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豪  侯文军  陈筱琳 《包装工程》2018,39(16):42-49
目的探索智能手机语音系统任务的设计元素对智能语音交互体验的影响,研究全面性更高、通用性更强的智能语音系统设计评估体系。方法以用户调研和可用性测试为基础,使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智能手机语音系统每个任务的设计元素按贡献量进行分类,再通过聚类分析将各个任务的因子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智能手机语音系统全局的设计元素体系。结论因子分析能够定量的分析在单个语音交互任务中设计元素的贡献情况,并将大量的设计元素总结为少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聚类分析能够综合因子分析结果中元素类的亲疏关系,得到涵盖各个任务的设计元素之间的亲疏程度,从而获得智能手机语音系统全局的设计体系。研究智能手机语音系统的设计评估体系能够帮助设计人员在设计语音产品时更容易把握设计效果,也能够用于评估智能语音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谭浩  孙家豪 《包装工程》2016,37(14):58-62
目的以无人驾驶汽车和自主驾驶汽车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驾驶任务进行用户体验分析。方法利用语义分析法获取用户认知信息,将用户口语报告编码后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得出在主驾驶任务中,自主驾驶汽车用户体验高于无人驾驶汽车,而在次级驾驶任务中,无人驾驶汽车用户体验优于自主驾驶汽车。结论在进行主驾驶任务中,用户对自己驾驶操作更加拥有信心,而对无人驾驶汽车存在明显的不信任感。人们在自主驾驶汽车的同时打电话、听音乐或操控导航,会分散注意力从而影响驾驶操作,导致无法安心驾驶,影响生命安全;而在驾驶无人车时,人们通常觉得可以放心操作次级任务而不会影响驾驶安全,从而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用户体验角度对手机购物网站界面进行优化设计。方法选取20名大学生利用3.5英寸屏的智能手机,在淘宝网(m.taobao.com)进行购物操作实验,通过录像分析被试者的手机购物操作动线,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人类工效学和系统布局设计(SLP)等理论和方法对网页进行了改善设计,提出了两种改善方案。结果两种改善方案比改善前手指移动距离分别减少约24.5%和51.7%,操作时间比改善前显著减少约11.2%和15.9%。结论动线分析和SLP方法对手机网页优化设计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圳濠  谭浩 《包装工程》2020,41(2):50-56
目的探索流程特征在智能汽车驾驶移交任务中的应用,提升用户驾驶移交操作的安全体验。方法基于绿野仙踪方法,选取五十一位驾驶用户进行实验,以用户安全感知理论为基础,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评价基于不同流程的移交激活、速度调节、确认操作等动作对用户驾驶移交体验的影响,对关键安全感知因素进行提取分析,提出基于流程特征的移交操作设计策略。结论不同流程特征下的移交操作设计对用户的安全感知有影响,在高紧急情境中,用户对速度调节有较高的操作负担,因此在移交操作设计中需要降低它给用户带来的影响;在低紧急情境中,用户对确认操作作为操作结束点的普遍安全感知较强,因此未来在移交体验的结束节点应让用户充分理解移交过程。验证流程特征对用户体验带来的影响,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塔式起重机驾驶员不同的培训方法对操作绩效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培训方法和操控任务复杂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塔式起重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设计了训练方法和任务复杂度等两因素三水平的实验,通过实验验证了:1)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对操作绩效产生显著性的影响;2)不同复杂度操控任务应该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家居智能系统中,开发出了一种基于Cortex?-M3嵌入式的无线灯光智能控制开关。它主要由人机界面和灯光控制两部分组成。它可以通过操作TFT-LCD液晶触摸屏终端,经由NRF2401无线模块发送操作命令至主控电路实现灯光的智能控制。通过无线智能控制方式,实现了对家庭照明系统的有效控制,解决了传统开关浪费资源,操作单一的问题,并且系统界面可以实时显示各照明设备的状态信息,便于用户直接操控,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智能化、人性化的体验。  相似文献   

7.
在家居智能系统中,开发出了一种基于Cortex?-M3嵌入式的无线灯光智能控制开关。它主要由人机界面和灯光控制两部分组成。它可以通过操作TFT-LCD液晶触摸屏终端,经由NRF2401无线模块发送操作命令至主控电路实现灯光的智能控制。通过无线智能控制方式,实现了对家庭照明系统的有效控制,解决了传统开关浪费资源,操作单一的问题,并且系统界面可以实时显示各照明设备的状态信息,便于用户直接操控,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智能化、人性化的体验。  相似文献   

