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服务于女性玩家群的游戏角色原画设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游戏已经成为了一种集交互设计、造型设计、色彩构成、审美情趣等艺术概念于一身的新兴艺术形式。本文针对游戏角色原画设计中关于视觉领域与女性玩家价值需求进行研究。并对通过游戏原画设计,拓展女性游戏玩家群的忠诚度,使之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2.
游戏型儿童学习软件的交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岸  胡卫星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4,(13):2991-2992,3000
游戏型儿童学习软件具有教育性和游戏性的双重特征。该文对游戏型儿童学习软件的交互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视觉、听觉、触觉三方面探讨了用户界面的交互设计,从游戏化设计和学习过程支持两方面探讨了学习内容的交互设计。  相似文献   

3.
游戏型儿童学习软件具有教育性和游戏性的双重特征。该文对游戏型儿童学习软件的交互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视觉、听觉、触觉三方面探讨了用户界面的交互设计,从游戏化设计和学习过程支持两方面探讨了学习内容的交互设计。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密室逃脱类游戏广受喜爱,其交互界面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密室逃脱类游戏交互界设计实践开展研究分析,目的在于对交互界面设计内容和形式设计进行一定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设计心理学是在多领域中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活动的科学,教育游戏强调满足用户教育需求,创造有趣、富有乐趣的学习体验,因此将游戏设计与设计心理学融合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文章以设计心理学为视角,深入研究教育游戏设计的目标和心理动因,揭示其未来发展方向。通过需求分析、心理动因和感官体验等角度,论述教育游戏设计策略,以期为未来的教育游戏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虽然大多数玩家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如第一人称射击、即时战略和角色扮演等游戏上。但实际上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另类的游戏类型,没有庞大的体积、复杂的操作、深奥的剧情,一样能带给你轻松的享受,休闲的乐趣——最重要的是不一样的操作感受。  相似文献   

7.
Creative Pride     
本月Joe Russ访谈Creative Pride的Matt Kenyon——同时也是最新游戏艺术展览平台GamePaused的负责人,谈论他即将成立的游戏服装公司和视频游戏与设计的交叉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从丰富体感游戏内容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实现体感交互开发中间件软件。该软件以Kinect v2为硬件基础,将原本基于键盘鼠标等操作的传统交互方式游戏实现体感化操作。该软件包含映射集构建和模拟测试两部分,利用映射集构建部分完成传统交互事件与用户动作之间的映射关联,利用模拟测试部分进行实时体感化操作游戏。采用3种描述方式对动作进行描述和定义,采用膜版匹配的方法实现动作识别。给出将一款传统交互的游戏实现体感化操作的实例,并投入实际应用来验证该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证明,该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将传统交互方式的游戏实现体感化操作。  相似文献   

9.
10.
华山论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可否认,像自动寻路、自动完成任务等游戏设置曾经让许多游戏玩家倍感惊喜,但游戏最重要的乐趣之一就在于“探索”,随着这份乐趣的消失,接踵而至的便是玩家对于游戏的迅速倦怠。为此,《大武侠》反其道而行之,放弃现有网游惯用的类似功能,以纯手动的操作满足技术流玩家对于游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Flash的俄罗斯方块游戏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孟姣 《计算机时代》2011,(8):20-21,24
  相似文献   

12.
RPG游戏作为现今最受欢迎的游戏类型,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故事性与交互性。优秀的角色设计能够调动玩家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文章在RGP游戏类别下,提出“三维”的细节化角色造型设定的方法,结合经典RPG游戏对角色设定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的分析与归纳,并且引发迎合女性玩家角色缺失的关注,为拓展RPG游戏角色设定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回顾了游戏开发由专业开发公司、设计师开发转向大众化参与的过程,并结合近期在手机游戏产业中出现的Appstore模式,分析了这一模式给更多设计师带来的在设计模式上的变革,并从当前此模式下开发的游戏产品的现状指出了产品在手机多平台间转换、游戏产品创新以及技术门槛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游戏这一新兴的媒介和产业正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有望成长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设计学科。本文从混沌和游戏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入手,通过对游戏系统的混沌特征,游戏性判断与混沌的关系等命题进行解读和分析,发掘混沌与游戏的内在一致与本质关联,为混沌在游戏设计和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线索。  相似文献   

15.
随着嵌入式技术及游戏软件的发展,手机游戏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移动游戏时代。好多大学设置了嵌入式游戏设计课程,五子棋游戏设计是在嵌入式系统环境下,使用标准C语言编程实现五子棋游戏。游戏中包含双人对战下棋功能、人机对战下棋功能、存盘读取记录功能、悔棋功能、记录下棋步数功能、判断胜负功能等。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嵌入式技术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游戏角色在网络游戏研发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网络游戏灵魂的直接体现。本文以玩家与游戏角色 的关系为起点,分析游戏角色设计的内容及制作流程,并以角色设计的实践说明游戏角色设计不仅要考虑玩家的个性、心理及 生理特征、游戏故事的内容,同时,需来自美术设计师们突发的灵感,以纯粹的视觉艺术强化角色。  相似文献   

17.
为了顺应人们的情感需要,游戏应运而生,并逐渐走向商业化,以一种媒体的形式而存在。本文将以游戏媒体的价值及发展趋势为切入点,结合当今中国游戏媒体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其情感互动的特性,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游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游戏型课件是故事、艺术、音乐、声音效果、动画及程序设计技术的有机结合体,它以一种动态的、具有很强交互性的娱乐形式为载体,最终为学习者提供有趣的学习资源。本设计以寓教于乐的设计思想为知道,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游戏型课件。  相似文献   

19.
Digital educational games research tends to lack ecological validity by not adequatel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views and perspectives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 This paper is a pilot study that explores and analyses an academic‐based educational game that was co‐designed with and for young people with ASD. The serious game aims to help the players learn Geography‐specific knowledge and integrates several strategic features so that users can collaborate together against the computer or compete against each other. The educational game was evaluated over 5 sessions by 3 peer teams from 2 different special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volving a total of 6 students with ASD. The participants were positive about their enjoyment, motivation, and social engage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yers' level of competitiveness not only influenced the experience within the game but also the interaction within the peer teams. The game mechanisms did help the participants with ASD increase their knowledge in Geography content. The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there are considerable benefits of including children with ASD in the design process and future research should explore more fully on how their involvement can enhance curriculum‐based learning as well as social engagement within the classroom.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计算机博弈方式存在的不足,构建点格棋计算机博弈平台。将点格棋计算机博弈平台和博弈程序客户端置于网络环境中,通过博弈平台中的通信接口模块完成各种信息的传送,实现博弈平台与博弈程序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而达到对博弈双方的控制,实现自动博弈。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通信接口的设计安全可靠,通信性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