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一直在酝酿台采用单三极管推动输出变压器的胆前级放大器。朋友知道后送来一对初次级阻抗为8000i600的变压器“SOUNDRIGHT”(中文名“尚瑞”)。他还没有考虑采用什么胆管.他的大方让我目瞪口呆,这也意味着制作这台胆前级的苦难历程从这对变压器开始了。图1是这对变压器照片。  相似文献   

2.
《视听技术》2007,(1):22
这是北京清逸伦音响技术有限公司G&W品牌最新的一款胆前级放大器。电路设计方面采用G&W新研制的前沿经典胆前级电路,虚拟电池稳压电路高压昝供电、叠式整流电路,输出端采用双重隔直耦合,用料方面采用德国ROE,FRAKO及SIEMENS电解容作滤波,日本进口砂钢片绕制的O型变压器。  相似文献   

3.
《视听技术》2005,(3):64
北京羽商新推出的No.16.2定位于高端市场,机体由10m厚铸铝板材制成,三只变压器呈倒”品”字形分布。末级采用两只经典传奇的直热式电子管300B作单端放大,前级放大使用两只6SN7,整机采用无大环路负反馈,瞬态互调失真低。输出变压器所使用的矽钢片最小磁感强度为1.9T,配合独特的线圈结构和绕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套由美国乐林Hi-Fnd音响公司推出的分体式放大器,其最大的特点是前级、后级均采用外置式电池供电器进行直流电源供电。乐林“和谐”前级放大器由三部分组成:主机、小型遥控接收/音量显示器、电池供电器。机器的面板和机箱均由铝合金组成。该前级放大器采用输入和输出双重变压器设计,能彻底杜绝电磁干扰:该机内置“粉红噪声”产生器,可作煲机用。为了减少数字噪声对模拟音频信号的干扰,同时在机内设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德克的首套分体式胆机,VP-2胆前级SUV60胆后级放大器无论外观还是内部都与早前的产品有所突破,特别是VP-2胆前级更是国内首部采用小功率直热式电压放大管推动变压器输出的胆前级放大器。所采用的功率管为每声道一只小功率直热式五极电压放大管3Q5GT/G组成变压器耦合输出级放大,第一级电压放大则是音频电压五极放大管6Ж(8C(6J8P)。虽然6Ж8C来自于国内,但在表现力上却不逊色于一些进口同类电压放大管,  相似文献   

6.
用C型铁芯绕制输出变压器,似乎触犯了胆机发烧的大忌。综观胆机输出变压器的众多论述。笔者没有发现一篇说C型铁芯“好话”的文章。有文章还特别指出,由于C型铁芯采用高导磁率的冷轧硅钢片,不适宜作输出变压器,应选用E型铁芯,并且还不宜采用有晶粒取向的、高导磁率的冷轧硅钢片。  相似文献   

7.
<正> 在自己绕制变压器时,常因吃不准次级绕组究竟绕多少才能使变压器在加载时输出的电压正好是我们要求的电压,因为变压器空载时输出的电压都要比加载时输出的电压高一些,甚至高出很多,例如一种电子琴使用的9V电源,空载时其输出电压竟高达14.5V,但接入电子琴之后却接近9V。造成变压器空载时输出电压高于有载时输出电压的原因是变压器自身存在一定的内阻。在没有动手绕制变压器之前,如果能预先估算出变压器的内阻,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下面介绍一种预先估算变压器内阻的方法,供广大电子爱好者参考。首先根据铁芯截面积、输出电流、输出电压V2、输入电压V1计算出变压器初级绕组的匝数N1和线径d1,次级绕组的匝数N2和线径d2。第二步是根据变压器线圈骨架的尺寸(如附图所示)、匝数和线径,计算出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线圈的总长度。假如初级绕组绕在里面,次级绕组绕在外面,对初级绕组来说,每层漆包线可绕的匝数C1=L/d1,需要绕的层数为e1=N1/  相似文献   

8.
本刊曾在2003年第5期至第9期中连载了廖海成先生撰写的《胆机优质变压器绕制新法》一文,廖先生根据自己近30年绕制变压器的经验’详尽地介绍了胆机输出变压器的绕制方法,文章刊登后读者反响热烈,纷纷表示该文对他们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时隔多年,本刊再为广大读者推出一篇有关变压器设计与绕制的重量级文章,作者是另一位大家熟悉的资深发烧友,他在音响DIY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AV问答     
《实用影音技术》2008,(6):78-79
我是喜欢动手制作的电子爱好者.也是贵刊的长期读者。近期我打算自制一台胆机,但又觉得胆机的输出变压器绕制起来有些麻烦,因此想要制作一台无输出变压器的OTL胆机。不过,我在查找电路资料时却找不到OTL胆机的可靠制作资料。  相似文献   

10.
新货架     
①斯巴克Cayin TA30电子管合并式放大器 斯巴克公司这款放大器为纯胆设计,纯手工制作,内部采用搭 棚焊接工艺。电源部分采用两只优质宽频响EI型输出变压器 和专门为本机设计的环形电源变压器,前级电路使用12AU7、  相似文献   

