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新闻线Ernaehrungsdiens报道,在捷克共和国农民种植的转基因玉米的数量从去年的1290公顷增加到超过5000公顷。转基因玉米占全国玉米种植总量的2%。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3,(4):277
孟山都公司计划下一个种植季在巴西推出新型抗蠕虫转基因大豆种子。但公司称产品能否成功上市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中国政府是否批准这种转基因产品。据孟山都称,这种叫作Intacta RR2 Pro的转基因大豆种子是公司专为南美地区农民增加产量而量身定做的第一款转基因种子。以目前巴西大豆的种植面积加上这款种子的使用,巴西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大豆生产国。  相似文献   

3.
Markin市场研究公司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西班牙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农户中,有90%的农户希望种植既能耐除草剂又能抗虫的堆积性状转基因玉米。西班牙生物技术协会Antama基金的研究报告也显示,上一年种植孟山都公司MON810抗虫玉米的农民中,有95%的农民表示将会继续种植,其余5%的农户还没有决定是否继续种植。在那些被调查的种植Bt转基因玉米的农户中,81%的人对他们种植的作物表示非常满意,17%的人表示相当满意,并且没有人在销售他们的产品  相似文献   

4.
《农药》2014,(5)
<正>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近出版的一份报告指出,未来干旱气候会继续加剧,全球变暖对马铃薯、玉米和小麦等作物将会产生威胁。进而造成经济增长变缓,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局面,甚至某些地区会出现饥荒。在这种情形下,联合国的一份文件强调了重新讨论转基因作物问题在全球粮食生产方面的重要性。巴西玉米种植户协会(Abramilho)的会长Alysson Paolinelli表示:"毫无疑问,农民应该使用这项技术,用更少的成本去生产更多更好的产品。种植转基因品种意味着在更少的土地上,用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产出,农民对此已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5.
胡笑形 《现代农药》2002,1(4):46-46,37
根据美刊CMR报道,尽管消费者的关注和有关转基因(GM)产品的争论仍在进行,可是生物技术作物,如大豆、玉米、棉花和木薯的种植继续增加。随着北美种子销售季节的终止,生物技术种子生产厂家预计2002年会有更高的生物技术种子销售额,因为农民继续看到了更高的潜在利润,而且播种转基因种子很方便。生物技术种子特性的最大开发商孟山都公司报告,今年一季度,由于特性费成倍地改变,商标玉米种子销售的增长以及更高的生物技术特性的销售,其种子和基因组学部门的销售额获得强劲增长,该部门的净销售增至5.8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药信息》2006,(10):22-23
中美两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尽管Bt转基因棉花能有效控制棉铃虫。但长期种植会导致其它害虫肆虐,这使得中国种植的Bt转基因棉花长期经济性不如预想。科学家7月25日表示,这一结果表明种植转基因棉花的效益还需要观察。  相似文献   

7.
李磊  冯化成 《世界农药》2007,29(6):31-34
第一代遗传工程转基因作物商品化10年后,转基因作物在美国得到普遍种植。美国的消费者吃的许多食品来自于转基因作物:玉米片、油、糖以及其他的一些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的转基因成分,而且大多没有进行标注。虽然转基因玉米、大豆和棉花的种植面积快速增长,但是它仍然在农业生物工艺学,以及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和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争议。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孟山都公司将在美国推出它的广谱抗虫性和耐除草剂SmartStax转基因玉米和抗农达2型大豆,由于去年的种子生产量比预期值高,使得该公司能够加大在美国推出这两种产品的计划。  相似文献   

9.
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概要地介绍了2011年全球转基因作物(GMC)种植的发展情况。2011年全球有29个国家种植了1.6亿ha的GMC,增长8%。ISAAA估计,2011年全球GMC种子创造的价值达到130亿美元。CliveJames博士预测,到2015年将在40个国家种植2亿ha,仍然延续增长的态势。美国仍然是全球种植GMC最多的国家,但巴西的发展特别值得关注,2011年种植GMC3030万ha,增长20%!在美国,突出的发展是GM甜菜已经成为继大豆、玉米、棉花之后的第四大GMC,其种植面积已达美国甜菜种植面积的95%。全球GMC的发展将继续影响农药的发展,我们既要迎接挑战,更要抓住机遇。  相似文献   

