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纪念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设计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乔今 《包装工程》2015,36(10):113-116
目的研究旅游纪念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并根据地域文化因素进行纪念品设计。方法对旅游纪念品和地域文化相关文献书籍进行阅读和整理,结合当前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分析旅游纪念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设计。结论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极具特色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而旅游纪念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所表现的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旅游纪念品中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朱昕 《中国包装》2013,(4):26-28
旅游纪念品作为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载体,是传播当地文化和体现价值的最直接的媒介。本文以当前旅游纪念品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内部联系,以游客亲自体验并参与当地经济和风土人情为突破点,提出旅游纪念品设计和市场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的融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庆亮 《包装工程》2019,40(16):260-263
目的 探索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全新解析与融合应用。方法 由旅游这一文化交流活动方式出发,探索旅游纪念品的突出特点和实际价值,并结合当前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总结其中存在的类型单一、开发力度不够、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不足的问题,由此引申出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及价值方向,接着从视觉语言、文化体验、情感传达、品牌创建等方面探究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的融合策略,最后探寻融合创新的关键点。结论 旅游纪念品设计在保留原有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借助文化、工艺、情感等方面的元素融入,能够使纪念品真正具有纪念价值,进一步加深旅游者对于一个地区或是一个民族独特地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使旅游活动的体验和情感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始终是在文化的约束与滋养下运动和发展的,文化内涵最终是通过设计作品所塑造形态得以表达。形态塑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纪念品中文化内涵的理解。本文从基于地域特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理念的意义入手,继而探讨了在设计理念中体现地域文化意蕴的基本思路,最后创新性的构思了将地域文化内涵融入现代旅游纪念品的具体表现形式,为旅游纪念品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全新的独特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井盐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久美 《包装工程》2014,35(14):98-101,123
目的研究井盐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方法采用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全面研究全国的纪念品设计方法、原则,并对井盐生产最主要的四川地区,特别是自贡的井盐文化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广泛收集有关盐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等方面的书籍、论文、设计实例等资料,重点从设计观点、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上,研究井盐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设计。结论井盐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必须充分提取井盐文化元素,使其具有创造性;深入挖掘游客对纪念品的潜在需求,使其具有针对性;着重强调对井盐文化理念的体现,使其成系列化;在满足旅游纪念品设计原则的同时体现四川的地域文化特色。井盐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必须达到纪念品设计理念上的延续、材料的重复利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等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旅游纪念品设计中传统地域文化元素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2  
邱蔚丽  邱赤炼 《包装工程》2012,33(20):109-112,132
以中国传统哲学中\"道\"与\"器\"的关系为启示,分析当前我国旅游产业链中的旅游纪念品存在的一些问题,论述了传统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导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称之为\"道\"、\"器\"的传统文化学习,归纳其特征并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元素符号,提取其中经典的\"器\"型,并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而形成既有地域特色又具有当今时尚风格的旅游纪念品的造型设计。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化特色的武当山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祝燕琴  李峰  李奇 《包装工程》2015,36(22):136-140
目的设计具有武当山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方法通过研究武当山的主要文化特色,对其中最具特色的文化要素进行设计提炼,再结合旅游纪念品的特性和人们的需求特点,进行设计构思和论证,最终设计出一套具有武当山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结论在调查研究武当山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现代人的需求,研究如何设计具有武当山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不仅满足游客对武当山纪念品的需求,而且有利于传播武当山的文化,保留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杨光 《包装世界》2015,(5):12-13
研究了旅游纪念品包装传播地域文化的具体形式及相关方法,指出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应结合旅游地的历史、风情、文化等因素,提炼出主要的设计载体,并通过图案典型化、形状具象化、材质工艺化、色彩归纳化等措施进行设计探析,使旅游纪念品能更好地传播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0.
试图以五官感受为基础的开发诉求,对岭南特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进行探讨.对岭南文化的特色民俗进行了分析整理,并从多元感官的角度提取了新的设计元素,为民俗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开拓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注入山西符号的旅游纪念品设计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琳  尹欢 《包装工程》2015,36(8):76-78
目的设计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方法通过研究山西地方民俗文化,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山西符号\"进行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尝试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将民俗文化与现代技术、时尚元素相融合,赋予产品特定的山西韵味。结论地方民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烙印和独特性,是进行旅游纪念品设计的重要资源。通过对地方文化的挖掘、提取和延伸,可以设计出更多独具生命力与文化内涵的现代旅游纪念品,为地方旅游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海南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金广  禄璟 《包装工程》2013,34(20):99-102
通过对海南黎锦的分析,论述了其图案艺术和色彩文化,得出其具备鲜明独特的地域特征、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海南旅游纪念品的现状,提出以黎锦为元素的海南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为滞后的海南旅游纪念品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对黎锦的保护和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旅游纪念品包装再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张海林 《包装工程》2011,32(2):95-98
通过分析现代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定位和发展所体现的新内涵,并结合几个典型实例论述了在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强调低碳生活以自然材料为主,无论从材料、外观还是工艺都应体现特色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论证品牌效应与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相互关系,进而分析了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表现中应突破常规,强调对自然、健康、环保的绿色设计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胡术 《包装工程》2021,42(14):345-350
目的 探究生肖包装中蕴藏的关于设计传承与创新的规律,为生肖包装设计提供思路,多元化地促进产品包装的创新发展,为发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开辟新径.方法 收集比较当下的生肖包装设计,分析生肖包装的复合价值,从文化定位与创新路径的角度归纳生肖包装的设计法则.结论 生肖包装是品牌为庆贺新年,以当年的生肖动物为设计题材的贺年包装,是一种日趋流行的文化现象与艺术形式.在满足消费者日益成熟的消费观念和个性化的审美需求过程中,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精神也变得日益丰富.它的设计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民俗价值与品牌价值、中国文化与西方艺术融合的产物,它的设计必须兼容并蓄,以开放与包容的姿态传承与发扬传统民俗文化,展现其不朽魅力与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15.
王莉 《包装工程》2012,33(2):8-11
探讨了广西壮族旅游产品的应用设计,在基于刘三姐山歌文化的审美特质以及山歌唱片的旅游市场现状的前提下,挖掘壮族文化中的视觉元素与色彩信息,研究如何体现民族、现代及文化气息,并且结合旅游纪念品特点进行包装功能上的创新设计,展现了在现代包装视觉传达设计中如何融合民族文化元素,更好地通过设计来体现广西壮族地区山歌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张海林  周琪 《包装工程》2018,39(18):30-33
目的受到当今社会与文化大环境变化的影响,植根于乡土的传统手工艺日渐失衡。以区域文化下山西传统民间剪纸为例,提出复兴建议,使之在当今社会和文化融合的背景下,打破形式上的束缚,以创新为发展动力,结合当下的文化发展,改变传统的表达形式,展现出特有的文化属性及得到更好的传承。方法植根于民间的剪纸在发展过程中失去了话语权,通过对山西民间剪纸发展困境的内因、山西手工艺民间剪纸文化内核与当代需求思考、山西手工艺民间剪纸与商业需求的动态平衡3个方面的深层分析,探知原因,寻求建议。结论使剪纸承载的传统文化生活与时代的发展保持一致,是民间剪纸拥有旺盛生命力的关键。从剪纸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剪纸创作内容契合现代生活、民间剪纸融入现代艺术设计3个方面,提出传统民间剪纸的复兴建议,让山西剪纸文化重获生机。  相似文献   

