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具有很强的“磁场效应”,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科技、信息、金融中心,是对外开放的窗口。福建现有城市23个,建成区面积虽然只占全省土地面积的万分之二点五,但却集中了全省20%的人口,70%的工业产值,64%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62%的财政收入。城市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二十一世纪初,福建要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繁荣地带,城市建设任重道远。 改革与发展是贯穿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线。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改革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且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动力。我们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在城市建设中大胆引入市场机制,深化改革,促发新质,积极探索城市规则、建设、管理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南宁市拥有1690多年城市建设的历史,古称“邕州”,濒临邕江先后建有“晋城”、“唐城”、“宋城”。南宁的“宋城”构成了后来南宁城市建设的基础。到了明清时期,商业会馆开始出现,与南宁的城市建设产生某种程度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浅谈城市建设文化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梁庭庆 《山西建筑》2005,31(3):27-28
论述了关于城市建设文化的见解,就如何提高城市建设文化品位,从建设“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等方面提出了看法,力求开阔城市建设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刘风江  高君  倪伟枫 《小城镇建设》2004,(8):102-102,104
一、科学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和规模 (一) 通化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在推进调整、改造和振兴的历史机遇中,要科学的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和规模,明确发展定位。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考虑,要把通化市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强影响力的“医药城”、“葡萄酒城”和“钢铁城”。“医药城”建设的重点是按照“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思路,加快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医药工业总量达到100亿元。“葡萄酒城”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壮大骨干企业、扩大葡萄种植基地建设,提高通化葡萄酒的市场占有率,使通化葡萄酒生产规…  相似文献   

5.
人类,进入有组织的社会以来,不只生产和创造自己的物质需要,也在生产和创造着精神的需要,美是其中之一。在远古的穴居时代,原始人就在洞壁上刻划着动物的图象和狩猎的情景,作为记录和供欣赏,可见爱美和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所以马克思说:“人是按着美的规律来创造的”。近年未,我国的美学研究,已渗透到许多领域。那么在城市建设领域中又当如何体现呢?下面谈谈我们的看法。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有着极大的发展。为适应“四化”建设的发展和需要,许多县级城市扩大为中小城市。在城市规划中,一般只研究组成城市的各种因素各自的具体规律,而较少地研究。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主体是人,现代化的国际城市要靠人特别是现代化的人去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提高人的素质,努力实现城市人的现代化。 一、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关键在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人类主体有自觉意图、预期目的和确定目标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历史。同样,作为经济社会载体的城市也是人的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晶,没有人也就不会有城市。可以这样说,城市的一切活动,都是人类寻求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7.
《上海城市规划》2003,(6):12-12
日前,一些专家指出,中国城市建设出现四大“怪现状”。一是千城一面,专家认为,城市发展初期,向欧美发达城市学习无可厚非,如果这个时间持续过长,导致“千城一面”,将是城市文化的悲哀。二是规划混乱。一方面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进程滞后于规划期限,另一方面,许多城市总体规划尚未到期,城市建设规模已完全突破原定框框。三是好大喜功。盲目修造标志性建筑,是不少城市的通病。四是伪造古董。一方面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改造”中被拆除;另一方面,很多城市又以“保护性开发旅游”为名拆旧建新,搞了许多假古董。  相似文献   

8.
<正> 香港是一个在东南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新工业经济尤为发达,都市建设亦不同凡响。可以说香港的发展是与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香港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发展的。市场经济的主角是私人企业,市场决定一切生产,市场需要什么,私人企业就生产什么,  相似文献   

9.
城市拆迁呼唤项目社会评价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圈地风”引致城市拆迁冲突 如何确保弱势群体利益在城市开发中不受侵犯、使得他们不会“发展引致贫困”是值得研究的。而城市开发“圈地风”,引致众多拆迁冲突,其中不乏城市弱势群体,部分居民因这种城市发展而引致贫困,甚至出现冲突激化,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家驹 《城乡建设》2001,(10):12-13
明确发展城市旅游的主导思想首先 ,在襄樊城市定位中 ,第一句强调的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襄樊的发展与历史名城是分不开的 ,它也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张强有力的无形资产的王牌。古人世代相传“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 ,推动襄樊数千年经济巨轮常转不衰 ,一句话是“南船北马”之地。今天城市建设和保持城市特色 ,立足华夏靠的就是这张牌。因此 ,在总规中 ,就强调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 ,它寓意着光大襄樊历史文化 ,致力发展襄樊市潜在的旅游优势 ,今天 ,城市建设要打这张牌 ,发展襄樊旅游事业更少不了打历史文化名城的这张王牌。…  相似文献   

