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丘撤地设市十年来。昔日的农区小市逐渐出落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和享誉中外的华商之都.农业经济奏凯歌,工业立市创佳绩,城市面貌放异彩.社会和谐人心齐……令人瞩目的商丘成绩是如何创造的?它的背后凝结着商丘干部群众的哪些努力?明天的商丘又将呈现给我们怎样的美好图画?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商丘市委书记王保存同志。  相似文献   

2.
刘伟 《城乡建设》2010,(12):46-47
山东省潍坊市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坚持“生态立市”,大作“水”、“绿”文章,努力打造北方水网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家园,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心城市目前已成为新时期中国各大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越来越受到政府决策者和科研学者的关注,而"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宜居城市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组成部分和基础条件。北京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重视"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建设。本文结合《墨尔本规划2050》,从规划、区域发展、就业、住房、社区、自然生态环境等视角梳理总结了墨尔本宜居城市建设经验,阐明其对北京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借鉴启示。  相似文献   

4.
李德森 《规划师》1999,15(1):103-104,76
沈阳市辖九区一市三县,总面积13,008平方公里.总人口670万人。沈阳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区域发展条件十分优越。沈阳市城市性质和城市地位决定了城市规划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沈阳市提高规划水平,重塑沈阳城市形象刨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我市以重点工程建设为提高规划水平的切入点,把重塑沈阳城市形象作为主攻目标,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对城市功能和布局的调控能力,增加城市建设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高水平地规划设计展示沈阳城市建设新形象的各种建设项目,发挥了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沈阳将发展目标制定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下,研究从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职能入手,结合沈阳的城市发展现状,分析沈阳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差距,从而明确发展方向和总体发展目标,制定各片区的发展策略,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和地方对城市建设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之大,都是空前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巨大的变化之中,一股借城市建设和发展之名兴建的华而不实的、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之风,愈演愈烈.据笔者对北京、上海、沈阳、大连、广州、珠海等30多个城市在建设方面的初步调查发现,其中80%的城市或多或少都建有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7.
戴菲 《风景园林》2013,(6):157-157
将近一个世纪以前,在西方进入快速城市化时,现代主义的两位大师勒·柯布西耶与赖特,都预言着未来的城市蓝图:广亩城市与明日之城。城市空间前者分散,后者集中。跨越百年的视角审视今天的中国大城市,惊愕之中会发现,我们的大城市拥有首屈一指的高密度,比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更接近于勒·柯布西耶的明日之城:24座60层的摩天楼构成城市中心,外围是多层  相似文献   

8.
李远 《中州建设》2012,(17):72-75
南阳,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之北而得名,是河南省次中心城市,豫陕鄂交界处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主体区和连南启西的重要支点。先后被评为“2010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旅游百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9.
目前,沈阳市吹响了以现代人都市标准来规划、建设沈阳城的嘹亮号角。为了提高城市的品位,尽快使沈阳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城市,沈阳市政府以改革的思路来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同时亦加大财政对城市建设改造的力度。今年入春以来,全市上下  相似文献   

10.
话题     
无中不立郑孝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名城委专家顾问组成员)中国人的"尚中"观念很深。《礼记?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传统城市与建筑的空间整体是"无中不立"。就是说,必须有一根中枢脊椎纵向贯通城市这盘棋,才能构成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北京、苏州、平遥等老城都有中轴线。传统很深的中轴线是怎么来的?源自"天人合一"的理念。明清首都北京地上的中轴线是和天上的中轴线,象天法地对应着的,是神话之美。探索我国古城的和谐整体,不宜只局限  相似文献   

11.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萍乡、景德镇、新余市是江西省三个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三市坚持生态立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刁艳  于薇 《建筑与环境》2007,1(6):66-67
经过20世纪后二十年的迅猛发展,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我国几乎所有城市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面貌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作为城镇面貌的有力体现,主要街道的景观整治在许多中小城市里正在热烈地进行着。下面介绍的沈阳新城子区重点街路景观改造设计方案,是我们对于如何塑造北方城市街道形象的一次探讨与尝试。  相似文献   

13.
近日,以“和谐都市光影未来”为主题的飞利浦照明City.People.Light(城市·居民·灯光,简称CPL)论坛活动在沈阳召开,这也是今年飞利浦CPL论坛年度系列活动的“东北站”。来自飞利浦照明的城市照明专家与来自沈阳市城市规划院、建筑院、城建局、路灯所相关人士、设计院设计师、照明设计师以及终端用户等,以沈阳市的城市照明发展模式为具体的探讨平台,为中国的工业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变的道路展现了诸多可能。  相似文献   

14.
《门窗》2016,(12)
建筑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元素,建筑物的布局排列方式构成了城市空间的建筑肌理。国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新一轮城市化进程,如何提升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环境之间、建筑浓郁自然之间的和谐性,如何建造出更具中国建筑特点和地域特点的建筑,如何使我们居住的城市更加和谐、美好,这些问题值得广大城市规划管理者和建筑师深思与探究。  相似文献   

15.
正"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自然禀赋,造就了诸暨一方秀丽山水。多年来,浙江诸暨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浙江省首批生态县市和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浙江省节水型城市等称号,"西施故里"、"五泄胜景"、"千年榧林"、"东白山水"等在长三角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时诸暨也是中国袜业之都、中国珍珠之都、中国香榧之都。诸暨市现已建成制水厂9座,公共供水能力30.5万立方  相似文献   

16.
都市桃花源湖南馆 上海世博会湖南馆名为“桃花源里(Xanadu)”,展示主题为“都市桃花源”,取“桃花源记”之意境.意在用人类的智慧和理性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完美融合。展示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实验区为背景,演绎未来自然、生态新型都市的构想,通过“师法自然”来实现天人合一、返璞归真、和谐自然的中国未来城市生活意境。蔡伦造纸、隆平水稻、白石艺术、毛泽东故事等湖湘人文形象都贯穿整个展览。  相似文献   

17.
吴斌 《江苏建筑》2003,(1):21-2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城市环境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园林城市的评定是国家为推动城市环境建设而采取的一个措施。国内的城市,不论是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都以能跨入园林城市之列而感到骄傲。当然这也是吸引外资的一个有利条件。太湖流  相似文献   

18.
李宝华 《城乡建设》2011,(10):34-35
十年前,寿光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建设群众满意工程,构建和谐小康社会为出发点,大力建设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宜居城市的工作目标。经过十年的锻造磨砺,寿光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城市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环境整洁有序的宜居城市。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  相似文献   

19.
李相鈗 《城乡建设》2009,(10):77-78
一、水原市公园绿地的概念 以建设绿色城市为目标,水原市正在有系统地进行公园绿地建设管理,营造舒适的城市环境,促进市民情操涵养的培养。以低碳排放、绿色成长为基础,为建设所有人都愿意在此生活的清洁环境绿色城市,水原市正在构筑民间、官方、学界共同努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绿地体系,大力推进动植物自由栖息生活的公园化事业。  相似文献   

20.
铜陵市是一座工业城市,是新中国第一个铜工业基地,1956年依矿建市,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在城市发展中,自然生态环境遭受较大破坏。为改善生态居住环境,铜陵市坚持走转型发展、改革创新的新路,将节能、减排、绿色生态建设作为城市发展核心战略,是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在城市建设方面,铜陵市积极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重点围绕西湖新区进行了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