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俯冲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由于垂直向下速度的存在,使得沿水平飞行方向不再满足平移不变性,导致常规全孔径成像算法无法直接运用于俯冲段的大斜视子孔径成像。针对这些问题,该文基于俯冲等效平飞模型以及子孔径成像特性提出一种俯冲段子孔径SAR大斜视成像算法 频域相位滤波算法(FPFA)。其创新思想是通过方位频域引入滤波因子校正方位空变。由于俯冲等效平飞模型会造成成像平面的旋转,引起较大的图像畸变,为了解决该问题,该文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反向投影的快速几何校正方法,得到近似无畸变或畸变较小的地距图像。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验证该文成像方法和几何校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大视角成像系统的快速精确校正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成像系统中,非线性几何畸变的高精度数字校正仍然是一个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以径向几何畸变为主的非线性几何畸变模型为基础,通过对影响畸变参数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于成像系统内部参数的迭代算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精确地推算出实现畸变校正所需的参数,校正精度与CCD的采样量化值相当。  相似文献   

3.
针对双基地角使双基地ISAR(B-ISAR) 1维距离成像分辨率下降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多量测向量(MMV)模型的复数近似消息传递(MCAMP)的B-ISAR 1维距离成像分辨率增强算法。首先,建立距离联合稀疏模型。然后,通过向量化处理将联合稀疏问题转换为块稀疏复数基追踪去噪问题,利用Kronecker积提出MCAMP算法进行求解,以得到不受双基地角影响的1维距离像。最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代替矩阵与矩阵相乘进一步减少了计算复杂度,进而提高了算法的实现效率。仿真成像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重构精度和重构时间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空间目标双基地ISAR越多普勒单元徙动校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基地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的越多普勒单元徙动问题,以转台模型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回波信号模型和散射点相对收发双站速度变化2个角度分析了越多普勒单元徙动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了基于距离单元相位补偿的多普勒徙动校正算法.该算法首先由双基地雷达与目标的几何关系估计出其等效旋转速度,然后通过等分观测期间的目标回波获取2幅不同观测视角的ISAR图像,依据图像旋转相关最大准则估计出图像的等效旋转中心,实现一维距离像的定标,最后对每个距离单元进行相位补偿,完成越多普勒单元徙动的校正.仿真实验表明,算法能有效解决双基地ISAR越多普勒徙动问题,提高ISAR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BP神经网络用于大视场显示设备的畸变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立坤  刘晓宏  李洁 《电光与控制》2012,19(12):43-46,57
大视场光电成像显示设备中会出现光学系统引起的图像几何畸变现象。为了提高显示设备畸变校正效果,并克服传统BP算法存在局部极小点、收敛速度慢等缺点,采用了基于优化理论的LM算法来改进传统BP神经网络算法。提出一种含有双层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畸变校正方法,可在不确知畸变数学模型情况下,实现自适应地建立畸变图像与原始图像之间的高精度映射关系。在Matlab平台上进行算法的深入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双隐含层BP神经网络算法易于实现、数据处理能力强、校正精度高。与多项式拟合方法的畸变校正模型相比,基于双隐含层BP神经网络算法的畸变校正模型的各项精度指标提升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遥感图像前期处理算法在面对海量地面数据时计算时间很难满足需求的问题,基于RPC模型的遥感成像几何校正算法的并行加速和基于SIFT特征提取的图像匹配技术的并行加速研究。针对几何校正的主要步骤及其速度瓶颈问题,提出了可采用的并行加速方法,同时结合SIFT的特点提出了并行优化加速的方案。采用基于数据划分的并行方法对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和SIFT特征提取算法进行加速。最后利用CUDA环境,在CPU+GPU异构系统下,设计试验对两个算法优化并行提速,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加速方案和优化算法能大幅提高遥感图像的前期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7.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用电磁波获取地球表面的电子图像。由于是侧视成像,SAR图像固有地含有定位误差,这些误差来源于SAR成像几何、成像模式、散射特性以及图像形成过程。因此,在SAR图像使用中必须考虑这些误差并予以校正。利用先验控制点信息可提高星载SAR图像定位精确度,校正几何畸变。分析了星载SAR图像定位的系统误差传递规律,通过将误差传递特性相似的系统误差源进行等效合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系统误差校正模型,蒙特卡洛(Monte-Carlo)仿真实验验证了新模型具有更高的系统误差校正精确度。  相似文献   

8.
邓雷  龚惠兴 《红外技术》2006,28(10):571-575
图像的几何畸变广泛存在于应用广角镜头的成像系统,畸变的存在尤其不利于基于图像分析的定量分析领域。针对一个基于图像分析的红外角位置测量系统,提出一种实用广角成像系统几何畸变数字实时校正方法,阐述其畸变参数的标定方法,图像的空间变换和灰度插值方法,基于实时性要求,给出畸变校正的算法步骤,实验表明,此广角成像系统几何畸变数字实时校正方法有效提高了角位置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并具有一定的实时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基于后向映射查找表结构的几何校正算法,结合双线性插值算法和SDRAM的时序特性,利用FPGA内部存储资源设计了一个特殊的Cache来缓存图像数据,等效实现了对SDRAM缓存图像四邻域像素的快速随机读取.该方法处理延时小、实时性强、成本低,可实现高分辨率视频图像的实时几何校正,对不同畸变视频图像校正,只需修改映射查找表.  相似文献   

