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读语言的模糊性与歧义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语言模糊性和歧义性的定义入手,通过对语言模糊性和歧义性产生的原因及其不同表现形式的分析,指出语言的模糊性和歧义性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结构歧义是汉语自动句法分析系统的主要处理难点之一,研究汉语中常见的歧义结构类型与格式,进而探讨较为有效的消解策略和方法,对提高当前汉语自动句法分析系统的准确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基于歧义结构实例的分析,将汉语中常见的歧义结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通过考察歧义结构实例的歧义性,认识了结构歧义的产生原因,并探讨了不同的消解策略,特别是基于实例的消解策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面向对象语言产生的歧义性进行探讨,对可能出现歧义性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并提出有效避免和解决歧义性的方法。为高效、准确的利用面向对象语言编程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汉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涉及代词时会出现歧义;歧义是VP省略结构的重要特征。包含VP省略的汉语并列句与关系小句,显示的歧义特征基本相同:当VP省略结构包含一个代词时,有严格和松散释义歧义;当VP省略结构舍有多个代词时,除了严格意义与松散意义外,还有混合意义,但对混合释义有限制。这两种歧义表明汉语VP省略结构与英语VP省略结构一样,呈现两个特征:严格和松散释义歧义及删除性效应。  相似文献   

5.
预设是自然语言中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有时由于缺少语境信息,预设会产生歧义,因而导致人们对句子的语用推理出现偏差。然而预设具有可取消性,人们可以根据特定的语境或客观事实来排除不合乎语境的潜在预设,从而对预设的歧义作出准确判断,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本文从预设的可取消性出发,以日常生活中一些会话为例,分析探讨其中的预设歧义及其最终的消解。  相似文献   

6.
歧义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歧义现象主要表现为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本文主要探讨结构歧义的基本类型,并提出了排除歧义的相关对策。分析和研究英语结构歧义能给教学、交际、翻译等带来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句法分析中的知识表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法分析是机器翻译系统的关键一环,对消除歧义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句法理论和知识表示又是句法分析的基础,通过上下文无关文法,扩充转移网络,格文法是句法分析中用到的几种知识表示方法,分析了这几种表示方法的特点,以及它们在消除歧义性方面的优劣。  相似文献   

8.
歧义句语义含糊,模棱两可,妨碍人们准确地互通信息。造成歧义的原因较多:同音或同形异义词、多义词等均可造成歧义。除此之外语法不严谨的句子结构亦可造成歧义。歧义是人类语言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本文拟就常见英语结构歧义所产生的原因举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歧义是汉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歧义的成因复杂,类型多样,文章分析了造成歧义的原因及分化歧义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句法分析中的知识表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句法分析是机器翻译系统的关键一环,对消除歧义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句法理论和知识表示又是句法分析的基础.通过上下文无关文法、扩充转移网络、格文法是句法分析中用到的几种知识表示方法,分析了这几种表示方法的特点,以及它们在消除歧义性方面的优劣.  相似文献   

11.
英语歧义现象是英语学习、应用过程中的“拦路虎”,必须“啃掉”。本文作者从语义学的角度对英语中的词汇歧义、结构歧义、功能歧义和修饰歧义等作了初步的归纳、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消除歧义、避免误解的一些方法和设想。  相似文献   

12.
"也"是个特殊的副词,在现代汉语里有不同的用法,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归纳言之主要有3种格式,除了语言学的研究外亦可以从逻辑学角度来分析"也"字句歧义,主要包括隐涵和预设两个方面,"也"字句中隐涵了同样性、并存性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多重隐涵义的取舍是有规律可循的.从隐涵和预设角度都可消除"也"字句歧义.  相似文献   

13.
歧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英语中就存在很多歧义句.造成歧义的原因很多,有语音、词汇、句法等因素,其中句法歧义是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英语句法歧义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排歧方法,对英语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际等活动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本质上讲语言歧义不仅是一种交际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将运用动态的认知语用理论来研究汉英旅游广告语中歧义的认知规律,归纳出影响其理解的相关认知因素,找出其认知特点和倾向。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得出:受试者对旅游广告是否有歧义的认知程度;旅游广告语歧义的绝对歧义度;不同受试者对汉英旅游广告语中歧义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15.
从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词汇和语法混合型歧义,以及语境歧义等五个方面来探讨的英语歧义的形成及其存在的形式,从而透视消除歧义所需要的合适条件。  相似文献   

16.
歧义是语言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很多场合,人们都力求语言清晰明了,避免歧义。但歧义并不总是消极的。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等角度分析概括了歧义的积极面——给人们带来欢笑的幽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术语单义性的特点探讨林学学科语境下“作业”组合术语的翻译。语境对术语有着解释和制约作用,体现在翻译过程中对词语的理解、选用和排除歧义上。在林学名词“作业”组合术语翻译中注重语境对词义的制约与解释作用,能使词语在多义和歧义中获得更准确的词义,从而确保术语的单义性。  相似文献   

18.
“也”是个特殊的副词,在现代汉语里有不同的用法,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归纳言之主要有3种格式,除了语言学的研究外亦可以从逻辑学角度来分析“也”字句歧义,主要包括隐涵和预设两个方面,“也”字句中隐涵了同样性、并存性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多重隐涵义的取舍是有规律可循的。从隐涵和预设角度都可消除“也”字句歧义。  相似文献   

19.
歧义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正确处理歧义现象对语言学习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用四大因素入手,结合若干实例对英语歧义句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认识和运用歧义。  相似文献   

20.
只要有语言的地方就存在着歧义,歧义(ambiguity)是指一个单词或者句子具有两种或多种以上的理解意义。尽管在社会语言中歧义无处不在,但这一现象的确也给人们的日常交际带来了诸多障碍和误解。本文在简要回顾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之上,将运用该理论对结构歧义句进行分析,进而达到消除歧义,准确理解语义,正确运用句子之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