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以智能信息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互联网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开放兼容的网络环境中,西方国家借助网络传播意识形态,而此时的大学生正处于三观未完全形成的阶段,大学生无法准确判断网络中意识形态的性质,这无疑冲击了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针对这些现实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的防范,塑造大学生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活力,实现大学生网络思想安全教育与课堂、思想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全国首例网络盗窃奖学金案,再次对我们高校自身信息安全以及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提出了警示。该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校园网信息安全面临威胁,提出了建议。同时对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关于大学生网络安全法律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现象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整体法律素质,维护校园网路安全,已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除了技术和相应的法律措施外,大学生网络安全法律教育也是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屏障。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法律意识的调查以及大学生网络安全法律教育现状的检讨,提出要从确立教育目标、优化教育的内容、拓展教育的新途径以及舆论宣传四个方面对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法律教育。  相似文献   

4.
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国家大事,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繁荣兴盛的关键。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成败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网络时代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战场,大学生是当今互联网的主要参与者与使用者,因此,加强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成为现今必不可少的课题。当前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面临复杂的环境,向我们提出新的挑战。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推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建设、促进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开放的网络空间提升了知识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但也成为各种非主流价值观传播、网络舆情蔓延的温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因此,新时代高等音乐院校应明确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作用,通过全面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阵地,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促进“艺术+思政”教学有机融合,保持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亲和力,打造素质过硬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支撑力,破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更为复杂,不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受到挑战,而且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受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的阐释和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重要性分析,探索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并推动其成为一个系统连贯的教育过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推进高校网络安全建设、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然要求。目前,从“三全育人”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参与主体相对单一、教育实施不够连续、教育模式较为封闭等问题。对此,高校应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与系统布局。通过打造网络安全教育专业化队伍、推进网络安全教育系统化实施、探索网络安全教育多元化模式,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优化路径,从而为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提供关键支持,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作为网民中最大规模的群体,是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社会以及教育等方面的储备人才,同时也成为了网络诈骗、网络成瘾、网络暴力、网络渗透等侵害的高发人群,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自然而然成为当前各高校亟需担负的重大使命。文章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意义出发,客观、理性地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日常工作,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对策。文章研究目的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网络空间正能量的传播者,成为恪守网络道德和法律、倡导文明网络行为的推动者,成为网络安全的守护者,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创建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9.
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内容、手段,提升了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信息传播表现出的海量、管控难、无法追踪与反馈等特点,给教育实践工作者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技术困境、信息泛滥困境、网络圈层化困境、教育机制困境、队伍素质困境、育人方式困境。突破困境的出路在于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专兼职队伍建设、健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机制、加强新媒体知识的学习、加强舆情引导、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打造新型育人平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势在必行。该文首先对网络信息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安全与防护策略进行研究,最后针对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网络信息安全方法和手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公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任务.新媒体资源丰富、信息传播迅捷,成为高校大学生学习和交流的新平台.本文重点研究了新媒体技术对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新媒体环境下公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现状,对新疆师范大学300名大学生基于网络安全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结合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的情况,分析了大学生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大学生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校园网多出现在高校中,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校园网是保障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基础。但是在校园网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人为原因或是设备原因出现一些故障,影响学生及教师的使用,对于这些突发事件,校方应建立一系列的预警机制,保障校园网的信息安全与运行效果。本文基于校园网的运行特点,简单阐述了安全突发事件的特征,分析了这类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旨在帮助优化校园网络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国际恐怖主义、环境问题、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成为威胁人类安全和国家安全的主要方面。随着互联网络和移动电话等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非传统安全问题与新兴媒体的传播越来越多地发生了关联。公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公安高校大学生普遍意识到对非传统安全问题接触不多,学校教育严重不足。如何有效的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公安高校大学生开展非传统安全教育,已经成为当下警察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日趋成为现代人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主要信息来源,网络信息技术也同样成为高校教学技术的重要手段。教育形式网络化是教育形式变革的必然结果,网络课堂是教育形式网络化的重要手段。高校必须要大力加强和改进网络教育,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推进21世纪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穆亚梅 《电脑学习》2012,2(2):32-33
校园网是高校重要的信息化平台,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校园网对丰富教学手段、加快信息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实现资源共享都起到特殊的作用,同时近年来校园网在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从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安全的现状分析入手,建议性地提出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自2010年等级保护制度开始落地实施,网络环境正在逐渐稳定。采用B/S架构的应用系统越来越多,Web应用安全问题凸显。高校作为一个人才的培养摇篮,其Web服务直接影响师生办公学习的效率,其安全稳健的运行对师生的意义重大。文章基于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对高校的Web安全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Because end users are often the weakest link in a security chain, students need to practice security controls properly to improve information security on campus. This study survey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a business college to investigate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attitudes toward information security. Survey findings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understand most information security topics suggested by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 Special Report 800-50. Universities should provide easily accessible security training programs for students. Practical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ecurity training to enhance their security awareness level.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校园网应该是“硬件+软件+现代教育模式”,校园网络设施为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地平台.校园信息化的建设应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真正地将我院建设成为一个数字化的虚拟大学.本文通过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大学校园的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意见,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中应用BYOD旨在鼓励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个性化地利用自己的信息设备获取教学资源,实现教学交互,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本文首先分析了BYOD在高校中应用的必要性,然后提出高校中的BYOD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包括系统设计、基础网络设计、服务平台设计、软件设计和网络安全设计。最后分析了在高校中应用BYOD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