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切葡聚糖酶是纤维素酶系的重要组分之一,但大部分内切葡聚糖酶酸碱耐受性较差。为挖掘新型内切葡聚糖酶,本研究从生孢噬纤维菌CX11基因组中克隆了一个内切葡聚糖酶基因Sm_1350。该基因大小为2 196 bp,编码73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包含一个分泌信号肽、GH5催化结构域、6家族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6)和一个C末端结构域(CTD)。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m_1350在不同碳源条件下的相对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m_1350在纤维二糖和滤纸培养基中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在葡萄糖培养基中的表达水平,推测其在CX11降解纤维素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本研究构建了Sm_1350及其3种截短突变体,分别为Sm_1350、Sm_1350-GH5-CBM6、Sm_1350-GH5和Sm_1350-CBM6,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结果表明,去除CTD结构域明显提高了目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水平。以CMC为底物时,Sm_1350-GH5-CBM6与Sm_1350-GH5酶活力分别为(7 000.00±50.00)U/g和(2 542.73±35.03)U/g,表明去除CBM6降低了Sm...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噬夏孢欧文氏菌合成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最佳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碳源、氮源、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以及培养时间对噬夏孢欧文氏菌的生长和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产量的影响,同时,为确定最佳培养条件又进行了正交实验及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确定的噬夏孢欧文氏菌发酵生产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葡萄糖质量浓度为25g/L,酵母粉质量浓度为20g/L,初始pH值6.0,培养温度为30℃。同时,按此优化条件培养噬夏孢欧文氏菌培养发酵48h,得到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产量比优化前提高了163%。该研究为玉米黄素二葡萄糖苷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在自然环境和秸秆降解物中筛选出3种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木霉、青霉和曲霉,将3种菌株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在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唯一碳源的产酶培养基中进行产酶特性的研究,计算其对玉米秸秆粉中粗纤维的利用率并观测玉米秸秆粉的降解状态。其中木霉与青霉的混合培养在纤维素筛选培养基上培养24h后即可生长,在发酵培养基中培养72h后达到产酶高峰,酶活可达3.116u,对粗纤维的利用率为68%,远超过青霉和木霉的单独培养;木霉与曲霉二者混合,木霉与青霉、曲霉三者混合培养的产酶效果也要超出青霉和曲霉的单独培养,但与木霉相比无明显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优良菌株的混合培养会增加其对纤维素的降解能力,为实际生产中有效的处理农作物秸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实现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降解及其资源化利用,从常年堆积干枯腐败植物茎秆的林间采集土样进行富集培养2 d后,结合梯度稀释涂平板法和划线分离法进行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纯化.采用刚果红—羧甲基纤维素钠水解圈法作为初筛法、胞外酶活测定法(DNS法)作为复筛法进行菌株的筛选,得到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SL-3.该菌株能够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酶活达到0. 44 U/m L.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命名为Enterobacter sp. SL-3.与其他细菌纤维素酶比较发现,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活性较高;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利用该菌株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进行降解可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污泥中分离到一株对毒死蜱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TW-1,TW-1能以毒死蜱为唯一碳源生长.研究了外界因素初始pH、外加碳源质量分数、毒死蜱初始质量浓度、培养温度、接种量对降解菌降解能力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pH为7.5,毒死蜱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条件下,历时72 h,毒死蜱的降解率可达73.97%.  相似文献   

6.
从自然界腐朽木材上分离筛选出白腐真菌,并对其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进行了分析.通过选择培养基富集培养、PDA培养基划线分离初步筛选菌株,利用显微镜观察、生长曲线的变化及木质素氧化酶的显色反应复筛,通过滤纸条崩解实验以及稻草固体发酵实验分析白腐真菌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结果表明,选育出的B2菌与E5菌株形态特征符合白腐真菌的生物特性,且存在木质素氧化酶,培养第6天菌株对应的滤纸失重率可达31.04%和25.59%,固体发酵20天后木质素降解效率为33.7%和30.7%.B2菌和E5菌株均具有较强的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且B2菌株的降解效果优于E5菌株.  相似文献   

7.
以共固定化菌丝球的产酶能力作为指标,将木质素降解菌G-13和纤维素降解菌X10-1-2进行共固定,探讨了X10-1-2的接入时间、接种量、pH值、摇床的转速和温度对菌丝成球和产木质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G-13与X10-1-2同时接入、纤维素降解菌的接种量为20 mL(100mL培养基),培养基的pH值为5、摇床转速为160 r/min、温度为28℃时,锰过氧化物酶、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酶活达到最高,分别为31.246 U/L、16.048 U/L、157.528U/L、197.063 U/L和215.81 U/L。X10-1-2与G-13在共固定过程中,具有互补的性能,在产酶的过程中发挥了协同的作用,促进了木质素降解酶的分泌。所获得的双菌共生菌丝球的球体为白色,表面光滑,大小均匀,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够满足实践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不同酵母茵在以醋酸棉酚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筛选出一株在醋酸棉酚培养基中生长较好的产朊假丝酵母1087。酵母茵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产朊假丝酵母1087在以醋酸棉酚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37℃、170r/min摇床条件下培养20h总菌数达到最大值。以产朊假丝酵母1087为接种剂,以棉粕和红薯渣等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后的样品粗蛋白含量提高了37.4%,棉酚含量下降了55.6%。  相似文献   

