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进行了水质控制预测箱模型的研究井结合滇池实际情况采用一层二维箱模型将滇池分成九个完全混合的体积单元。模型中的推移流和污染组分浓度分别由水量平衡原理和污染物质量守恒方程来确定。模型分成稳态和动态两种情况。对不同水位下总磷、总氧、化学耗氧量、生物需氧量四种水质组分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符合较好。对所建模型提出了在滇池水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实质上是浅水型高原湖泊的水动力生态水质模拟模型、模型模拟了湖泊的水位、水温、悬浮物、可溶解磷、颗粒磷、总磷、浮游植物和透明度等参数的日平均值、模型得到了充分验证,模拟精度良好。最终对滇池1988年度的富营养程度进行了判别.  相似文献   

3.
昆明市环境保护投入产出表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包含了污染排放及治理、水资源使用等数据的昆明市环境保护投入产出表,建立了一个多目标投入产出模型,该模型体现了发展第一,但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用此模型对滇池流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作了分析,得出的结论对制订滇池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将有所帮助,而且该模型对其他区域经济与环境发展规划的制订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滇池悬浮物污染丰度的遥感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利用经验模型和混合光谱的线性分解模型计算了滇池水质的悬浮物分布,得到不同时相的滇池悬浮物污染分布图.结果表明混合光谱的线性分解模型在水质遥感应用中可以充分利用遥感影像的多光谱数据,克服经验模型的时空局限性,在内陆湖泊的水质参数提取应用中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滇池流域村镇生活污水污染及处理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由于种种原因,滇池受到严重污染,其中面源污染对滇池污染的影响越来越大。滇池流域村镇生活污水在面源污染中占相当大比重,对该污水进行处理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介绍了土地处理工艺处理该生活污水的环境影响去除机理,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土壤毛管渗滤系统、慢速渗滤系统和湿地系统成为处理滇池流域村镇生活污水三种优先考虑的工艺。  相似文献   

6.
滇池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动力学与等温吸附两个角度出发,通过模拟对滇池沉积物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滇池沉积物吸磷和释磷都是在2 h内快速进行,12 h后基本达到了动态平衡;(2)E lovich方程对沉积物吸磷的拟合最优;(3)草海沉积物对磷的吸附容量与吸附速率都要大于外海.  相似文献   

7.
高原明珠滇池受到严重污染已经20年,为了治理滇池水质,各方已经投入近48亿元,这些来自中央、地方政府的拨款和世界银行的贷款,虽然缓解了滇池生态环境的恶化,但水质仍未根本好转,目前滇池依然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以往的投入为什么没能收到明显效果?2007年7月11日,云南省省长秦光荣带领有关省市领导,邀请11位专家,召开滇池治理工作座谈会,为滇池"会诊"。会上,昆明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的胡开林教授用十多分钟的发言时间,提出了16条建议,简洁而不乏系统性地阐述了滇池治理的一系列问题。最精彩的建言博得与会领导的频频点头和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8.
一、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滇池治理工作,自“九五”以来连续3个五年计划将滇池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规划。云南省和昆明市为全面落实规划,推进滇池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措施。其中:通过环湖截污工程,实施片区截污、河道截污、集镇及村庄截污和干渠(管)截污,使其作为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和治理保护滇池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通过引水工程,如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清水海工程等,力争达到清水入湖,促进滇池水生生态环境恢复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程咨询》2013,(3):61-62
本刊讯1月中旬,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项目一一昆明主城污水处理厂尾水外排及资源化利用建设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是以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为契机,将昆明主城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的尾水通过管道经西园隧道排入安宁市,实现社会水和自然水的有效调配和置换利用,构建健康水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个滇池流域的环境保护投入产出表,用生产函数的方法来确定直接消耗系数,使投入产出表不仅具有动态特性,而且体现了技术进步;以这个直接消耗系数为基础建立包括多阶段、动态多目标规划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大系统动态最优控制模型的模型体系;为确定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指标体系及其各指标的动态数值提供仿真求解及模拟实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水体富营养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的水污染问题之一.研究采用研制的新型除藻剂对滇池富营养化水体进行除藻扩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新型除藻剂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除藻不仅有着良好的除藻性能,而且成本较低,每处理1m3含藻污水仅需0.19元,是一种有很好应用前景的水体除藻剂.  相似文献   