10.
姜宇  李娜  孟令杰  蔡辉  巩学美  赵慧洁 《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47(5):526004-0526004(8)
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研制的推扫式岩芯成像光谱仪由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仪、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以及载有岩芯盘的导轨构成。导轨匀速运动的控制误差、两台独立成像光谱仪不同的空间分辨率不同以及不重合的视场范围,导致所获得的数据存在几何畸变,无法直接进行应用处理。针对上述问题,在分析了畸变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三角形靶标的拉伸压缩畸变校正方法以及像元级与亚像元级联合配准方法。通过在岩芯盘一侧布设等腰直角三角形靶标,实现无位置姿态参数下的几何拉伸压缩畸变检测与校正;同时将尺度不便特征变化与扩展的相位相关方法相结合进行图像配准,提高图像配准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研制的岩芯成像光谱仪的实测高光谱数据进行方法性能验证,经过几何校正处理后的岩芯高光谱数据,拉伸压缩畸变校正精度为0.28个像元,配准精度优于0.1个像元。  相似文献   

11.
利用旋转坐标系方法求得了自旋为1粒子在共振旋转磁场下的波函数、自旋极化矢量,讨论了Rabi 振荡,并计算了系统的几何相、动力学相和总相位。  相似文献   

12.
在水印技术的应用中,针对几何攻击的鲁棒性一直是一个难题。这主要是由于即使很小的尺度或旋转攻击,都会使接收图像失去与原水印图像的同步,从而无法检测出水印。提出一种利用几何矩对原始图像和接收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的方法,使水印的嵌入和检测都在同步的基础上进行。该方法具有鲁棒性好、校正精度高、运算简单的特点,同时检测端不需要原始图像。实验证明本算法对翻转、旋转和尺度变化等几何攻击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对数字图像版权进行保护,提高数字水印的鲁棒性,以图像归一化技术为基础,提出一种可有效抵抗几何攻击的数字水印新算法。算法利用图像归一化和不变质心理论,通过对原始图像和攻击后的图像的归一化处理,使水印和图像在嵌入与提取过程保证同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抵抗几何攻击的能力,提高了数字水印抗几何攻击的鲁棒性。嵌入的水印容量较大且水印图像的质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14.
王亮  张朋 《电子学报》2011,39(5):1143-1149
实际工业CT系统很难满足经典CT图像重建公式所要求的射线源焦点、转台中心及线阵探测器之间严格的对准关系.不满足对准关系将导致经典CT图像重建公式所重建的图像中出现几何伪影.本文引入可以描述一般情况下CT扫描几何关系的一组几何参数,给出了由金属丝的投影数据间接估计这些几何参数的方法,还给出了基于这些几何参数的图像重建公式...  相似文献   

15.
无源测距定位系统设计中的GDO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何精度因子(GDOP)是衡量一个定位系统精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为分析三维空间中GDOP随几何位置关系的变化,构建了GDOP分析模型.对GDOP的解算算法和典型四基站三维无源定位系统的分析表明,测距精度最终导致的定位精度会随着用户处于不同的相对几何位置而产生明显波动和规律变化.在以球体作为几何参考体的情况下,GDOP在不同“经线”或“纬线”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或近似为常数;延径向向外GDOP不断增大;基站点处出现GDOP的间断点.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作为用户选择基站或操作区域的基本判据,并可为无源测距定位系统基准站点的布设提供参考.基站周边应当设定适当的保护距离以保持用户的定位精度;用户应当尽可能在参考几何体内部运动;在系统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用户的活动区域等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厚度为 0 .3— 2 .0mm的 5Cr4Mo3SiMnVAl( 0 1 2Al)模具钢和Cr1 2MoV模具钢薄板上 ,采用脉冲Nd :YAG激光进行了激光熔凝实验 ,研究了工艺参数 (脉冲宽度和脉冲频率 )、材质和材料厚度对激光熔凝后熔凝层几何形状特征的影响 ,并用一维解析模型进行了熔化深度的计算。结果表明 :随着脉冲宽度的增加或脉冲频率的减少 ,激光熔凝区的宽度和深度增加 ;Cr1 2MoV模具钢的激光熔化区宽度和深度比 0 1 2Al模具钢的大 ;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 ,激光熔凝区的宽度增加 ,深度减小 ;用一维温度场解析模型进行熔化深度的计算是有效的。激光熔凝工艺参数、材料的热扩散情况和材料的热物性参数的不同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精确求解了自旋1/2粒子在旋转磁场下的Bloch方程,并用旋转坐标系方法得到此系统的精确波函数。对演化波函数取绝热极限可得到Berry几何相,并将这些结果与Bitter等的慢中子实验做了比较。对旋转磁场下的一般AA循环,本文得到了Aharonov-Anandan(AA)总相位和几何相的解析结果。当采取正交态的一般方法,即取入射初态为等权重的两个正交态的叠加,可以证明非对角动力学相与非对角几何相同对角动力学相一样在任意时刻抵消,剩下几何相的对角部分。对匀速旋转的圆锥磁场,此几何相类似Berry几何相为时间的线性函数。最后也讨论了正交态方法和最近用实验实现非绝热几何量子门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lintroductionFamiliesofperiodicsequenceswithhighlinearspanandidealcorrelationpropertyarefoundimPOhalltin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communicationsystemsandcryptography.Klapperetalin[l]constrUctedafamilyofperiodicsequencesnamedquadraticallyrelatedgeomet...  相似文献   

19.
一种星载SAR图像的系统级几何校正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星历参数和星载SAR空间几何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实现了星载SAR图像的系统级几何校正,给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几何模型的星载SAR图像像素定位技术,说明了经纬网中任意点所在距离线被雷达波束中心照射的时刻的估算方法。最后利用仿真数据验证了这种几何校正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台直接探测的用于大气气溶胶测量的M ie散射激光雷达系统,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系统结构,较详细的讨论了该激光雷达的信号校准过程,尤其是几何重叠因子的确定。对校准后信号的反演结果和分析表明,该校准过程正确、稳定、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