10.
法国环境部近日称,虽然欧盟食品安全局认定法国政府暂停种植转基因玉米的决定没有依据,但法国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杂草是引起作物减产的重要农业有害生物之一。基因重组技术为培育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耐除草剂作物的种植也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除草选择,在扩大杀草谱、提高除草效果、提高作物安全性、改善环境和简化栽培模式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加拿大等国家的转基因作物应用率接近饱和。以耐草甘膦为代表的耐除草剂作物商业化为种植国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资金支持下,我国将生物技术应用于耐除草剂作物育种,研发出了多个抗虫/耐除草剂玉米、耐除草剂大豆转化体。其中,‘DBN9936’‘DBN958’‘中黄6106’等含有耐除草剂基因的11个玉米转化体和3个大豆转化体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试点种植结果显示,上述转化体配套使用草甘膦除草效果好、增产和节本,有利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后茬作物轮作倒茬。本文在概述杂草防控对耐除草剂作物需求的基础上,总结了耐除草剂作物研发与试验种植进展,论述了耐除草剂作物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目标除草剂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外资讯     
《农化新世纪》2008,(5):43-44
孟山都、拜耳公司的玉米种子在巴西获批准;欧盟农药规则妨碍了农业生产;印度联合磷公司收购哥伦比亚公司;巴斯夫公司在美国登记杀菌种子处理剂;印度成为转基因水稻Veggie的主要生产者;Arysta公司的收购获得欧盟批准;研究者破解玉米基因组;印度:生物技术可能会满足其粮食的需求;孟山都公司:巴西草甘膦供应紧张;  相似文献   

13.
孟山都公司以为,具有抗虫和耐除草剂多特性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在阿根廷和巴西推广有相当多的机会。孟山都公司全球商业业务副总裁Brett Begemann说,巴西  相似文献   

14.
张梅 《现代农药》2002,1(3):40-40
根据USDA三月份的调查预测,今年美国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种植面积都将有所上升。玉米总的种植面积将上升4.3%,达7900万英亩,而大豆总的种植面积将下降1.5%,为7300万英亩。 2002年大约有74%的大豆作物将种植转基因耐除草剂品种,去年为68%。据预测,所有大豆主要种植州的大豆种植面积除了堪萨斯保持不变外,其余的都将有所上升。北达科他转基因大豆占种植面积的50%,内布拉斯加和南达科他占86%,其他如印第安纳、衣阿华、密苏里和俄亥俄分别为83%、78%、73%和73%。 今年美国转基因棉花占种植面积的71%,2001年占69%。抗虫Bt棉的种…  相似文献   

15.
<正>杜邦种子分公司——先锋良种国际公司的转基因耐2种除草剂的Optimum GAT(98140)玉米获准在阿根廷商品化种植。该玉米可以表达经修饰的草甘膦乙酰转移酶(GAT 4621)和乙酰乳酸合成酶(ALS)蛋白,从而赋予其对草甘膦  相似文献   

16.
李建辉 《农药》2004,43(3):131-131
自2002年3月20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三个配套规章实施后,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收到美国孟山都、杜邦及陶氏益农、德国拜耳、瑞士先正达等五家境外研发公司18份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申请,其中转基因大豆1份、转基因玉米8份、转基因油菜7份、转基因棉花2份,涉及的产地国有美国、加拿大、巴西和阿根廷。  相似文献   

17.
孟山都公司确定了全球种子处理业务,借以完善它的种子和特色服务。公司打算运用自己专有的种子处理技术,处理第二代耐草甘膦双重转基因大豆,计划2009年上市。该技术也将用于多重转基因抗虫玉米,该种玉米是公司同道农药公司合作研发的。预计在2010年上市。  相似文献   

18.
杜邦种子分公司,先锋繁殖国际。计划引进新系列转基因抗虫玉米,在2009~2012年将用AcreMax品牌上市最优产品。将要上市的种子是多重转基因抗虫和抗病系列,可减少抗性风险,为种植者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9.
冯坚 《现代农药》2007,6(4):46-46
<正>今年年初,哥伦比亚批准进口转基因玉米种子,并将在年内批准种植其它转基因作物。目前仅允许在已经进行生物  相似文献   

20.
《农药》2008,47(9)
据巴西农药工业协会的统计数字,2007年巴西农药市场的总销售值较上年上升35.7%,达到53.10亿美元。这一巨额上升是前两年下降的逆转,比2004年还超出18.2%。不断上升的农产品价格也促进了农药销售量的提升。种子处理剂销售量的增加也明显的反映了这一倾向。农民种植大量的甘蔗以适应对生物乙醇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棉花的种植面积也增加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