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COPNA树脂可作为炭/炭复合材料的基体前驱体。为提高以苯甲醛为交联荆,蔡为单体,浓硫酸为催化剂的缩合多核芳香烃(COPNA)树脂的残炭率,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合成COPNA树脂的交联荆与单体的摩尔比、催化荆的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的残炭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因子强度大小依次为交联剂与单体的摩尔比、催化荆用量、反应温度。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是交联剂与单体的摩尔比为2.5、催化剂的用量为5%、反应温度170℃,此条件下合成的COPNA树脂的残炭率达到76%。  相似文献   

2.
COPNA树脂的合成及其复合材料耐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种不同的油浆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与对苯二甲醇反应,得到三种COPNA树脂。以COPNA树脂、酚醛、环氧树脂为基体,与碳纤维复合,通过模压成型,得到三种不同基体的复合材料。考察了COPNA树脂的软化点、残炭、β树脂含量等粘结性参数以及树脂/炭纤维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经过分析认为,得到的COPNA树脂可以达到工业粘合剂的要求,具有很好的粘绪作用;以COPNA树脂为基体的炭纤维复合材料,表现出很好的耐热性,这为COPNA树脂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低成本和可再生的竹炭产业副产物,富含酚类物质的竹焦油是合成缩合多环多核芳香烃(COPNA)树脂的理想原料。以竹焦油为原料,以对苯二甲醇为交联剂,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COPNA树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热失重(TG)、元素分析等对竹焦油和COPNA树脂的组成、结构和耐热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竹焦油能与对苯二甲醇合成COPNA树脂,其反应机理是在酸催化下的阳离子缩聚反应,合成的COPNA树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较高的残炭率,其起始分解温度350℃,900℃残炭值40.62%,β树脂含量32.8%,软化点51℃。  相似文献   

4.
以乙烯裂解焦油为原料、苯甲醛为交联剂,在对甲基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缩合多环多核芳香烃(COPNA)树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分析、Brown-Ladner法对乙烯裂解焦油和COPNA树脂的组成、结构及耐热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乙烯裂解焦油富含多环芳香烃,且不含长链烷基侧链,空间位阻小,适合作为COPNA树脂的原料。所制COPNA树脂的耐热性、残炭率和β树脂含量较乙烯裂解焦油明显提高,起始热分解温度超过200℃,500℃残炭率达到34.57%,β树脂质量分数为23.02%。  相似文献   

5.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合成多环多核芳烃(COPNA)树脂的研究现状,重点总结了以廉价的富芳烃物质为原料的合成方法。归纳了COPNA树脂的优异性能及广泛用途,介绍了合成方法和机理,为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展望以煤焦油为原料,合成COPNA树脂将是新型煤化工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反应条件对合成树脂的性能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合成出了新型含有萘环和醚键结构的双马来酰亚胺和氰酸酯单体,通过元素分析(E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核磁共振(1H-NMR)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分析,同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原位FT-IR对新型BMPN/DNCY树脂体系的共固化反应机理以及固化物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热失重法(TGA)分析该树脂在氮气条件下的耐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文中使用的方法合成出了高纯度、高产率的新型双马来酰亚胺和氰酸酯树脂单体;BMPN/DNCY树脂的固化反应主要是以BMPN/DNCY共聚反应生成两种六元环结构的共聚物为主,兼有少量BMPN单体自聚;在耐热性能方面,共固化所得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的热分解起始温度(Tc)都在440℃以上,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不同配比的共固化结构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热分解的Tc差别不是很大,在700℃时的残炭率都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7.
三聚甲醛-煤沥青COPNA树脂的合成及复合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煤沥青为原料、三聚甲醛为交联剂,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缩合多环多核芳香烃(COPNA)树脂。采用FT—IR和H—NMR研究其反应机理;采用TG研究了COPNA树脂的热行为。研究表明,煤沥青能与三聚甲醛合成COPNA树脂,其反应机理为酸催化下的阳离子型缩聚反应;相对于原料煤沥青,COPNA树脂具有较高的耐热性、炭收率和β树脂含量。将COPNA树脂与石墨复合,并考察了焙烧温度和COPNA树脂含量对复合材料的体积密度、硬度、抗折强度和电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煤沥青为原料、三聚甲醛为交联剂,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沥青树脂(COPNA树脂),通过添加酚醛树脂对其进行了改性;分别以沥青树脂和改性树脂为原料,与石墨混合制备了复合材料。考察了酚醛树脂含量对改性树脂的残炭率、甲苯不溶物含量、喹啉不溶物含量、p树脂含量的影响,以及树脂含量对复合材料的电阻率,肖氏硬度的影响;采用FT—IR和H—NMR研究其反应机理;采用TG研究了沥青树脂和改性树脂的热行为。研究表明,酚醛树脂与沥青树脂可以在一定比例范围内进行复配,在加热混合过程中酚醛树脂与沥青树脂发生化学反应,提高了沥青树脂的耐热性。经酚醛树脂改性的沥青树脂具有更高残炭率、更高β树脂含量和更好耐热性。改性后的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电阻率、更高的肖氏硬度和更高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9.
COPNA树脂的制备技术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缩合多环多核芳香烃(COPNA)树脂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有关COPNA树脂合成研究最新成果。阐明了该树脂的优异性能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聚乙二醇对树脂基玻璃纤维布复合材料增韧具有优良的效果,但其柔性链段的分子结构本质极大影响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本文以聚乙二醇为改性剂制备了聚乙二醇/BT树脂/玻璃纤维布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分子链长度以及不同含量的聚乙二醇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乙二醇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5%热失重温度以及800 ℃残炭率。在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时,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出现最大值。随聚乙二醇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逐步下降。由于聚乙二醇、BT树脂、玻璃纤维布之间较大的界面结合力,使基体树脂的链运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由于聚乙二醇的加入而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为合理添加聚乙二醇而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提供了热性能方面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聚芳基乙炔具有杰出的耐高温性能,可作为热防护材料的基体树脂,并且其碳纤维/PAA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性能和可靠性远远高于传统的碳/酚醛,其耐高温性能优于当前性能最好的聚酰亚胺(PI),结构稳定性和吸湿性远优于环氧树脂,因此在航天器部件方面有很大应用潜力。主要介绍了聚芳基乙炔的单体、合成方法、性能特点、改性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裂解焦油为原料,以三聚甲醛为交联剂,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缩合多环多核芳香烃(COPNA)树脂。对裂解焦油的基本性质进行了分析,采用FT—IR、1H—NMR和Brown—Ladner法对裂解焦油和COPNA树脂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TG对比考察了裂解焦油和COPNA树脂的耐热性。研究表明,裂解焦油富含多环芳烃,且不合长链烷基侧链,空间位阻小,适合作为COPNA树脂原料。所制备的COPNA树脂具有较高的耐热性、炭收率和13树脂含量。  相似文献   