8.
殷晓晨  姚能源 《包装工程》2018,39(20):166-170
目的 通过对OnePlus A5000智能手机原生QWERTY键盘的可用性研究,发现QWERTY键盘在日常中文语境下双手输入产生误操作的原因,并从设计角度提出减少错误发生的策略。 方法 以智能手机QWERTY键盘的中文双手输入场景为研究环境,从有效、高效、易学、易记、少错和满意度的六大可用性原则出发,排除设备、网络和技术等干扰因素,确定了少错原则是现阶段智能手机键盘值得优化的设计点。通过任务设计、测试执行和数据统计3个环节展开可用性测试。任务设计分为语料准备、测试任务确定、人员招募3个维度,模拟日常环境中用户的输入场景执行测试,汇总实验数据绘制可视化图像并进行分析。 结论 基于少错原则,对实验中的用户行为和实验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在不改变键盘外观的基础上,通过改变键盘实际触控区域面积大小,达到减少误触几率,提高智能手机键盘的输入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智能手机APP用户界面设计的行为逻辑思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洁 《包装工程》2018,39(22):241-245
目的 研究用户行为逻辑对智能手机APP用户界面设计的影响,以实现用户界面设计思维和结果的优化。方法 首先分析智能手机APP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流程,再重点从用户体验的角度,结合实例分析用户界面设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架构不能匹配用户的惯性思维与行为习惯,交互流程不够方便造成用户误操作,视觉隐喻不能及时地给予用户操作指引。从而论证得出从用户行为逻辑入手是优化用户界面设计的重要设计思维。结论 总结出智能手机APP用户的行为逻辑特征和APP用户界面设计的行为逻辑应用,包括以用户行为逻辑为优先优化信息架构、以用户行为逻辑为指导简化任务交互流程、用户行为逻辑分析与视觉设计同步展开。  相似文献   

10.
潜水员在水下作业时面临黑暗、寒冷、高压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的作业工效是水下作业过程中需要着重监测的问题,因其工效学指标的情况关系到潜水员水下任务顺利完成的可能性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性。本文设计了一套潜水员水下操控作业工效学多用途测试系统,可以在实验室开放水池内和封闭式加压舱两种环境下进行水下操控仿真操作和工效学指标测试,系统主要装备可实现通用互换,安装方便,解决了水池环境下进行实验深度受限的问题,为潜水员水下操控作业工效的测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装备。  相似文献   

11.
胡珊  王凯华  王蒋煜  韩嘉林  余诗琪 《包装工程》2023,44(2):137-147, 224
目的 在智慧养老新背景下,为了解决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操作困难等问题,进行老年人手机导识APP设计。方法 通过对46名具有一定智能手机使用经历的老年用户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引入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对原始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提炼出老年用户使用智能手机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引入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合理性与科学性的验证分析,得出老年人使用手机困难的影响因素模型的各个维度及其对应影响因素的权重大小,以此为依据归纳整理得到老年人手机导识APP重点设计要素从而进行设计定位,基于Android开发模式,通过Java、XML、MySQL等技术进行老年人手机导识APP的设计与开发。结论 最后通过Android Studio打包成能在手机移动端运行的APP进行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手机导识APP能高效引导老年人完成所需操作。  相似文献   