9.
为了获得高效石油降解菌种,以原油为唯一碳源,从油水混合物中分离筛选出菌株。研究不同的温度、转速等对菌体生长情况和石油降解率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2株优势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对石油的降黏率可分别高达28.5%、51.5%。偏酸或偏碱环境均不利于菌体生长,培养温度对2株菌体生长和石油降解率影响较大,最佳温度是35℃。在高矿化度条件下,菌株对原油仍有降解作用,降黏率为40%以上。原油组分分析结果表明,菌种在以原油为碳源培养后,使原油组分中沥青质、非烃及芳烃类含量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从浙江省某农药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一株尼古丁高效降解细菌,根据表型特征、生理生 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假单胞菌属,命名为TW5.该菌株能以尼古丁 为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长,当接种量为5%时,菌株TW5在含500mg/L尼古丁的基础盐液体 培养基中降解尼古丁,12h后降解率约为100%.该菌株降解尼古丁的最适pH 为6.5~7.0,最适 温度为30℃.研究表明,该菌株具有很强的尼古丁降解能力,可用于处理含尼古丁废弃物.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是自然界一种最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本文从玉米地土壤中分离出 1 株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的菌株J-N3。以羧甲基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分离培养基和刚果红染色法进行初筛,再将筛选到的菌株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并测定酶活。结合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得知,菌株J-N3为芽孢杆菌属( Bacillus)。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得到酶最适pH为6.0时,最适反应温度为50 ℃。玉米秸秆经菌株 J-N3处理20 d 时,秸秆失重率及纤维素分解率分别达到26.22%、31.01%。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选用佳木斯地区采集的番茄晚疫病病菌,分别在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Ph、温度及光照时间的条件下培养,观察并记录菌落直径、产孢量及萌发率.来筛选番茄晚疫病病菌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黑麦培养基最适宜菌丝生长及产孢,以蔗糖做碳源最好,甘露糖最差;氮源以氨基丙酸最好,胱氨酸最差.孢子囊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5℃,低于5℃和高于35℃都不能萌发;光照抑制孢子囊的萌发,pH为7时孢子囊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邻苯二甲酸酯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的土壤进行生物修复,从人工湿地土壤样品中分离到7株能够以PAEs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D1~D7,对其综合形态特征、主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进行鉴定,并通过3 d摇瓶间歇试验检测其对PAEs和邻苯二甲酸(PA)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D1、D2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的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8%,D3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的同源性在99%以上,其余4株细菌与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的同源性都在98%以上.这些菌株对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的降解率分别在65%,60%和30%以上,且对PAEs的降解率随侧链烷基链的增长而下降.这7株PAEs降解菌均能在以PAEs的降解中间产物——PA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液中生长,对PA的利用率在18%~39%,这说明它们可能通过PA途径实现PAEs的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14.
以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PHBV)为唯一碳源培养PHBV降解菌DS04-T,考察培养时间、温度、培养基起始pH、摇床转速、接种体积分数以及装液量等环境因素对菌株产生PHBV降解酶的影响,进而考察菌株对PHBV的降解能力。并结合正交试验优选适宜的产酶条件如下: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32h;摇床转速150r/min;装液量100mL培养基;培养基起始pH为7.5;接种体积分数1.5%。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产生的PHBV降解酶有较高的活力,达(18.9±1.2)U/mL。  相似文献   

15.
一株生孢噬纤维细菌的16S rDNA 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层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了一株能够降解纤维素的好氧性滑动细菌--生孢噬纤维细菌Sporocytophaga sp.JL02,通过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16S r DNA的PCR扩增及克隆、16S r DNA的全序列分析等手段,对该菌株的16S rDNA的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通过扩增,得到了一长度为1560bp的16S rDNA的基因,并对其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取样富集的方法,运用形态学鉴定和滤纸降解技术,研究了扎龙湿地纤维索降解毒菌的组成和活性。筛选出了7株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霉菌,它们分别属于接合菌门(Zygomycota)毛霉目(Mucorales),接合菌门(Zygomycota)球囊霉目(Glomeromycetes),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散囊菌目(Eurotiales),卵菌门(Oomycota)水霉目(Saprolegniales)共4类,滤纸降解实验表明这7株霉菌纤维素降解活性均较高。揭示了扎龙湿地具有高活性纤维素降解能力的霉菌组成,获得了大量的高效纤维索降解的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纤维素酶活性,获得降解秸秆能力强的菌株,采用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复合诱变方法处理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菌株,通过刚果红培养基初筛并进行10代PDA斜面继代培养和液体发酵复筛,选择纤维素酶活性高的菌株,以秸秆为底物进行液体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选育出6株稳定高产纤维素酶的绿色木霉(T.vi...  相似文献   

18.
ATCC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产酶特性的重新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美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提供的菌株ATCC21833(HorikoshiK定名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N4)的纤维素酶合成基因后,发现该基因与HorikoshiK定名的N4基因并不具有同源性.为此重新研究了该菌株的产酶特征和所产生碱性纤维素酶的部分酶学特性.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为最适宜的碳源,在以羧甲基纤维素、蛋白胨和酵母抽提物为主要组分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碱性纤维素酶的活性可以达到0.64U/mL,所产生的碱性纤维素的最适pH值为10.0,最适反应温度为40℃.其产酶特性和酶学性质和N4菌株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9.
降解菌处理多菌灵农药废水的SBR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以多菌灵生产农药废水为唯一碳源生长的13株菌,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采用SBR工艺,将13株菌混合反应器中,运用正交试验确定SBR工艺最佳运行条件,表明13株菌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SBR工艺在多菌灵农药废水处理中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以多菌灵生产农药废水为唯一碳源生长的13株菌,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采用SBR工艺,将13株菌混合接入反应器中,运用正交试验确定SBR工艺最佳运行条件,表明13株菌具有良好的降解能力,SBR工艺在多菌灵农药废水处理中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