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究黑苦荞壳最优烘烤工艺,本文以烘烤时间、温度、铺盘厚度为因素,以总黄酮和总酚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烘烤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黑苦荞壳最优烘烤工艺条件为烘烤时间12 min、温度75 ℃、铺盘厚度1.4 cm。该工艺条件下,实际测得黑苦荞壳总黄酮含量为9.1 mg RE/g,总酚含量为38.9 mg GAE/g,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0.02%、1.51%、0.55%、3.26%,与未烘烤组相比,灰分、粗脂肪含量增加,水分、粗蛋白含量减少。在该工艺条件下没食子酸含量最高为14.10 mg GAE/100g,与未处理组相比增加了30.4%。本研究可为苦荞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柠檬酸对棉织物进行羧基化改性,与氨基酸衍生物结合,制备出氨基酸可吸附材料。通过红外谱图考察了棉织物氨基酸可吸附机理,对处理后棉织物的吸湿率、白度和断裂强力等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棉织物相比,改性后的棉织物通过离子键可吸附丝胶中的氨基酸,吸湿率有较大提高,但白度与断裂强力有所下降。改性最佳工艺条件:柠檬酸质量分数为10.5%,次磷酸钠质量分数为9.3%。吸附工艺条件:NaHCO3溶液质量分数为3%,反应时间为10min;丝胶溶液质量分数为7%,反应时间为30min。  相似文献   

3.
探讨微波协同碱提法提取姬松茸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微波协同碱提法对姬松茸中多糖进行提取,探讨在微波影响下,提取时间、功率、料液比及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响应曲面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各因素对姬松茸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氢氧化钠质量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提取时间。最佳工艺为氢氧化钠质量分数7%、微波功率640 W、提取时间25 s、料液比1∶23(g/m L),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13.20%。由试验结果可知,运用微波协同碱提法可以有效快速、安全便捷地提取到姬松茸中的多糖类物质,且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水酶法同时提取浓香花生油和水解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增加油脂风味,将花生在不同温度下烘烤后再进行水酶法提油.结果表明:花生经190℃烘烤20 min后,提取出的油脂具有浓郁的香味.以此烘烤条件下的花生为研究对象,对其水酶法提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条件为:碱提pH9.5,固液比1:5,加酶量3.0%(V/W),酶解时间2 h.在最佳条件下油脂和蛋白质得率分别约为76%和79%.  相似文献   

5.
利用H2O2对芝麻粗磷脂进行脱色,以芝麻粗磷脂在448 nm波长下的脱色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芝麻粗磷脂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2O2体积分数为8%,脱色时间为20 min,脱色温度为40℃.在最佳脱色条件下,芝麻粗磷脂由棕褐色变为浅黄色,脱色率为99.12%.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瓦松总三萜皂苷硬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评价。以吸湿率和休止角为考察指标,筛选出最佳辅料及辅料量,并用堆密度来确定胶囊装量,以吸湿率为考察指标确定装胶囊的相对临界湿度。在质量检查的过程中,对硬胶囊的崩解时限、水分含量进行检查。实验优化得到瓦松总三萜皂苷硬胶囊的制备工艺条件,对其质量进行了评价,确保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与可靠性,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柠檬酸为脱钙剂,在磁力搅拌作用下进行鳙鱼鱼鳞的脱钙研究.先后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固液比、柠檬酸质量分数、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工艺参数对脱钙率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确定为固液比1∶20 g/mL、柠檬酸质量分数10%、搅拌时间60 min和搅拌速度900 r·min-1,在此条件下,脱钙率高达92.57%.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表明上述四因素对脱钙率的影响精度均为不显著,但通过极差分析和F1值比较均可发现四因素对脱钙率影响程度的相对大小为柠檬酸质量分数>固液比>搅拌时间>搅拌速度.  相似文献   

8.
微波辅助提取小米中多酚类活性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晋谷9号小米作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微波作用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及提取次数对小米多酚得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响应面设计.获得单因素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微波萃取时间90 s,微波功率440 W,料液比1∶12,萃取次数为2次;响应面试验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6%,微波时间120 s,微波功率414 W,料液比1∶12,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小米多酚提取得率为105.38 mg/100 g.  相似文献   

9.
压热与酶协同制备玉米抗性淀粉,并以所得产物为原料,利用真菌α-淀粉酶纯化玉米抗性淀粉,以原抗性淀粉乳质量分数、真菌α-淀粉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为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单因素对纯化效果的影响,并用响应面设计法优化酶法纯化玉米抗性淀粉的工艺条件.通过优化组合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原抗性淀粉乳质量分数20%、真菌α-淀粉酶添加量20 u/g、酶解时间36min,在此条件下,纯化后抗性淀粉含量为46.51%,提纯率为54.01%.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亚临界水提取灵芝多糖的最佳试验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条件为:亚临界水温度150℃,料液比(g/m L)1∶12,浸提时间为5 min,提取压力5 MPa。此工艺条件下灵芝多糖的得率可达2.15%。与传统的热水浸提法比较,亚临界水提法可明显缩短提取时间和降低成本,且得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黄秋葵中黄酮提取所需的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黄秋葵中黄酮得率的因素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40℃,料液比1∶20(m/V),乙醇体积分数55%,在此提取工艺下的验证试验黄酮得率为3.30%。  相似文献   

