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钛合金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孤氧化技术是一种在Al、Mg、Ti等有色金属及其舍金表面原位生长陶瓷氧化膜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制成的氧化膜结构致密,结合强度高,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一直较为活跃。本文综述了微孤氧化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微弧氧化法的一般技术特点.概括了微孤氧化的制备方法、制备陶瓷膜层的影响因素和钛合金微孤氧化的应用领域,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微弧氧化技术是一种针对Al,Mg,Ti等阀金属及其合金进行表面陶瓷化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制成的氧化膜结构致密,结合好,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特别适用于处在高速运动、并且对耐磨耐蚀性要求较高的零部件的表面处理,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一直较为活跃.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微弧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概括了微弧氧化的基本原理、过程、制备方法和工艺特点,总结了微弧氧化膜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特点,介绍了该技术在几种常见金属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应用化工》2022,(1):145-150
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集活性自由基氧化、臭氧氧化、紫外光辐射、冲击波等效应与一体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其环境友好以及卓越的氧化能力,该技术被称为是最具有前景的高级氧化技术之一。在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重点归纳并讨论了协同催化氧化以及放电电压、工作气体、初始浓度、p H、电导率、处理时间等特征工艺参数对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等离体装置能量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提出了该技术目前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是一种集活性自由基氧化、臭氧氧化、紫外光辐射、冲击波等效应与一体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其环境友好以及卓越的氧化能力,该技术被称为是最具有前景的高级氧化技术之一。在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重点归纳并讨论了协同催化氧化以及放电电压、工作气体、初始浓度、p H、电导率、处理时间等特征工艺参数对低温等离子体水处理技术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等离体装置能量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提出了该技术目前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国内外近几年铝及其合金的阳极化处理最新研究成果。从电解液组分、电流波形和电流密度等角度讨论了各种工艺条件和参数对氧化膜性质和结构的影响。概述了氧化膜在功能化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并简要介绍了铝及其合金微等离子体氧化技术和电化学沉积陶瓷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INFLUENCEOFSURFACETOPOGRAPHYANDPROPERTIESBYENERGYDENSITYONTHEBLUEPECCCERAMICCOATINGSOF6063ALUMINUMALLOYS引言自50年代以来,材料科学工作者就致力于在阀门金属(Al、Ti、Nb、Zr、Ta)及其合金上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制备具有陶瓷特性的防护膜,前苏联和欧美等国的学者还将微弧氧化技术应用到石化、航天、纺织机械等行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内许多科研单位近年来也相继开展该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并有许多成果报道。而等离子体增强电化学表面陶瓷化(以下简称PECC)技术是在微弧…  相似文献   

7.
在KOH溶液中采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技术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陶瓷涂层。对等离子体电解氧化过程放电特性、陶瓷涂层表面形貌、晶相组成及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光发射光谱对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放电阶段等离子体活性物种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陶瓷涂层主要由Mg O和Mg(OH)2组成,表面具有层次感,耐腐蚀电流密度相对于基体材料提高了4个数量级。在75 V时,等离子体活性物种主要由O2+383.1 nm,Na 589.0 nm,Mg 519.4 nm,K 769.9 nm组成。这些活性物种对等离子体场能量的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铝表面电化学陶瓷成膜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铝及其合金表面采用电化学陶瓷成膜技术制备无机非金属膜的工艺。采用扫描电镜、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分析DECF膜层的组成成分、结构、表面形貌。探讨了膜层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成膜机理,同时对比了EDCF技术与常规阳极氧化技术。EDCF技术具有创新性,是一项有很好应用前景的铝表面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合成纤维工业》2015,(6):53-57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于非织造材料表面改性的方法;详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非织造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非织造材料表面改性主要分为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改性、等离子体沉积聚合、等离子体接枝聚合3种方法;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可以显著改善非织造材料表面的润湿性、染色性、粘结性和血液过滤性能等;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非织造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后应加大对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机理及其处理效果的时效性等方面的研究,促进其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液滴-冷凝法制备磷酸盐陶瓷微球颗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制备磷酸盐陶瓷微球的工艺--液滴-冷凝法工艺,该工艺以生物陶瓷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HA]和β-磷酸三钙[β-Ca3(PO4)2,β-TCP]为主料制备了磷酸盐陶瓷微球.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别对磷酸盐陶瓷微球的微观形貌、相组成进行了表征.制备的微球主要由β-Ca3(PO4)2和Mg3(PO4)2组成,其表面和内部都存在丰富的微孔且孔间互相贯通,有望在骨修复材料和药物缓释载体中得到应用.与其它制备工艺相比较,液滴-冷凝法在制备粒径均匀的陶瓷微球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