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盐酸心律平注射液治疗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选入的21例心电图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用心律平注射液70~210mg/次的总量,静注后,观察并记录心电图、血压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记录心电图的变化情况,了解对患者血压、心率等的影响.结果本组2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注射心律平后全部转复,总有效率达100%,21例均在注射药物后9~53min内转复,平均转复时间(20.6±15.0)min;注射心律平注射液后血压均平稳.结论心律平治疗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起效较快,副作用少,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治疗舒张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不同的用药剂量与疗效和副作用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单纯性舒张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Ⅰ组(倍他乐克6.25mg,2/d,每2周增量1倍)和Ⅱ组(倍他乐克12.5mg,2/d,每周增加12.5mg),分别观察治疗2,4,8,12周后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量-效关系.结果 Ⅰ组:治疗2,4,8,12周后有效率分别为17.6%、38.2%、94.1%、100.0%;Ⅱ组:治疗2,4,8,12周后有效率分别为23.3%、60.0%、93.3%、100.0%.Ⅱ组前4周疗效较Ⅰ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8周后二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倍他乐克可明显改善舒张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量-效关系和耐受性.以12.5mg,2/d口服,每周恒量递增12.5mg的治疗方案为佳.  相似文献   

3.
基于A/O工艺与泳动床工艺技术的联合,开发出A/O泳动床生物膜反应器.A/O泳动床系统表现出高效去除COD_(Cr)、NH_3-N和TN以及较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在HRT=12.5 h,回流比为300%,进水COD_(Cr)、NH_3-N平均浓度分别为343.4 mg/L、94.1 mg/L时,COD_(Cr)和NH3-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6%, 86.8%;COD_(Cr)的容积负荷与去除负荷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70 4;系统在较低的C/N下,TN平均去除率为70.8%.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早期纵隔引流液回输对异体库血用量、血液凝血机制、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4h内纵隔引流液量超过400m1的患者,随机分为纵隔引流回输组和对照组各20例.记录术后24h异体库血用量和术后4~24h纵隔引流液量,并于术后4h、12h和24h检测血液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肌酐水平.结果 回输组术后24h异体库血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4~24h纵隔引流液量二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4h、12h和24h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肌酐水平二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早期纵隔引流液的回输是减少术后异体库血应用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方法并不影响血液凝血机制和增加出血,也不影响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方法.观察组52例,服用厄贝沙坦,平均(75±15)mg/d,对照组37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二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DV),6min步行试验及心肌耗氧量.结果其相关参数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观察组再住院率及病死率明显减少(P<0.025).二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肾功能、血糖、血脂、血钾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非瓣膜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某大型化工集团园区废水处理厂采用A/O2工艺.因受进水中S2-、C2H2、As、Ca2+、CN-等抑制物质及大量无机颗粒的影响及冲击,导致出水氨氮高达56.6 mg/L(实际进水TKN 70.7 mg/L),远未达到氨氮≤20 mg/L的要求.在进行多种工艺比较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流去除抑制物质及SS的预处理措施,改变并优化现状处理工艺,形成以预处理-A/O2-混凝沉淀为主体的改造中试工艺路线.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平均CODCr 1 000 mg/L、TKN 124 mg/L时,出水CODCr<80 mg/L、氨氮<15 mg/L,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惠河通州段护坡跌水复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通惠河通州城市段为例,在长20 m、宽6.5 m的六角混凝土王睾护坡人工跌水试验,平均净增溶解氧3.62 mg/L.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护坡形式跌水复氧能力:台阶种植水生植物护坡>混凝土板种植匍匐水生植物护坡>生态板护坡>建筑砖块梅花状布置护坡>六角混凝土砖护坡,平均净增溶解氧4.25 mg/L.与其他河道曝气方法比较,护坡跌水复氧具有因地制宜、投资省、维护管理方便等特点,而且还具有重建河滨带生态系统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移动式污水处理系统应用于分散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分散型生活污水量小面广的特点,开发出移动式污水处理系统,系统由生化预处理池和车载式移动污水处理设备组成.中试结果表明,采用该组合工艺,出水CODCr<40 mg/L,BOD5<10 mg/L,TP<0.5 mg/L,TN<10 mg/L,NH3-N<1 mg/L,其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6.69%,94.89%,89.40%,74.35%和97.89%.出水指标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试装置分别研究了冬季低温(7~15 ℃)、水温回升(14~22 ℃)和较高水温(27~32 ℃)等条件下的工艺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当生物段HRT为3.3~6 h、预处理PAC投加剂量30 mg/L、填料投配率30%的条件下,温度对CODCr、SS、TP的处理效果影响很小,对生物硝化和反硝化的影响较大.当水温为7~13 ℃时,出水NH3-N平均在7.84 mg/L,TN的去除率只有18.4%;而水温20 ℃以上,出水NH3-N浓度<1 mg/L;TN的去除率达到50%.低温时污水经过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的氮、磷仍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EH)患者大动脉粥样斑块、内皮功能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选择109例EH患者,其中男56例,女53例,平均年龄(60.8±6.2)岁.应用B型超声诊断仪对所有病例颈动脉、肱动脉进行扫查,检测颈动脉中层厚度(IMT)及粥样斑块,在静息、反应性充血时对肱动脉内径进行检测.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血液中IL-6、TNFα的浓度.结果 IL-6、TNFα与IMT呈正相关,粥样斑块组IL-6、TNFα高于非粥样斑块组,P<0.05.加压充血后,肱动脉管径平均扩增率(Flow-MD)IL-6、TNFα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329、-582,P<0.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液中IL-6、TNFα浓度增高与动脉细胞功能受损、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