11.
伯乐音响最新推出的这套放大器,前、后级均采用牛入、牛推、牛出无耦合电容,纯牛胆机。前级每声道采用输入、输出变压器各1只,后级每声道采用9只变压器。  相似文献   

12.
用C型铁芯绕制输出变压器,似乎触犯了胆机发烧的大忌。综观胆机输出变压器的众多论述,笔者没有发现一篇说C型铁芯“好话”的文章。有文章还特别指出,由于C型铁芯采用高导磁率的冷轧硅钢片,不适宜作输出变压器,应选用E型铁芯,并且还不宜采用有晶粒取向的、高导磁率的冷轧硅钢片。笔者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装电子管收音机,至今虽已数十载“烧龄”,也从未敢越“雷池”一步。用C型铁芯制作胆机输出变压器,只是前几年才开始探索。由于笔者装了几台单端和推挽的发烧胆机,每台调试满意后,就不便再作大改动。可是每当收集到新的电子管或新线路之后,…  相似文献   

13.
G&WT-5S是清逸伦历经3年的精心之作,其性能特点为:采用新研制的经典两级共阴胆前级电路:采用无稳压电路的高压供电,令声音变的更加活跃;采用叠式整流电路;采用飞利浦等名牌电解电容、日本进口矽钢片绕制的R型变压器、厚板基70mm厚铜箔电路板、进口CMC镀金RCA座、美国进口方晶铜信号线等优质元器件;输出端采用双重隔直电容耦合;可推动中高档电子管及晶体管后级:  相似文献   

14.
博良在很多发烧友眼中是一个擅长于设计和制作音箱的国产品牌。但事实上,博良除了制作音箱外,还十分擅长于制作前级放大器。他的LP-1变压器前级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台前级实际上已面世多年,期间经过多次的调试和改进,终于在最近推出了全新一代的LP-1 MKIII。而对于我而言,家中还收藏着第一代的LP-1前级。因此,藉以这次评论的机会,我可以将新同两款产品作下对比,看看全新一代产品比旧版产品有多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器材送往编辑部的当天,博良的设计师张百良先生也在场,并与我一起聊起了关于LP-1MKIII的一些设计理念,并分享了他本人对音乐和声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电子管机的音色令不少音乐爱好者痴迷,但是其昂贵的价格及高温度、低效率的特性又令他们望洋兴叹。有没有两全其美的设计方案呢,答案是肯定的,采用前胆后石是较完美的组合。众所周知,前级对音色的影响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用电子管设计前级能起到美化音质的作用,而用晶体管做后级既可省去笨重及工艺复杂的输出变压器,又能  相似文献   

16.
《视听技术》2006,(11):76
看过Burmester新产品之后,再回头来看这台有历史的产品,如果你认为O32合并式功率放大器是Burmester退而求其次的妥协产品,那你就彻底错了。032依然维持了Burmester的顶级水准,只不过是把前、后级电路装入了同一个机箱中而已。032的后级部分沿袭了909后级功率放大器的结构,前级部分则移植了Burmester的经典808前级功率放大器之设计精华。内部线路结构同样采用了全平衡式设计,输出功率在4o负载上有240W,电源部分配备了高达188000uF的滤波电容及功率容量600VA的大型变压器.  相似文献   

17.
这款来自德国的胆机用一支6922和一支12AX7做两声道的前级电压放大推动4支EL34电子管作立体声推挽输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OCTAVE那独特的以MOSFET功率晶体管配合输出变压器工作的结果,还是因为德国人那种理智精准的个性让胆机也深具其特色。它的音色、速度节奏和瞬变反应等几项均与我近年听评的多款胆机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8.
《现代音响技术》2008,(9):10-10
用于和C-800F前级配套的立体声后级,电路堪称是B-1000f旗舰后级的精简版本,提供有60W×2的甲类输出。为全平衡放大的设计。搭载了ODNF Ver2.3处理电路,能实现高速度和高透明度的音质还原。电源为高品质的1400VA EI变压器,以高纯度加粗OFC线绕制,配合大容量电容组作滤波处理。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位好友,喜滋滋的对我说他买了一对音箱,效果不错,让我上他家去听听,定会感兴趣。最后他还特别强调这是一对国产音箱。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我这位历来推崇英国音箱的朋友,怎么会去买一对国产音箱呢? 我决定去他家看个究竟。 一个周未的下午我来到朋友家。他家的客厅中确实多了一对“庞然大物”——落地式音  相似文献   

20.
G&W(清逸伦)新品T-5SLa前级放大器,外观设计秀气玲珑,内部的两颗小型胆管上都套有硅橡胶减振圈,可减小“麦克风效应”。T-5S以胆管ECC88作两级共阴放大(经典马蒂斯电路改进型),声音生动活泼且动态大。电路部分采用无稳压电路进行供电,整流部分则为叠式整流电路。电路设计上采用双重隔直耦合,不会输出直流电压对后级造成损坏,这是该前级与市面上很多进口胆前级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