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朱良文1960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土木建筑学专业。历任华南工学院教师、云南工学院建筑学系系主任、云南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昆明本土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等职。多年来一直从事地方性、民族性建筑、特别是云南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出版有《丽江古城与纳西族民居》、《THE DAI》等著作。  相似文献   

2.
简讯     
<正>昆明理工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项目荣获AR居住建筑奖近日,由香港中文大学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完成的"光明村灾后重建示范项目"获得了2017年度《建筑评论》杂志的居住建筑奖(AR House Awards)。该奖项旨在表彰全球具有特别贡献的人居建筑,2017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250个项目参选。此次获奖的项目是由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吴恩融、博士万丽、博士生迟辛安等主持,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柏文峰教授参与完成的。项目遵循了"本土技术,本土材料,本土工匠"的原则,就地取材采  相似文献   

3.
孟妍君 《云南建筑》2013,(3):157-159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教授杨大禹,长期从事云南地方民族建筑与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研究,近年来对城子村的保护更新发展进行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在内的多项研究与实践,他从现状民居的特色研究分类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与更新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拟与黑龙江省室内装饰协会携手,共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科技创新"主题征文活动。征文方向:城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理论、建筑技术·应用、路桥工程·管理、工程管理·实践、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工业遗产、智慧建筑,等等。活动主旨:开辟理论探讨园地,搭建观点交流平台,寻找建筑领域研究热点,提升建筑领域研究水平,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建设是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之一,乡村住宅改变是重点,装配式住宅集环保、节能、减排、舒适于一体,是乡村住宅发展方向。该研究通过梳理湖湘民居特色及现存问题,提出湖湘装配式建筑实施的五大策略:鼓励绿色装配式策略;采用BIM技术的智能装配式策略;湖湘建筑差异化策略;"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策略;装配式民居规划试点布局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湖湘装配式建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罗德胤,1973年出生,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2003年博士毕业,主要从事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的研究工作,完成多个课题。2012年起担任住建筑部传统村落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全国数十个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具体包括: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申报地环境整治、云南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河南新县西河村保护发展规划与落地实施、浙江松阳县界首村保护发展规划与落地实施、浙江松阳县平田村保护发  相似文献   

7.
《建筑师》2004,(4)
2004年7月20日~24日,第13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暨无锡传统建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山明水秀大饭店隆重召开。与会代表来自海内外各地,包括大陆、港澳台、美国、英国、捷克等地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和设计研究单位工程设计人员共96人。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李晓峰博士、台湾中国技术学院建筑系教授阎亚宁博士、无锡市园林局总工程师夏泉生先生、云南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高级规划师顾奇伟先生分别作题为《多维视野中的乡土建筑研究》、《清代地方城市空间结构解析之研究》、《惠山古镇保护及其规划》和《…  相似文献   

8.
秦佑国:男,1945年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建筑促进会主任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相似文献   

9.
以大理白族民居建筑为例,从中国建筑现状及传统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入手,分析了装配式建筑优势,提出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应用于白族民居中,力争推广应用到其他少数民族的特色民居建筑中,实现民族特色民居可复制性建造的设想,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升建筑品质和改善乡村建筑整体面貌,推动特色民居的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0.
传统民居与旅游开发——通海论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筑》2006,(4):26-35
朱良文(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座谈会主持人):这次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昆明本土建筑设计研究所共同组织《滇中南民居研讨会》,几天来考察了元阳、建水、石屏、通海等地的民居及其传统村落、街区、名镇、名城。在考察即将结束的今天,我们在通海举行这个座谈会,主题是“传统民居与旅游开发”。这是一个长期被关注的话题。对这个问题多有争论。  相似文献   

11.
杨庆 《云南建筑》2005,(3):88-90
从云南傣族传统聚落的形态演变,分析傣族聚落的构成特点,概括傣族聚落的形态特征;从宗教建筑、民居建筑等方面较系统地介绍云南傣族乡土建筑的特色。本文摘自作者主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中心(WHC)资助研究项目“Thematic Study on the Ethnic Traditional Settlement and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Dai People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as well as that in Vietnam, Thailand and Laos”,项目编号4500014241。  相似文献   

