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针对我国寒地城市不利的自然气候条件,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状况进行了深入剖析,从空间形态、环境肌理及景观小品等方面提出了有效改善寒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讨论我国寒冷地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策略分析,结合寒地气候特征,总结气候对寒地城市空间设计的影响,对寒地气候公共空间状况详细剖析,从而提出相适应的解决策略.本文从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城市景观以及环境机理的角度入手,从多方位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打造适应当地气候的城市风貌,塑造寒地城市文化生命力,提升寒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展现寒地公共空间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寒地城市独特的气候特征开展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寒地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寒地城市地下空间的品质、塑造地下空间活力的策略,以提升寒地城市地下空间吸引力,形成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4.
居住区公共空间是生态住区设计的重要方面,公共空间的冬季适宜性对寒地城市居住区有更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寒地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日照环境特征及现状问题的总结和剖析,选取典型寒地城市居住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和环境模拟软件,对居住区公共空间特定时间段物理环境情况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合空间分析和使用人群的活动特征,对方案重新思考并提出改进建议,使公共空间更具冬季适应性,并较好的契合寒地城市居民的活动特征。本文初步探讨数字模拟在寒地小城镇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并提出一种将空间句法和环境模拟相结合的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城市休闲文化与居民身心健康息息相关,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本文针对特殊的“寒地城市”,阐述了寒地城市在休闲空间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6.
张赞讴  裴雷 《建筑与文化》2021,(11):174-177
随着当代城市发展的延异,公共建筑的创造性介入使得城市空间环境愈发充满活力.商业建筑作为彰显城市性格的重要建筑类型,其入口空间除了衔接了建筑内外,也是不应忽视的设计要素.然而,现阶段我国寒地商业建筑入口空间形态设计因地域、经济等因素受限,其设计未能完全体现一定的系统性.文章以寒地商业建筑入口空间为研究对象,着眼于空间形态设计,从空间形体、空间尺度、空间界面三个层面提出寒地商业建筑入口空间形态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慢生活"的追求,步行空间逐渐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与人类紧密相关的空间,而寒地城市的步行空间存在着如不成网络化、缺乏人性化、形态单一、规划管理不同步以及实施策略层面引导较少等不同程度的缺陷、问题。通过室内化步行空间的建设,以期达到方便寒地城市居民冬季出行、提升城市的步行品质、凸显寒地城市特色以及提高冬季经济效益的效果,对于当前提升寒地城市的竞争力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并希望能够为我国寒地城市步行空间的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创造符合寒地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哈尔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寒地的气候特征出发,分析了寒地城市在公共空间创造中应当注意的原则与方法,结合哈尔滨的城市空间创造实践,探讨如何创造符合寒地地域特征、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7,(2)
本文从寒地气候条件角度切入,以长春轻轨3号线候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及对其他寒地城市哈尔滨、沈阳轨道交通候车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国外设计实例,对寒地城市轨道交通候车空间形态设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寒地社区的户外空间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根据空间特征,明确寒地社区户外空间的设计原则,以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理论为基础,以空间规划为手段,以减轻犯罪行为对于居民健康造成的伤害为目的,提出适用于寒地社区的户外空间防控策略,减少犯罪行为的温床,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感,为寒地居民营造出安全舒适的户外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1.
