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环境保护的需要和能源的日益紧张,国内液化天然气(LNG)行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LNG气化产生蒸发气(BOG),若不对其进行处理,可能造成接收站超压继而引发事故;若对其直接放空至火炬燃烧,则不仅浪费了能源,同时又污染了环境.因此,BOG回收工艺成为LNG接收站的重要组成部分.BOG回收处理方法主要有2大类,即加压外输方法和再液化方法.由于不同规模的LNG接收站产生的BOG蒸发量不同,致使各LNG接收站的BOG回收工艺各不相同,本文主要针对直接压缩工艺、再冷凝液化工艺、直接压缩+再冷凝工艺、氮膨胀制冷液化工艺、混合冷剂制冷液化工艺、液氮(或丙烷)制冷液化工艺、蓄冷式再液化工艺7种BOG回收技术的适用条件、工艺流程及优缺点进行评述,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LNG接收站BOG处理工艺优化——以青岛LNG接收站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蒸发气(Boil Off Gas,缩写为BOG)的处理是LNG接收站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关系着LNG接收站的能耗及安全、平稳运行。为此,介绍了LNG接收站BOG处理的4种工艺:①BOG直接压缩工艺;②BOG再冷凝液化工艺;③BOG间接热交换再液化工艺;④蓄冷式BOG再液化工艺。运用HYSYS软件建立了采用不同BOG处理工艺的LNG接收站模型,对比了目前主要采用的BOG直接压缩工艺和再冷凝液化工艺在工艺流程及能耗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了外输量、外输压力及再冷凝器压力对BOG处理工艺节能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BOG再冷凝液化工艺的改进措施——BOG进入再冷凝器前进行预冷,可比原工艺节约18.2%的能耗。同时还针对青岛LNG接收站提出了BOG再冷凝液化及直接压缩工艺混合使用的优化运行方案,可使进入再冷凝器的LNG流量保持恒定,没被冷凝的BOG经过高压压缩机提压到外输压力,与完成气化的LNG混合后外输,可避免BOG进入火炬系统而造成的能源浪费,同时减小再冷凝器入口流量的波动,使装置运行更稳定、更经济。  相似文献   

3.
一般LNG接收站产生的BOG中含有大量的氮气,热值低,若直接压缩成CNG则严重影响汽车的动力性能;若利用再冷凝工艺采用低温BOG压缩机,因低温BOG压缩机太昂贵,对于小型LNG接收站来说不经济。为此提出一种常温压缩再冷凝的BOG回收工艺,即先将BOG加热到常温再增压,自身预冷回收冷量后再和增压后的过冷LNG混合液化,即可得到合格的LNG,其氮气、甲烷含量和热值均满足要求。通过HYSYS软件模拟,证明采用这种工艺流程完全可以回收一些小型LNG接收站产生的BOG,避免了BOG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4.
LNG接收站BOG处理技术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NG接收站BOG处理工艺分再冷凝和高压压缩两种,均有其不足。就再冷凝工艺而言,接收站无外输时BOG只能采取放空或火炬燃烧等措施进行处理;就高压压缩工艺而言,接收站外输期时无法回收LNG的冷能。为此,分别采用静态模型、动态模型等计算方法分别计算无外输期和有外输期间最大BOG产生量,弄清各种工况下BOG的产生量。在此基础上,从BOG产生的机理出发,分析降低接收站产生BOG的措施。结果表明,优化BOG压缩机组合可有效回收产生的BOG。建议在接收站设计、建设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再冷凝工艺和直接压缩机工艺,采取措施降低BOG的产生,实现BOG的有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5.
LNG接收站BOG气体回收工艺改进与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丽君  全日  邱奎  王孝科 《天然气化工》2012,37(3):48-50,57
对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BOG(蒸发气)气体主要的两种不同回收方式,即再冷凝工艺和直接压缩工艺进行了能耗分析,指出再冷凝工艺更为节能;以进一步节省工艺能耗为目的,对现有BOG再冷凝工艺进行了优化。运用ASPEN流程模拟软件对BOG压缩机进出口压力、BOG温度及物料比等影响BOG再冷凝工艺能耗的运行参数的分析,提出了利用高压LNG对增压后的BOG进行预冷,降低物料比从而降低BOG压缩机能耗的工艺流程。优化后的BOG再冷凝工艺节能效果显著,较原工艺可节约BOG压缩机能量消耗31.4%。  相似文献   

6.
BOG处理是接收站的关键工艺。接收站项目在不同运行阶段,BOG处理工艺选择也不同。本文主要针对接收站建站初期外输管网与接收站建站速度不匹配问题,采取再液化工艺回收处理BOG。对膨胀制冷、混合冷剂制冷、高压射流制冷再液化工艺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以期为其他同类工程项目更好的选择BOG处理工艺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天然气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LNG接收站兴建起来。由于LNG的特殊性,生产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产生BOG。为了给LNG接收站选择合适的BOG处理工艺,分析现行的BOG直接输出和再冷凝工艺,着重从装置构成、能耗和运营成本等方面对比BOG再液化和CNG外输两种工艺,结果表明,BOG再液化投资、能耗较高,但与CNG相比仍然具有优势。同时,对现有BOG再液化工艺流程进行优化,使BOG经再液化压缩机升压后既能进行再液化回收,也能直接外输进入管网。该研究可为新建LNG接收站的BOG处理工艺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化工》2017,(1):93-97
针对国内LNG接收站投产初期BOG无法回收的问题,以某典型LNG接收站为例,优化确定BOG回收处理规模,分析比较了氮膨胀制冷工艺、混合冷剂制冷工艺和喷射制冷工艺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喷射制冷工艺以其操作弹性大、易维护、可即停即起的特点,更能满足LNG接收站对BOG回收处理装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国内已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采用蒸发气(BOG)再冷凝工艺回收BOG,但是再冷凝器作为BOG回收系统的核心设备,存在操作难度大、稳定性低等问题。通过对LNG接收站项目BOG回收系统的介绍,分析了再冷凝器流量、液位、压力控制系统方案,针对接收站操作过程中对再冷凝器造成的干扰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LNG接收站BOG回收处理工艺主要分两种形式,一种通过再冷凝器冷凝成LNG后加压、气化并外输;另一种是直接压缩进行外输.从再冷凝器相关工艺流程可以看出,再冷凝器实质上是一个物料发生相变的反应容器,因此如何更好得使再冷凝器运行稳定,最重要的是控制好进入再冷凝器气液比,以及出口与入口的物料平衡.通过讨论LNG接收站的两种BOG回收处理工艺,指出不同的接收站适用不同的BOG回收处理工艺,随着产业集群化发展,直接加压至用户的工艺更适用未来冷能利用及配套电厂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