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工荒"现象不仅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有可能引发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经历一场嬗变.随着工业经济步伐的加快,用工形势将趋严峻.笔者就安丘市部分企业出现"用工荒"的原因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用工荒的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物业服务企业普遍面临用工荒.这种情况从今年开始愈发明显,其突出表现在物业服务企业秩序维护员岗位的"用人荒"上.在我公司所负责的一个项目中,短短几个月时间,物业小区秩序维护员离职现象非常严重.原来正常小区值班需要21人的秩序维护员员剩下7个人,为了应付人员的短缺,秩序维护员值班从原来的8小时工作制,转变成12小时工作制,甚至一个人上两个班,导致正常的秩序维护值班工作无法进行,这就是目前大部分小区中均出现的场景.  相似文献   

3.
在表示"供行走的道路"义的语义场中,先秦两汉时,"道"处于统治地位,同义的"路"和"途"使用数量远不及"道",且双音节词"道路"产生了;两晋南北朝时期,"路"开始和"道"展开竞争;时至唐代,"路"才在口语中战胜了"道",成为表"供行走的道路"义的常用词.  相似文献   

4.
受英语的影响,新闻报道和网络论坛上逐渐出现了"××门"现象,"门"渐渐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其使用也日益蔓延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与"门"一样,"哥""姐"也摆脱了其传统的意义束缚,逐渐被用在与说话人并非具有亲属关系的人身上.与很多新生事物一样,这些字眼儿的产生、发展、变异和流行与同时期的社会现状、社会心态以及社会价值取向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5.
1925年因"五卅"渗案而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和社会事件,对于分处京沪两地的知识分子群体而言,都是意味深长的沉重一课.面对由此产生的激进民族主义与反帝爱国风潮,与上海知识界的转向和调整不同,北京舆论界呈现出认同与质疑并存的复杂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足以证明,"五四"启蒙精神在"五卅"运动后出现分野,这种分野对于不同类型知识分子群体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豕"指野猪,"彘"指被饲养用来祭祀的野猪,"猪"指饲养而供食用的家猪."猪"字,从豕者声.从"者"声的字往往有"止"义.猪所以得名为"猪",是因为驯养的家猪爱睡不爱动.由于偏旁"豕"和"犭"可以互换,"猪"就逐渐被"猪"取代.  相似文献   

7.
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发展,部分党员干部"松懈心理"开始出现、"短期认识"开始抬头、"创与不创一个样"的问题开始反复.个别基层党组织对深入推动创先争优活动的认识不够高、思路不够清、办法不够多,出现了徘徊现象.为此,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在解决好"五个问题"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在网络语言、报刊以及口语中,用"么"表示疑问的用法相当多见.一般认为,"吗"是由"么"发展而来的,并逐渐将其替代.现如今"么"作为疑问语气词用法出现大规模增长,笔者认为这一用法是对较古用法的激活和继承,并推测这一用法将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文学翻译中"信"与"达"的关系,介绍了钱钟书关于林译小说的"讹"的论述.认为翻译在实现"达"的过程中,"信"是基础,"讹"是补充.文学翻译中恰到好处的"讹",有利于实现"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初春,气温骤降,寒意袭人.人才招聘市场形势严峻,用人单位和广大应聘者心如寒冰.一方面,企业急需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量持续井喷,却迟迟招不到合适的人选;另一方面,广大毕业生手持简历,进出于不同的招聘场所,穿梭于不同的人才市场,却苦于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就业难"与"用工荒"这对看似矛盾的现象,在今年却"和谐"地共生显现,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而如何化解这一两难的局面,原因分析是关键.深究其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上海出现的"钓鱼执法"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钓鱼执法"是执法者对行政相对人实施诱惑方法进行的行政执法活动,"钓鱼执法"在实体上和程序上都不符合我国的行政法治,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相违背.  相似文献   

12.
"康乾盛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太平盛世,其间既有可吸取的经验又有要警惕的教训.同时,"康乾盛世"结束之后不到五十年,中国被西方列强欺凌的近代史开始了.这其中的原因又与"康乾盛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时至今日,作为中国的太平盛世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有可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并不"中的"并"最初表示协同,后来发展为表示总括,"否定"与"转折"语义上的逻辑关联,致使和"不"捆绑在一起的"并"语义上受"转折"的感染,"总括"义逐渐淡化,转折义不断强化,从而获得了表示转折的语法功能,最终"并不"词化为一个反预期标记.  相似文献   

14.
家族小说中"父亲"是"权威"和"传统"的象征.而在现代文学史上,"父亲"则扮演了一个错误的"被告"角色;在"十七年"时期则有了显性和隐形两个"父亲"形象;只有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父子关系才出现一种新型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人席地而坐,"床"是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唐代诗文中,"床"既可解释为传统的坐卧用具,也有用以安置器物的承放含义,在一定语境下亦可释为井边围栏,含义多样.  相似文献   

16.
"伪贫困生",在高校流行的话题,只要以"伪贫困生"为关键词,能轻而易举地检索出大量相关的新闻,它们构成了每年秋天一道奇特的"校园风景".为了几千元贫困助学金,弄虚作假骗取国家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经费,"贫困生认定是高校普遍面临的难题",山西财经大学教师甄德酉说,以往学校判断学生是不是贫困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家庭所在地盖章的贫困证明.但学生要获得这样一个贫困证明,并不困难.于是就出现了"伪贫困生"弄虚作假获得资助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古今中外,宦海波诡云诘,险恶异常,对手们不惜一切手段,欲搞垮对方,根本就不讲仁慈、良心、规则.在国外,曾几何时,"水门事件",让尼克松下台;"拉链门",让克林顿蒙羞.在国内,这几年,也出现了这"门"那"门",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最后以主角身陷"门"内难以自拔,下台了事,甚至还因此引起社会更广泛关注,纪检、执法部门出手,主角锒铛入"牢门".  相似文献   

18.
"忽悠"一词来源于北方一带的俗语,本字是"胡诱",胡乱诱导和欺骗的意思.经过大众媒体的不断传播演绎,"忽悠"一词已成为欺骗、糊弄人的代名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道",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含义就是指传授正确的、科学的知识.可是,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不时会出现一些科学性的错误,造成了负面的教学效果,形成不可挽回的影响,值得我们去反省、沉思.  相似文献   

19.
语料库的研究促进了"3I(Illustration-Interaction-Induction )"教学模式的发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对"3I"和传统的"3P(Presentation-Practice-Pnduction)"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和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3I"教学模式是自下而上的归纳过程,"3P"教学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演绎过程,前者更具先进性.但如何挖掘这一先进教学模式的潜力和应用价值,仍然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一经产生便给中国带来深远的影响.它甚至被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提高到了教育国民的崇高的地位.2千多年来,"诗教"文化的传统绵延不绝.然而,随着近代两学的盛行,我国"诗教"文化出现了断层.当今社会,人们虽越来越意识到"诗教"的重要性,但并未作出多少有实质意义的努力.就连课堂中的诗歌教学因过于重视单个字词的意义,而使多少学生了无兴趣,逐渐丧失了对诗歌的感悟和探求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