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噪声与振动控制》2009,29(2):58-58
西太平洋声学会议( Wextern Pacific Acoustics Conference, 简写为WESPAC)是西太平洋地区综合性的声学国际学术会议。西太平洋声学委员会成立于1982年,现任主席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张仁和研究员。第一届会议在1982召开,每三年召开一次,第三届会议于1988在我国上海召开。随着西太平洋声学会议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2.
《声学技术》2005,24(1):64-64
2005年3月1日,是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资深院士马大猷先生的九十华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于2月28日至3月1日举办了“现代声学进展”国际声学研讨会暨庆贺马大猷院士九十华诞庆祝活动。来自全国声学界和有关单位的90多位领导、专家近200人参加了2月28日的“现代声学进展”国际声学研讨会和3月1日在北京新世纪饭店举行的寿诞庆祝大会。  相似文献   

3.
《新材料产业》2009,(3):90-91
2月19日,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扩大会议暨第九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筹备会议在中国工程院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主持,两院院士师昌绪、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恒德、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等30多名医学界和材料界专家应邀参会。与会专家就第九届生物材料大会前期筹备工作进展及未来筹备工作分工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功能材料信息》2009,(5):46-48
王淀佐男,1934年3月出生,辽宁锦县人。中共党员。世界著名的矿物加工与冶金工程专家。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后改名为中南大学)校长、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等职。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高级科技顾问。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5.
《工业设计》2013,(10):41-44
刚刚卸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的路甬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机械工程专家、高等工程教育专家,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科学院委员会共同主席、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6.
冯绍松 《声学技术》2008,27(3):327-327
应崇福院士,1918年生,浙江宁波人,1940年毕业于华中大学物理系,1944年在清华大学获物理硕士学位,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先后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和声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室主任与副所长等职,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超声学研究,特别是在检测超声方面,他的有关各向同性弹性介质中球体散射的论文,  相似文献   

7.
《新型炭材料》2013,(6):441
2013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 12月19日分别发布。《新型炭材料》主编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成会明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型炭材料》编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703所的李仲平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国家对两位科学家多年所作贡献的褒奖,也是《新型炭材料》的荣耀,我们对他们的当选表示热烈祝贺!希望各位编委、专家再接再厉,科研再立新功,继续关心和支持《新型炭材料》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结果于2013年12月19日分别发布。《新型炭材料》主编中国科学院金属所成会明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型炭材料》编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703所的李仲平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国家对两位科学家多年所作贡献的褒奖,也是《新型炭材料》的荣耀,我们对他们的当选表示热烈祝贺!希望各位编委、专家再接再厉,科研再立新功,继续关心和支持《新型炭  相似文献   

9.
《硅谷》2011,(7):1-1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院士咨询会在市民中心举行,原信产部部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吴基传,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勤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健铨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周寿桓、沈昌祥、戴浩等专家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20日,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水声事业奠基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首任所长汪德昭先生诞辰100周年,东海研究站曾和汪德昭先生共同工作过的离退休老同志与中青年科研人员举行纪念汪德昭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以十分崇敬的心情,缅怀汪先生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对水声科学研究的建立和发展作出的卓越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深深的追思。座谈会上,这些曾在汪先生领导、指导下工作过的离退休老同志,当年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如今已是两鬓斑白古稀老…  相似文献   

11.
《声学技术》2013,(6):536-536
2013年11月28~30日,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广东湛江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为期三天,由中国声学会水声学分会主办,水声对抗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办。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张仁和院士出席大会。本次会议共收录学术论文121篇,来自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水声对抗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31个单位参会代表125人,其中到会水声学分会委员22人。  相似文献   

12.
《声学技术》2011,(1):55-55
上海市声学学会理事会和《声学技术》编委会联合会议于2011年1月7日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举行。上海市声学学会领导、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第726研究所等学会和《声学技术》主办单位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粉体工业》2005,(4):16-17
由北京中水长固液分离技术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KM型快速隔膜压滤机,经过两年多的实际应用,最近通过鉴定。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琪等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设备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4.
1月22日,2013《新材料产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委会”)年会在梦溪宾馆隆重举行。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新材料产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师昌绪先生的入座,会议在充满亲切、祥和的气氛中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15.
《振动工程学报》2022,(4):F0003-F0003
朱光亚(1924年12月-2011年2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组织领导了禁核试条件下中国核武器技术持续发展研究、军备控制研究及我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顾龙芳  杨政 《工业计量》2004,14(5):50-50
中国计量学院地处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市,始建于1978年,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光电子学专家庄松林教授任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母国光教授任名誉院长。  相似文献   

17.
张泽 《纳米科技》2007,4(6):2-5
2007年11月20日,2007第六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成都)研讨会隆重召开,我国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泽应邀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张院士在Si和SiC纳米线微观行为等方面的最新发现以及研究进展,现将报告概要整理如下,谨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严东生,男,1918年2月出生,浙江杭州人。国际无机材料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学术领导者之一、中国无机材料研究领域的奠基人、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卓越组织家。严东生在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有很深的造诣,成果丰硕,主要涉及高温结构陶瓷、无机复合材料、高温无机涂层、耐火材料,以及高温过程的物理化学反应等方面,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并积极组织国际研究合作与学术交流,为发展我国冶金、无机材料、航空航天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系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3)、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法国玻尔多大学名誉科学博士、美国陶瓷学会“杰出终身高级会员”、亚洲各国科学院联合会主席等。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  相似文献   

19.
近日,纳米与光电子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纳米有机光电子实验室主任李述汤教授,率10人研究团队全职加盟苏州大学,组建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实验室。  相似文献   

20.
王淀佐男,1934年3月出生,辽宁锦县人。中共党员。世界著名的矿物加工与冶金工程专家。曾任中南工业大学(后改名为中南大学)校长、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等职。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高级科技顾问。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与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二、第三、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选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矿冶学会会员、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第八届、九届、十届委员。王淀佐从事矿物加工与冶金研究工作已有数十年,同时亦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后期又在管理岗位上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在我国科研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中,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双肩挑”类型的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