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5年4月6日,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即著名的INTELSAT)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商用静止轨道卫星“晨鸟”号(后改称INTELSAT I)。从那时算起,卫星通信已走过了将近29年的历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而1976年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诞生,则宣告了卫星通信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卫星移动通信的到来。 卫星移动通信的最初应用是由于海上通信的迫切要求。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对海上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覆盖区域辽阔的卫星通信以其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向着多元化发展,各国间、各企事业间、各部门间、各种人员间的交流、合作愈加频繁,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促进和协作发展的关系,通信联络便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不同的环境可选择不同的联络方式,在家中、办公室中可选择公司电话网(PSTN)、公用数据网(PSDN),在出行中可采用蜂窝电话、寻呼机、无线对讲机、短波、超短波及卫星通信等手段。 在多种通信手段中,卫星通信是目前发展的热点之一。卫星通信有覆盖范围广、发展快、相对投资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我国卫星通信发展现状及未来十年卫星通信在我国发展的总体设想和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星6B卫星是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于2005年7月向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简称泰雷兹)订购的通信广播卫星,已于2007年7月5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乙火箭发射,成功定点于东经115.5°。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单介绍了应急通信的种类和卫星通信的特点,具体阐述了卫星通信应用于应急通信方面的优势,着重论述了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从零开始,填补我国卫星通信领域空白 为了发展我国卫星通信科学技术,1974年邮电部向我所下达了修复配套10米天线卫星地面站,建立卫星通信试验地面站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数字通信世界》2009,(10):46-46
9月23日在南京召开的“2009年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上,南京中网卫星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打造卫星应急通信公共服务平台,催生服务型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创新思路和创新模式,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格外关注。我国的卫星通信事业经过近10年的高速发展,已渗透到社会的各方面,无论是汶川救灾,还是国家各部委的卫星电视会议,  相似文献   

8.
卫星宽带 未来宽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为基本的信息传输方式,卫星通信从诞生之日起,一直与地面的各种通信方式齐头并进地发展。在信息社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今天,谁拥有了宽带,谁就拥有了无限的信息。就工星宽带而言,它已经成为当前卫星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与国特网、ATM等技术结合之后开辟了卫星通信的新时代。实践证明卫星宽带的焦点不仅集中在语音方面,大容量的数据、宽带流媒体、宽带多媒体接入已成为卫星通信新的利润增长点。当然,卫星宽带通信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业界普遍提到的市场拓展、售后服务等环节仍然在制约着卫星宽带通信的发展。但不可否认以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实际应用正在开发着卫星宽带的潜在活力。可以预见,宽带卫星通信必将同光纤通信、宽带无线通信一样,成为未来立体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数字通信世界》2008,(9):87-87
这几年,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快马加鞭,通信产业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而卫星通信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发展和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无法和地面因特网和电信网相抗衡。但是,卫星通信也并非无路可走,这其中酌重点,就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卫星通信的特点,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既能融入传统的通信网络,又能以目身的优势去获取相应的市场空间。而这些,都是卫星通信业界需要好好思考的。  相似文献   

10.
吉来特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将其运营经验与领先技术融合在一起.推出其革命性的卫星通信平台——SkyEdge^TM产品系列。它具有新的、多项突破性功能。SkyEdge代表了VSAT技术向前的一大飞跃。  相似文献   

11.
赵显立 《电子世界》2002,(12):76-76
<正> 卫星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多址能力、网络灵活、能适应业务量和网络结构的变化、覆盖面积大、不受距离和地理条件限制等特点。天线系统是卫星通信地球站最具特色的设备,是地球站射频信号的输入输出通道。作为一种“换能器”,它将空间中的电磁波转化为电路中的电流、电压,或者将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转化为向空间辐射的电磁波,从而实现信息的接收与发出。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系统包括天线、馈源及伺服跟踪设备。  相似文献   

12.
赵玉民  贾玉涛 《今日电子》1997,(6):49-52,57
一、概述 国际移动卫星组织原名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是一个由国际海事组织(IMO)发起,以保障海上船舶、人身安全为宗旨,提供海上移动卫星通信业务为目的,具有政府间合作性质的商业组织,创立于1979年。它于1982年开始提供海事商用卫星通信服务,1985年、1989年分别开始商用航空和陆地移动卫星通信业务。为此,1994年INMARSAT第十次行政大会决定将组织名称更改为国际移动卫星组织(Inmarsat)。目前,Inmarsat是唯一提供全球移动卫星通信的组  相似文献   

13.
卫星通信发展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卫星通信的发展动态作了一些概括和综述。首先介绍了卫星通信的发展筒史,然后阐述了卫星通信中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和卫星直接广播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卫星通信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卫星通信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紧急情况下,卫星通信在应急行动中所起到的作用。首先,简单介绍了应急通信系统;其次,具体阐述了卫星通信系统在应急通信情况下的优势;最后,以汶川地震为例,体现了卫星通信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起到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卫星移动通信是在卫星通信、蜂窝移动通信、数字交换传输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技术和通信业务。它的基本特点是把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网相结合,建成全球或区域性“无缝隙”通信网络,把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通信的理想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陈如明 《世界电信》2001,14(11):3-7
2001年国际卫星大会反映出了当前卫星发展的一些问题以及卫星通信的进展情况。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有:中低轨卫星通信发展受挫后的进一步发展、与地面系统的结合、性能/价格和研发周期以及标准化和频谱资源争夺等。卫星通信的新进展主要有IP对卫星产业发展的驱动和宽带卫星的来临等。文章提出的建议主要有加强规模和竞争实力、加强产业规划和积极投入标准化工作等。  相似文献   

17.
李绍海 《通信学报》1989,10(6):99-106
在国际卫星系统起步后的二十余年里,技术的进展使全世界卫星传输系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香港的卫星通信紧跟此种技术进展。本文提供有关香港卫星地面站的发展和构成的某些背景,并对其日常运行和维护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便携式卫星通信用户站是集卫星通信、数字程控交换、模拟和数字中继、模拟用户接口等功能于一体、支持本地和异地多路话音、数据和G3传真等综合业务的便携式通信系统.它能满足不同用户远距离、大范围、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气象条件下的通信需求.尤其在西藏偏远地区高海拔、缺氧、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便携式卫星系统对于电...  相似文献   

19.
士元 《世界电信》1999,12(6):33-34
在卫星移动通信终端中,国际移动卫星通信终端阵容最为整齐。它是世界上最早投入使用的全球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之一,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全球已有4000多只船舶、2000多架飞机和30000多个陆地移动用户。在我国海、陆、空移动物体上,也装有1200多部国际移动卫星终端。到目前为止,各国先后开发出10多种终端站型,它们可用  相似文献   

20.
《卫星与网络》2007,(7):26-26
6月18日,基于卫星的宽带通信解决方案全球供应商、新加坡科技电子有限公司(Singapore Technologies Electronics Limited)旗下美国卫星通信子公司iDir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