12.
滇池现代沉积物氨氮及磁化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沉积物是湖泊营养盐和污染物的重要储藏库,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内源污染负荷可能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研究通过对滇池(外海)现代沉积物中的氨氮、磁化率指标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滇池现代沉积物中氨氮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海埂附近,中部略有增高,南部则最低,表层沉积物的氨氮含量低于下层;滇池现代沉积物的磁化率大小由滨岸带向湖心依次递减,在垂向上,磁化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为滇池污染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时间序列法在供水量预测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某市自来水公司1978-2003年逐年的供水量,给出了时间序列供水量预测模型建立的3种方法,即直线趋势模型、二次曲线模型和指数平滑模型.利用模型预测了2004年的供水量.该模型为自来水年度供水量指标的预测提供了一种定量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船舶水动力模型考虑因素多、通用性差的缺点,通过简化船体线形、忽略波浪和风向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对船舶水动力模型进行研究。推导静水面船体的迎流区域范围,计算水流作用在船体微小面元上的动压力,得出整船水流总阻力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船体航行动力学模型,分析船舶在静水面航行中动力、水阻力和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将该水动力模型应用于船舶稳定航行控制,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需水量预测是进行水资源调配、节能降耗和降低管网水龄的关键问题。现有需水量预测研究主要对预测模型进行改进,而忽视了对预测准确性至关重要的预处理步骤,如异常值处理,限制了预测模型的精度。为此,建立基于密度的局部离群因子模型(local outlier factor, LOF)对需水量数据中的异常值进行识别及矫正,并将其与一种新兴的高精度、高效率梯度提升树算法(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 LightGBM)结合,形成组合需水量预测模型(LOF+LightGBM)。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模型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相比基于原始数据的预测模型,基于经过LOF模型处理后的需水量数据进行预测的模型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10%。LightGBM模型在不同数据集上的绝对平均误差比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平均降低了24.7%。整体上,LOF+LightGBM表现最佳预测性能,3个计量小区(district metered area, DMA)的纳什效率系数分别为0.886、0.951、0.942。所有模型训练及预测时间均小于0.7 s。无论是LOF模型、LightGBM模型还是LO...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技术的特点,利用ICP—MS测定了滇池草海及外海共10个国控点位水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总体上草海各稀土元素浓度均高于外海,位于滇池唯一流出河(海口河)的海口西点位水中各稀土元素浓度较低;La/Yb比值表明滇池湖水中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各采样点湖水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Chondrite标准化分布模式均呈现Eu正异常,轻稀土元素分布较为一致,重稀土元素分布存在差异.以上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揭示滇池草海与外海,各点位之间的物质来源及演化、水粒相互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LandsatTM数据,采用单窗算法进行了昆明地区地表温度的反演,获取了地表温度分布图.开展了对研究区热格局的分析,发现昆明地区存在显著热岛效应.通过剖面线分析得到典型区域地表温度变化情况,得出地表温度分布与下垫面密切相关的结论.另外根据水温反演结果和气象资料,初步探讨了滇池水域和城市气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给水管网的调度优化为应用背景,分析了配水系统的水力学特点,建立了管网的供水泵站与管网中节点水压之间关系的半理论回归模型,并指出水源泵站水头对节点水压的影响系数之和接近于1.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管网周期相关特性的半理论回归模型和半理论的增广混合回归模型.利用实际管网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模型参数识别.分析了不同模型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所有模型所揭示的规律基本上符合理论分析,半理论的增广混合回归模型是一种能比较充分地反映水源与节点之间水头呈线性关系的模型.  相似文献   

19.
湖泊生态动力学模型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湖泊生态系统的物种构成,本文提出了一种浮游植物(藻类)生长率的加权计算方法──加权生长率法。并把热力学概念“生物地球化学能量”引入湖泊生态动力学模型,通过其变化来描述湖泊生态系统中物种构成和生态结构的变化。把加权生长率法和能量描述统一起来用以改进湖泊生态动力学模型.该改进的湖泊生态动力学模型被成功用于模拟和预测慎池生态系统在不同外负荷条件下浮游植物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