12.
任海兵  周晶  冯万群 《包装工程》2017,38(20):204-210
目的探究量化评价智能手机用户体验的方法。方法通过关键事件法,提取影响智能手机用户体验的因素指标,构建用户体验评价模型,提出基于马田系统的评价体系,并以对某品牌手机的体验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论马田系统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用户体验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Kano模型的老年人智能手机APP用户界面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育文  李永锋  朱丽萍 《包装工程》2017,38(16):163-167
目的为老年人智能手机APP用户界面设计提供有益的方法借鉴。方法采用Kano模型,对APP用户界面设计属性进行分类,区分出设计属性中的魅力属性、期望属性、基本属性、无关属性和逆向属性,结合用户满意度提升指数SII与用户不满意度降低指数DDI,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智能手机APP用户界面进行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老年人对智能手机APP用户界面的满意度。结论 Kano模型能很好地运用于老年人智能手机APP用户界面设计上,更有效率地提高老年人对APP用户界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马晓娜  张雨欣  于茜 《包装工程》2022,43(16):59-67, 115
目的 针对界面、语音等单一智能家居交互模式阻碍用户自然体验的瓶颈问题,探索基于多模态信息交互的智能家居设计方法,实现智能家居更自然、友好的用户体验。方法 基于用户日常生活多模态的自然交互特点,探索一种以多模态为特征的智能家居信息交互模式,构建了面向智能家居的多模态信息交互设计框架,并对该框架中的构成要素、交互流程、模态组织方式及多模态信息的注意度、模态密度、模态结构配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智能家居多模态信息交互实现了智能家居系统的主动性、交感化信息获取和情境化的信息分析与反馈,对提升智能系统自主性,降低用户在交互过程中的认知负荷,以及实现更加自然、友好的用户体验有积极价值。结论 智能家居环境需要改变传统相对单一的人机系统信息交互方式,以多模态信息交互促进智能家居使用体验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智能手机APP交互情境设计的审美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延章 《包装工程》2016,37(24):130-135
目的分析智能手机APP交互情境设计的审美要素。方法在用户体验的基础上,从启动情境的交互创意、功能情境的交互风格、应用情境的交互审美、互动情境的情感审美4个方面,对智能手机APP交互情境设计的审美要素进行研究。结论智能手机APP设计中,在用户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视觉设计、信息设计、交互设计和情感设计,把握交互情境设计的审美要素,为用户创设愉悦的审美体验,提升用户使用的粘度。  相似文献   

16.
智能手机视频APP交互体验设计的趋同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延章 《包装工程》2017,38(10):128-132
目的分析智能手机视频APP交互体验设计的趋同性,探讨创新设计的策略。方法以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视频为例,进行视频APP交互体验设计的趋同性表现分析,从传统文化、用户认知与行为、用户体验要素角度,挖掘视频APP交互体验设计趋同的根源,并探讨视频APP交互体验设计的创新策略。结论视频APP交互体验设计应在文化传承中,在尊重用户认知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把握用户体验设计的要素,实现设计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7.
胡珊  蒋旭  李兢 《包装工程》2018,39(16):5-11
目的为解决城市充电桩系统在智能化时代下与用户尚未建立良好的用户体验关系,现通过技术和设计手段建立满足用户和社会需求的产品和导识系统。方法在PSSUQ问卷的基础上,设计基于用户体验的城市充电桩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初始集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城市充电桩服务质量用户体验数据;结合用户访谈方法提取基于用户体验的城市充电桩系统服务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提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传统充电桩系统改良设计方案,并通过PSSUQ评估系统改良设计方案,以期基于用户体验角度下的设计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用户自我表达的族群细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洪海  刘新 《包装工程》2017,38(10):124-127
目的结合李宁青少年品牌设计研究项目案例,阐述一种基于用户自我表达的族群细分方法与实践。方法研究者进入样本用户的生活场景,让用户使用素材进行自由拼贴,讲述自身的经历,展示自己物品等,获得大量用户对物品、对自身经历以及对自我本身的观点与信息。研究者定义了以"个人导向—社会卷入"、"理想驱动—任务驱动"为维度的用户分类模型,对用户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得出了二三线城市青少年中4大类别共10个用户细分类型。结论基于自我表达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将主动权交给用户,并从用户动机角度定义用户细分维度的有效的用户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9.
谭浩  冯安然 《包装工程》2018,39(18):225-228
目的明确使用情景的定义,并针对现有产品在不同使用场景下形成的交互形态进行分析,探究不同场景下产品使用时用户的交互诉求以及期望的交互体验,达到探索新的功能及交互方式的目的。方法以使用情景理论依据为研究基础,结合诺曼UCD理论和诺曼行为分析系统,了解用户在心理世界与现实世界中对信息处理的分类与筛选的方法,以此对用户在不同使用情景下的交互行为进行分析或预期,提出基于使用情景的交互设计方法基本方式,为交互设计提供新思路。结论通过得出的基于使用场景的交互设计方法,以现有手机拍照交互设计为实例,提炼出用户在不同场景中交互体验的需求痛点,针对用户的使用痛点,结合用户的使用诉求,提出创新的交互方式,以此初步证明研究思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