17.
李洋  刘苏  张子豪  郑兴华 《包装工程》2021,42(4):210-215
目的 为解决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与大众文化需求、文化信息接收方式之间的矛盾,优化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途径,进行理论及设计实践研究.方法 针对传统文化传播出现的问题进行文献资料研究.针对传统节日文化及其传播的满意度进行用户问卷调研及用户访谈.结果 针对传统节日文化内容,运用服务设计的方法,从用户体验和用户文化需求的角度出发,探讨其传播现状的问题及对策.提出建设集多种形式传统节日文化内容于一体的文化传播移动端应用,以满足大众多样化的节日文化需求的设计构思及实践.结论 传统节日文化及其传播方式与人民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的高度匹配,是解决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服务设计方法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的提出,为我国乡镇的可持续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有关美丽乡村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各学科基于自己的专业视角展开了不同层面的探讨研究。对于设计学科来说,这个命题更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社会价值、民生价值、实践价值的创新方向。乡村的根基在文化,传统村落既是一个生产生活空间,又是一个承载文化脉络的文化空间,在文化的传承和展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艺术文化形式。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融入传统民俗文化元素,更容易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通过对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策略的研究,拓展美丽乡村建设理论,积极推动传统民俗文化元素的活化传承,探索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转向。  相似文献   

19.
张焱 《包装工程》2021,42(4):231-235
目的 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经济模式下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区域旅游行业跨越式发展的催化剂和动力.借助新实用主义的美学理念,加强旅游纪念品的艺术感与实用性的融合发展,对当下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提升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具体可通过以下途径展开策略性思考.第一,前期树立文化品牌,再进行合理地设计与开发;第二,找准产品定位,锁定旅游纪念品的不同消费群体;第三,创设艺术情境,拉动旅游纪念品的欣赏与消费;第四,注重旅游纪念品的全方位包装,努力打造独一无二的旅游纪念品.结论 基于新实用主义美学理念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必须不断吸收人类艺术史的实践成果,创造人类文化新的审美趣味,从而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  相似文献   

20.
以无锡为例的旅游纪念品品牌化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黄昊 《包装工程》2014,35(24):124-128
目的在旅游纪念品中引入品牌化的开发策略。方法分析了地方符号和地方旅游纪念品现状,通过构建、完善品牌框架和内容,将地方旅游纪念品进行了品牌化的开发和建设。在品牌化策略的指引下,从创建品牌符号、塑造品牌内涵、创新品牌载体、多元营销推广这4个方面完成旅游纪念品品牌的建立,同时以无锡旅游纪念品品牌建设为例进行了分析。结论通过研究和实践的结合为类似的旅游纪念品开发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