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里湾长6油藏自1996年投入开发试验,1997年采用反九点面积注水井网为主注水开发以来,保持高效开发至今已有14年。2007年综合含水突破20%,进入中含水开发阶段后,随着采出程度的增大,油层普遍见水,平面、剖面矛盾加剧,剩余油分布规律日趋复杂,控水稳油形势日益严峻。充分利用动态分析法、沉积相法、剩余油测试技术、数值模拟技术及检查井等多种方法,较为准确地描述了五里湾长6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对剩余油挖潜技术应用及效果进行了系统总结与评价,探索出了符合五里湾长6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的科学方法及挖潜技术,对同类油藏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靖安油田大路沟三区属低渗透油藏,经过10余年的注水开发,目前综合含水78.7%,已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剩余油高度分散,措施挖潜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动态分析法、数值模拟法、油藏工程法、动态测试等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为下步油藏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同时开展加密调整挖潜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安塞油田是典型的低渗透油藏,经过20多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矛盾也日益突出,主要存在油井见水后产量递减快、储层天然微裂缝发育、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套损及水淹关井逐年增多等问题。结合安塞油田多年开发实践效果,在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井网调整、重复压裂、堵水调驱、套损井治理工艺技术研究,形成了安塞油田中高含水期剩余油有效动用技术。该技术在安塞油田推广应用1 100余井次,累计增油20余万吨,采收率提高了1.8%,油藏整体开发形势较好。  相似文献   

4.
胡尖山油田H151区延9油藏经过近十年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期稳定生产难度逐年加大,因此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研究该区延9油藏开发历程、开发特征及规律,借助三维地质建模分析总结剩余油分布规律,确定含水上升受控因素和注采开发单元;结合储层认识和剩余油分布特点,评价更新井和长停井复产效果,为后期油田稳定生产及同类油藏开发提供保证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特低渗均质型五里湾长6油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后,平面上水驱波及半径增大,剩余油分布复杂,剖面上注入沿高渗层段突进、低渗层段难动用,常规的注采调控技术手段挖潜难度大。针对油藏进入高含水期如何稳产及提高最终采收率的核心技术难点,本文在深入剖析开发矛盾基础上,立足一次井网水驱,通过对聚合物微球驱的矿场实践及应用效果总结,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对同类油藏高含水期稳油控水具有较强的技术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靖安油田五里湾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组是鄂尔多斯盆地典型的大型整装特低渗砂岩油藏,目前含水已超过20%,进入中含水开发期。针对开发中暴露出的水驱油效率下降、见水后产液(油)指数急剧下降及油田稳产难度大的特点,建立了中含水期长6油藏稳产技术,提出了下步稳产方向,通过稳产技术的现场试验及应用,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7.
采油三厂侏罗系老油田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地下油水分布情况日益复杂。挖掘剩余油是侏罗系老油田目前开发阶段的主要任务。结合近年来侏罗系老油田调整和挖潜经验,总结了剩余油研究方法以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对该类油藏提高开发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靖安油田ZJ2区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油藏开发表现"低采出、高含水、递减大"的特征,油藏平面、剖面矛盾加剧,油藏水驱状况日益复杂,水驱油效率降低,剩余油分布状况日趋复杂,挖潜难度增大,油藏控水稳油形势日益严峻,调驱或三次采油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为此,根据低渗透油藏储层特征和流体特征,在广泛调研和室内实验评价的基础上,借鉴东部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思路,开展微生物驱油技术试验,通过矿场实践有效提高了驱油效率和最终采收率,丰富了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稳产技术体系,为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临2馆三3正韵律厚油层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与挖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盘油田临2馆三3油藏为正韵律厚油层,直井开发20多年后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成为典型的次生底水油藏,底水锥进严重,含水上升快,水驱油效率大大降低,开发调整效果较差.在充分研究该油藏开采特征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了7口水平井,投产后效果很好,断块综合含水下降6.3%,采油速度提高0.91%,采收率提高7.2%,增加可采储量24×104 t.实践证明:搞清剩余油分布规律,运用水平井技术,对提高正韵律厚油层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的采收率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0.
老君庙M油田因为经历了多年的开发与调整,地下油、气、水分布十分复杂,因此,高含水期油田开发与调整难度比处于低、中含水期的油田要大得多。剩余油研究是中高含水期油藏改善开发效果的重要工作,是开发调整、综合治理的依据。本次研究除运用动静态综合分析法定性—定量对宏观剩余油分布作出描述研究,也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宏观剩余油描述结果定量地精确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