11.
论城市建设与“生态位”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滨 《规划师》2003,19(8):59-61
每个城市都有适宜自己的特定的“生态位”。城市自身所特有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建筑风格、历史文化传统、审美情趣、历史人文景观构成了城市特有的“生态位”基础。找准城市的“生态位”,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设城市,尊重历史文脉改造城市,应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三个误区白德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城市建设和旧城更新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向前发展。然而在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里,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错误的认识:一、现代化城市一高层建筑似乎没有高层建筑一个城市无论大小就不能...  相似文献   

13.
北京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1984年决定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的信息传来后,城市规划师们就意识到这将给北京城市建设带来一个飞跃的机遇,同时也将带来严峻的挑战。“机遇”是可以利用亚运会的设施建设,包括体育比赛和训练场馆,以及为其配套的许多设施建设,使之与北京的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相结合,成为  相似文献   

14.
关于“非城市建设用地”强制性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冯雨峰  陈玮 《城市规划》2003,27(8):68-71
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前提条件的变化 ,往往造成在城市规划区内的“非城市建设用地”布置城市建设项目 ,若对此没有有力的控制与引导 ,将会破坏城市的生态环境 ,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非城市建设用地”分为“技术性”、“景观性”、“生态性”、“政策性”、“经济性”五种类型 ,并对其控制要求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一平 《新建筑》2002,(6):63-64
在启动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应对发展中听中型城市实施“休克疗法”,强调性终止城市发展的无序而缓慢的自然进程。选择短暂的“回归”或“中断”历史的调整时,应以能否适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质从而把握当代的发展机遇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激活城市——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与城市历史街区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建筑文化酱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宝贵历史文化财富,“城市传媒”与“城市织补”像城市发展的“催化剂”,能够带动和激发城市的建设与复兴并有效地解决城市历史街区的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本文在解读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同去,将城市触媒理论与城市织补理论应用于其中,图图找出使城市建筑文化资本最大化的方法,并对哈尔滨历史街区的保护复兴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已经意识到,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对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缓解环境压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必须改变传统的“边发展、边治理”或“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方式,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所趋。国内外对生态城市的模式、规划、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研究, 很多城市也正在按生态城市目标进行规划与建设,例如到2003年,我国已有130 多个城市提出将进行生态市的建设。但是,迄今为止,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还处于摸索阶段,其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难点,比如生态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关系如何界定?相互之间如何衔接?等等。我刊去年已经陆续刊出一些文章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期将继续加以关注。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朱坦教授等,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此外,期望通过对台湾地区湿地保护的案例及欧洲、新加坡等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的介绍与分析,为国内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地方特色是指一座城市在内容和形式上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体特征。主要包括城市的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体型环境等方面。城市应当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唯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重庆有山城特色、绍兴有水城特色、平遥有古城特色、珠海有新城特色。没有特色的城市是一个平淡的,缺乏魅力的城市。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交通的发达、信息的传播,城市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但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城市“雷同”、“克隆”等千城一面现象,出现了忽视城市发展连续性这一内在规律,破坏了城市原有…  相似文献   

19.
"宜居型城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学术界和实践中对“宜居型城市”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其与密切相关的产业结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研究没有得到相应关注。本文在梳理“宜居型城市”概念内涵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宜居型城市”与产业结构两者之间的必然要素、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居民就业和发展契机等内在复杂关系,并尝试建立“宜居型城市”建设下城市产业结构合理性评判的五类一级指标,最后提出在“宜居型城市”建设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营城市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城市发展 ,推动城市化提速的必然选择和关键所在。长期以来 ,在城市建设的观念认识上 ,主要存在两种比较典型的误区 ,一种为“城市建设只有投入 ,没有产出 ,只有社会效益 ,没有经济效益” ;另一种为“市政公用设施不是商品 ,无需等价交换 ,只有实行无偿使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重新审视城市建设 ,必须增强市场意识 ,遵循城市自身建设发展规律 ,加大城市经营的力度 ,形成以城养城的良性循环。就目前而言 ,结合荆门市城市发展实际 ,要有效地实现科学经营城市目标 ,当务之急是要加速“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