12.
&#  &#  &#  &#  &#  &#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3):101-103
为找到金钗石斛含片的最佳提取,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总多糖含量、总皂苷含量和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金钗石斛含片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媒体积为金钗石斛质量的8倍,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1.5 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总多糖质量分数为78.85 mg/g,总皂苷质量分数为4.87 mg/g,干浸膏得率为18.43%。    相似文献   

13.
以YAG:Ce粉体为基础原料,以YAG玻璃为烧结助剂,真空烧制了YAG:Ce陶瓷。采取正交试验法,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以及烧结助剂加入量对烧制YAG:Ce陶瓷的影响。采用XRD、SEM和荧光测试等试验手段对制备出的陶瓷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陶瓷的收缩率。结果表明,在1 400、1 450和1 500℃温度下陶瓷的主晶相均为YAG;保温时间在烧结过程中的影响最小,烧结助剂的加入量是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收缩率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加入质量分数30%的助剂,在1 500℃下保温4h。发光强度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加入质量分数20%的助剂,在1 500℃下保温4h。  相似文献   

14.
以超声波雾化方式对低水分粳糙米、籼型杂交糙米进行调质,探讨糙米超声波雾化调质最佳工艺参数.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经粳6811和籼杂交糙米试验,粳米整精米率提高3.55%,籼杂交米整精米率提高1.35%.  相似文献   

15.
以南瓜为原料,进行碱法提取南瓜中膳食纤维的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条件:料液比为1 20,水解时间为90 min,水解温度为50℃,Na OH质量分数为2%,提取率为64.2%.水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条件:将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后的滤液p H值调整为4去除蛋白质,再将滤液p H值调整为7,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18.4%,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为364%,膨胀力为5.2 m L\g,膳食纤维含有较低蛋白质、脂肪.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制的纳米纤维素与聚醚砜共混,通过考察不同因素的影响,得到了制备纳米纤维素/聚醚砜复合膜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90℃;凝胶浴为水的条件下,纳米纤维素质量分数3%、聚醚砜质量分数18%、N,N-二甲基乙酰胺质量分数75%、聚乙烯吡咯烷酮质量分数4%。  相似文献   

17.
以生活污泥为主要原料,粉煤灰和膨润土为辅料,探讨污泥配方和烧成条件对陶粒各项性能(如堆积密度、比表面积和筒压强度等)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较为理想的配方和烧成工艺条件:原料配方(质量分数)是污泥约58%,粉煤灰35%,膨润土7%;烧成工艺条件是烘烤温度120℃,烘烤时间10 min,烧结温度1 100℃,烧结时间45 min.获得高性能的轻质高比表面积陶粒:堆积密度520 kg/m3,比表面积5.01 m2/g,筒压强度3.05 MPa,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以青麦仁麸皮为原料,采用HPLC-DAD检测方法,研究超声辅助碱醇法提取青麦仁麸皮中阿魏酸的最佳工艺。建立了阿魏酸的液相色谱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25159X+97.026(R^2=0.9994,n=5);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碱醇体积比、碱液质量分数、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对阿魏酸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建立了青麦仁麸皮阿魏酸提取率与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2(g/mL)、碱液质量分数4.56%、碱醇体积比2.3∶1、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57℃、超声功率240 W。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青麦仁麸皮阿魏酸提取率达85.68%,与模型预测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9.
以小麦为原料,对低水分小麦的吸湿状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湿度相同的条件下,谷物的吸湿效果随通风量的增加而提高.试验所确定的最佳条件为:加湿2 h,通自然风1 h的通风模式,加湿湿度为90%~95%,通风量为5~20 m3/t·h.通自然风的方式可消除在加湿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含量梯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鱼油在食用过程中易氧化及带有鱼腥味等问题,以豌豆蛋白(PPI)-阿拉伯胶(GA)复合物为壁材,冷冻干燥制备鱼油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壁材质量分数、芯壁比、均质压力、PPI与GA质量比等4个因素对鱼油包埋率的影响,得到鱼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壁材质量分数5%,PPI与GA质量比1∶1,均质压力50 MPa,芯壁比1∶2。最佳条件下鱼油微胶囊的包埋率78.10%、水分含量(1.94±0.08)%、休止角(41.40±0.25)°、堆积密度(0.11±0.02) g/cm3。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鱼油包埋前后DHA的保留率为95.33%;通过热重分析,鱼油微胶囊的热稳定性良好。对鱼油微胶囊进行零级、一级反应方程式氧化动力学分析,并运用Vant’Hoff经验公式预测微胶囊产品的货架期,结果发现,在4℃贮藏条件下鱼油微胶囊的货架期为176 d。运用Avrami’s公式研究鱼油微胶囊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高温、高湿条件下不利于芯材的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