13.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polycondensed fused polynuclear aromatic (COPNA) resin to a material for flexible printed wiring boards was studied in this work. To give flexibility to the advanced COPNA resin, a polymer blend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 Nylon 6 was selected from the nominated blend polymers with advanced COPNA resin because of sufficient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advanced COPNA resin and the amino groups. The polymer blend film, consisting of advanced COPNA resin and nylon 6 prepared at a blend fraction of 50/50 (COPNA/nylon 6), exhibited sufficient flexibility for printed wiring boards, and exhibited attractive properties of Tg at 158°C and a dielectric constant at 3.6. Morphological analysis was also carried out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o the blends. Phase-separated structures were observed in entire systems of fully cured films because of crystallinity of the nylon 6, but sufficient compatibility for practical uses was observed in both the 30/70 and 50/50 systems. The compatibility became poor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advanced COPNA resin fraction. © 1996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4.
呋喃树脂改性煤沥青的机理及热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琴  李铁虎  王娟  江元汝 《煤炭转化》2006,29(1):66-68,72
以呋喃树脂为改性剂对煤沥青进行了改性,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呋喃树脂改性煤沥青的机理进行了分析;采用热重和示差扫描量热技术(TG-DSC)对改性前后煤沥青的热解行为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呋喃树脂在煤沥青中起增塑作用,其增塑过程通过四步完成,呋喃树脂与煤沥青发生增塑作用时需要吸收热量;呋喃树脂改性煤沥青的耐热性提高,呋喃树脂对煤沥青的残炭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In the presence of 5 wt% of p-toluenesulfonic acid (TsOH), the mixture (TPA/PR = 1.5/1.0) of pyrene (PR) and terephthalaldehyde (TPA) was heated at 160 °C for 1.5 h under nitrogen to give the condensed polynuclear aromatic (COPNA) resin. It was transformed to an infusible and insoluble solid by further heating at 300 °C for 1 h. The obtained material was treated with sulfuric acid at 80 °C for 15 h under nitrogen to give the sulfonated COPNA(PR,TPA) resin. The sulfonated COPNA(PR,BA/TPA) resin was prepared by heating the mixture of PR, benzaldehyde (BA), and a small amount of TPA in the presence of TsOH followed by the treatment with sulfuric acid. The sulfonated COPNA(PR,TPA) resin was reused without significant loss of activities, and exhibited the higher performance than conventional solid acids.  相似文献   

16.
制备出了短切碳纤维增强TDE-85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纤维的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加入有利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提高,并在碳纤维含量为0.2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韧性、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达到最大,分别提高了29.33%、25.31%、30.28%和68.93%。此外,对复合材料的弯曲断裂面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一定量的碳纤维可以较好地分散在树脂基体中,同时,碳纤维原丝和树脂基体的界面结合比较弱,主要依赖于两相之间的物理嵌合。  相似文献   

17.
马来海松酸酐(MPA)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被用作制备耐热多元醇的原料而得到广泛研究.实验将含有耐热基团的新戊二醇(NPG)和MPA制备多元醇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耐热性能.研究了反应体系的酸值变化,通过改变NPG与MPA的摩尔比,得到了具有较大羟值范围的系列产品.对产品进行了红外和热重表征.结果表明,MPA的三个羧基均发生了酯化反应,且反应较为彻底.酯化产物具有较高的初始失重温度,可作为耐热原料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