半围合式建筑庭院作为建筑室内与室外的缓冲空间,在寒冷地区可以创建较为温和的微气候,维持建筑热环境的相对稳定,同时为人们提供开放自然舒适的室外交流与活动空间。以地处寒冷地区的典型半围合式庭院建筑为例,通过实地测量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基于室外气候要素的半围合式庭院空间风环境适宜性空间尺度,采用风速、空气龄等风环境评价指标来模拟评价庭院不同空间尺度与比例条件下的舒适度与建筑性能。研究成果可为寒冷地区建筑半围合式庭院空间设计提供空间价值尺度参考,探讨通过可持续性设计的方法对半围合式庭院空间进行优化设计来提高室外空间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寒冷地区居住区室外活动空间的现状,探讨了使用人群的分布,使用者的活动习惯,生理和心理需求,总结出满足寒冷地区室外活动空间的必要因素。通过案例的模拟分析,找到设计方法,并运用该方法,进行活动空间的设计,为其他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居住区边界空间作为居住区与城市相交接的过渡性空间,是居住区与城市交流的前沿地带.丰富的边界空间是居住区良好的对外展示窗口,也增强了街道的视觉效果,具有重要的城市意义.当前居住区大多以封闭的姿态面向城市,居住区边界空间呈现出僵硬冷漠的表情.论文从促进居住区与城市交流互动的角度展开对居住区边界空间的研究,以居住区与城市的衔接方式对边界空间的形式进行划分和比较,并提出了一些提出改善居住区边界空间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樊亚妮  董芦笛 《中国园林》2022,38(2):115-120
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重要的户外公共生活空间。由行道树和街谷构成的林荫街谷空间对改善街道空间微气候和调控冬夏两季热舒适环境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西安2组城市“单拱”型林荫街谷空间进行冬季微气候实态测试,分析归纳林荫街谷冬季动态热环境的气温变化特征,将“相对热舒适”区域划分为“冷区”(不舒适区)、“暖区”(舒适区)、“日晒区”(愉悦区),并建立2种热环境动态变化模式,同时基于人体热健康“动态热适应”原理,提出冬季面向健康热环境的街道空间调控策略,对以西安为代表的建筑气候区划中的寒冷地区街道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前哨农场的绿地系统进行分析,主要结合空间与绿地结构深入研究,通过对"绿、水、林"三大要素和"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合理组织,建设具有寒地特色的绿地系统,推进生态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校园的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好的校园环境不仅仅需要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宏伟气派的图书馆,绿树林荫舒适宜人的校园广场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高校室外空间的设计却缺乏地域性的考量,夏热冬冷地区的校园广场空间更是显现出了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对学生在校园广场环境中的行为特点缺少分析研究、.依据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大学校园广场的普遍情况,本文以湖南大学环境馆前广场为例从校园广场空间活动者的行为模式与行为模式对广场空间环境影响两个方面对校园广场的环境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从行为学的视角对夏热冬冷地区的大学校园广场空间环境设计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寒冷地区某高大空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设计,并对其运行数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寒冷地区高大空间应用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可以满足供暖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追求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在目前我国的城市绿地规划中有着特殊的迫切性。通过分析、研究,本文提出在区域宏观层面上应保护、建构连续有机的城市绿链,在微观层面上应注重绿化配置的生态效益最大化;针对寒地城市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论文提出北方城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对策,包括重视户外公共空间的选址定位、提供适当的气候防护、创造四季皆宜的景观、设置人性化的环境小品等,旨在通过这些设计对策提升北方城市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质量,增强住区冬季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慢性疾病频发,绿地作为公众运动 健身重要场所在提高公共健康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寒地 冬季漫长,严寒气候极大程度限制了居民的户外运动,特别是 工业属性较强的老城区,绿地格局先天劣势,加剧了运动不公 平现象。基于运动公平视角,构建寒地城市绿地格局供需指标 体系,评估绿地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利用基尼系数与人均绿 地面积区位熵探寻季节分异下的绿地格局公平性。结果表明: 1)寒地城市绿地运动供需空间严重失衡,绿地格局耦合协调度 较差,运动公平性差距悬殊,总体呈现西北好,东南差的分异 特征;2)西北部为原发展核心,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备;随 着城市扩张,东南部成为新发展核心,但依旧以工业为导向, 绿地建设不足,导致绿地分布极端,空间分异明显;3)季节 分异对运动公平产生不同结果,严寒气候增加了绿地可达的阻 力,不平等性随着气温的下降而增加;由于缺少公共绿地,东 南部在冬季面临更加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基于对关键指标的优 化测算,优化更新寒地城市绿地格局,为落地环境干预健康的 “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