ORL与Yale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2DPCA-ICA算法正确识别率与识别效率均高于PCA-ICA算法与2DPCA算法,是一种有效的人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岩红 《电视技术》2012,36(11):111-113
PCA算法提供了一个高维和低维间的线性变换矩阵,这个变换矩阵可以通过求取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向量获得。特征值较大的特征向量反映人脸最大差异性;根据脸部固定结构特点构造人脸平均模板,利用模板匹配来检测图像中的人脸,计算待测图像与特征空间的距离进一步判别是否是数据库中人脸。实验表明,PCA算法在视频监控系统的人脸识别中可以很好地实现人脸特征提取和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从Gabor滤波后的图像中提取简单有效、区分力强的人脸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可变长起主导作用特征(VLDF)的人脸识别算法.即首先人脸图像与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Gabor滤波器进行卷积运算,然后利用局部二元模式(LBP)算子提取滤波输出的纹理特征,并根据纹理特征的统计分布规律,采用数量可变的起主导作用的纹理模式作为人脸的VLDF特征.最后构造了VLDF人脸特征之间距离的计算方法.该算法具有较小的特征向量维数和高的rank-1识别率.在FERET人脸数据库上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which utilizes color, local symmetry and geometry information of human face based on various models. The algorithm first detects most likely face regions or ROIs (Region-Of-Interest) from the image using face color model and face outline model, produces a face color similarity map. Then it performs local symmetry detection within these ROIs to obtain a local symmetry similarity map. The two maps and local similarity map are fused to obtain potential facial feature points. Finally similarity matching is performed to identify faces between the fusion map and face geometry model under affine transformation. The output results are the detected faces with confidence valu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its validity and robustness to identify faces under certain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12.
杜兴  张荣庆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43(12):4192-4197
基于纹理特征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然而纹理特征依赖于图像的高频细节信息,当图像出现模糊时,单纯利用纹理特征的识别方法的识别精度会急剧下降。为了克服纹理特征的在模糊人脸识别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色彩特征和纹理特征融合的识别方法。首先参照人类的对立色感知机制提取人脸的色彩特征;然后,将该色彩特征和纹理特征分别用于识别分类;最后,将二者的识别相似度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识别结果。该色彩特征描述了图像的低频信息,其对图像模糊不敏感,并且与描述图像高频信息的纹理特征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在FERET 和AR 人脸库上的实验表明,融合色彩特征和纹理特征有效地提高了模糊人脸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3.
在对整幅图像色彩传递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区域的人脸彩色传递法。首先利用改进的主动形状模型(ASM)方法定位人脸特征点,进而利用区域生长法确定人脸区域。在将参考图像和目标图像(彩色或灰度图)转换到去相关的对立色空间(lαβ颜色空间)后,对于彩色目标图像,分别调整肤色区域图各通道的均值和标准差;对于灰度目标图像,用亮度邻域统计量匹配的方法在参考图像中选取匹配点,并将匹配点的颜色赋值给目标图像中的对应点。最后,把传递结果转换到RGB颜色空间显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传递肤色,形成自然逼真的彩色人脸图像。  相似文献   

14.
在深入的对频谱脸法和Fisherface方法进行研究后,综合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脸和Fisher-face的人脸识别新方法。频谱脸方法主要是采用二维小波变换和傅立叶变换。因为人脸图像的低频部分对人脸的表情变化是不敏感的,所以对人脸图像使用二维小波变换,提取人脸图像的低频部分。对人脸图像的低频部分使用傅立叶变换,从而获得原人像的一个低维空间的表达。但是频谱脸特征维数仍然较高,所以在频谱脸法的基础上继续提取人脸频谱图像的Fisherface特征,降低特征的维数,提高识别效率。利用人脸面部构造产生的灰度特性提取眼睛,利用嘴唇的色度特征分割出嘴巴,进而根据眼睛和嘴巴构成三角形模板的特性,精确定位人脸在图像中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结合肤色和面部特征的算法,能够对人脸进行较快速、准确的定位,而且结果比较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一种身份鉴别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中,采集数据的预处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以人脸识别为例,介绍了一种在复杂背景的彩色图像中,基于颜色和知识的生物特征预处理方法。首先利用颜色信息从图像中分割出类肤色区域,然后运用人脸几何特征和眼睛的提取定位人脸。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较为准确地定位彩色图像中的正面或小角度偏转的人脸,具有较快的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   

16.
人脸显性特征的融合构造方法及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飞  苏剑波 《电子学报》2012,40(3):466-471
 目前的人脸识别研究中,面部几何特征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本文阐述了几何特征对于人脸识别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提取面部几何特征的新方法;通过融合几何信息和纹理信息构造出一种面部显性特征,并给出了相应的人脸识别方法.这种新的人脸识别方法相对于基于统计学习的子空间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可作为后者的有益补充.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人脸表示特征及识别方法对人脸表情变化和环境光照变化均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图像特征检测和马氏距离中的数据融合与置信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单源图像的模式特征检测中应用数据融合,用统计方法对同一特征的多算法结果进行融合,论证算法的合理性和融合结果的有效性,定义融合数据的置信度以反映其可靠程度。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包含置信度的马氏距离度量公式。以人脸检索及其中的眼角检测为例,进行了多算法结果的融合并讨论其置信度,说明该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降低模式分类时错误检测参数的不利影响,提高模式识别率。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RGB颜色空间和随机矩形区域的显著性检测方法.该方法以R、G、B作为图像特征,然后随机产生不同位置和大小的矩形区域,并统计每个矩形区域内各像素特征值与该区域的特征均值之间的距离,再综合所有矩形区域和所有特征得到最终的显著图.因不需进行颜色空间转换,可大幅减少计算时间;同时,RGB颜色空间三通道的亮度变化比较一致,使得在特征融合时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特征的信息,因而取得了更好的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快速、更有效地检测出图像中的显著性区域.  相似文献   

19.
图案织物的疵点检测是织物瑕疵自动化检测的难 点,论文提出以均值hash特征描述子表示图案织 物的均值hash特征和灰度特征,实现了图案织物的疵点检测。首先,基于图案织物的周期性 ,构建了无疵 点织物的均值hash特征词典;然后,提取测试织物图像块中的均值hash特征和灰度特征;通 过图像块的 均值hash特征与词典进行匹配,利用汉明距离表示差异度,获得了结构显著图;将图像块的 灰度特征与全 局灰度平均值比较,得到灰度显著图;最后,融合显著图,定位了缺陷位置。大量图案织物 的实验结果表 明,均值hash特征描述子能有效地表示周期性图案织物的结构特征,算法结合灰度特征,提 高了织物疵点检测的成功率,并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