12.
《建筑材料学报》2007,10(6):F0002-F0002
汪维,男,1946年5月生,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具有较扎实的高分子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现任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资深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专家,担任职务包括:国际建筑及建设研究和创新委员会(CIB)副主席、建设部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绿色建筑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建筑学会副会长、上海建设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节能和建材专业委员会主任等.长期以来从事化学建材的研究开发及管理工作,先后组织和主持了十余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的科研项目.其中直接负…  相似文献   

1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在传统村落民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首先,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推广装配式建筑的热点影响因素、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构建出研究热点共现图谱;其次,结合SWOT法确定贵州黔东南地区传统村落中推广装配式民居的16个内外部因素;最后,构建传统村落装配式民居推广战略选择模型,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可为贵州黔东南地区传统村落乃至全国其他传统村落推广装配式民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型竹建筑”之于云南和东南亚建筑文化圈。有着广阔的经济、文化市场需求和资源条件。二十年前,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考察云南后,就遍及云南各地的竹资源敏锐地提出:成立云南竹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组。竹建材开发和“新型竹建筑”一议即在此背景下提出,并有过一些实践。由于课题的综合性较强,20年来,各学科专家就“新型竹建筑”的文化背景、市场开发、资源状况、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的研究作了不懈努力。现拟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与低碳经济对此系统总结,目的在于发挥区域性比较优势.借助现代科技的支持,把它形成以版纳、德宏为主并沿湄公河、伊洛瓦底江而下,一项改善民生、发展区域性低碳经济的大产业。  相似文献   

15.
不管是经济水平的飞速增长,亦或是生产技术的飞速前进,房屋制造也进入了"流水线作业"阶段,装配式建筑应时而出,装配式建筑的建筑构件经过工厂的预加工后,见生产完成的建筑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完成,相较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效率高、工期短、绿色环保等优点,必将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主角。  相似文献   

16.
"一颗印"民居作为中国古代民居的代表之一,广泛流行于云南、陕西等地,其中昆明海晏村"一颗印"民居具有浓厚的云南本土气息,在云南的建筑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在实地进行测绘之后,详细介绍了海晏村"一颗印"民居的建筑技术特点,并以此为根据简单梳理了建筑技术与建筑功能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并且以建筑发展的历史为脉络,论述建筑技术对建筑功能与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对徽州乡土建筑的关注始于1992年,依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古建筑测绘"课程,二十多年来,我们不间断地对徽州文化圈中的城镇做着乡土调查,完成了15个古村落和民居实地测绘,并借助于成规模的测绘和调研成果,完成了多项实际工程(包括控规、保护规划、单体设计等)和研究项目。徽州文化圈内的乡土建筑特征明确,在进行这项工作之前,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它进行了研究,但限于调研的规模,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日前,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牵头完成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研究与示范"验收会。项目针对我国主要采用的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关键技术开展了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示范,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结构设计、预制构配件生产、结构安装施工、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等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全产业链主要环节的关键技术31项,  相似文献   

19.
现今,绿色建筑技术在国内的城镇建设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与推行,特别是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这与传统的建筑技术相比较而言有着非常显著的特点及优势。由此可见,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技术尤其是国内的建筑行业有着必然的发展势头。在分析BIM建筑模型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给出了几项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技术的实施规划,并对实际项目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乔琦  高静 《华中建筑》2011,29(2):51-53
阐述云南艺术学院呈贡新校区教学区方案的"乡土"设计理念,以及选择云南本土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作为设计源泉的理由通过时云南乡土建筑分析、抽象与提炼,控制完成教学区的规划和各学院教学楼的设计试图说明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注入乡土精神,适当运用乡土建筑语言,能够创作出更具特质的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